18年经济不景气延续到了19年,18年裁员潮也延续到了19年,尤其是互联网公司大量的裁员,裁到外界还以为公司老板要跑路了,每天打开新闻看到铺天盖地的某团、某车、某条大批量裁员,我觉得不管在目前的位置上坐的稳的、做的不稳的,都会多多少少的开始焦虑。
当然了我也不例外,18年还不明显,19年开始焦虑感明显。这主要归功于个人职业规划迷茫和个人感情问题。
九千上个月,眼瞅着自己年龄近三十,没车没房,存款不到十万,白天的我上班忙碌,从没时间去思考自己有多穷,但是一到夜幕降下,摊在不到20平的出租屋里,关上灯,透过窗户微微的小余光开始愈发的不安。
默默地在脑海里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现在的工作自己喜欢吗?
第二:现在的工作是否能祝自己在未来的事业上更上一层楼?
第三:在现在的状态下到底要不要结婚?
我自己给自己的答案每天都不一样,导致我做出了错误的判断,现在的工作说不上喜欢。也说不上讨厌,这种状态下是最为可怕的,就像俩人谈恋爱,不喜欢也不讨厌,那注定碌碌无为,毫无波澜的过一生啊,想起这个状态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但是最终我木有狠下心来给出解决方案,是走是留还是个问号。这是其中的一个焦虑的点。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的答案仍然是飘忽不定,这就涉及到个人的职业规划问题了,不知道只是我一个人到了三十岁还是迷茫于自己的职业规划,还是说很多人都是如此,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也是最让我焦虑的,没到想跳槽的时候,这种感觉更甚,忽就不知道自己的职业方向了,而且会有一种无力感,读了《高能量姿势》这本书才知道这叫“冒名顶替综合征” ,在樊登读书会书本介绍中有这么一段描述:
人们或多或少有过这样的想法:对自己的能力或所处位置感到怀疑,认为自己是滥竽充数、得到了不该拥有的东西、将来某个时候会被人揭穿的担忧。心理学家称这种想法为“冒名顶替综合征”、“冒名顶替心理”,也可称为“冒充者恐惧心理”。
即使成功如才貌双全的著名女演员娜塔莉·波特曼(代表作《黑天鹅》《这个杀手不太冷》《V字仇杀队》),也会认为自己“德不配位”。
我瞬间抓住了我焦虑的点,源自于内心的不自信,甚至于自我怀疑,尤其是自己尝试跳槽的过程中,中间免不了相互取舍,每一次被否定都是一次自我信心的重树,自我怀疑的过程,最初我简直犹如跌入深渊的小鸟,只感受到了往下坠的过程,甚至都忘记了自己还有翅膀,自己完全可以扑腾扑腾翅膀飞起来,而且我只看到了我自己,以为只有我一个人往下掉,其实我身边还有一堆人都在往下掉,想通了之后,慢慢的也不逼自己了,做事情也不会手忙脚乱,在没有最优选择之前,先做好眼前,从每天睡前坚持学习一个小时英语开始,慢慢的焦虑感就淡然了很多。
关于个人感情问题,我从来都不觉得自己一定要结婚,更多的是身边人的催促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之前给自己定了一个时间框框,比如30岁结婚,35岁之前生娃,结果发现感情的事情真的不能规划太死,因为会有压力感,压力滋生焦虑,在相处的过程中,每一件小事都思虑深远,都要考虑对方做出了一个这样的事情,以后结婚如何如何,或者对方说了一句什么话,我马上就跳跃到了未来婚后的日子里,又是如何如何煎熬,我会给这个人定性,而从来不去思考解决方式,慢慢的就把自己逼疯的,谈个恋爱都变得如此沉重,好在我很快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改变策略。
不以结婚为目的的去谈恋爱,听起来像耍流氓,但其实真的不是,对于我自己而言,目的性太强反而会给自己巨大的压力,每天都很焦虑,真的应了那句话,谈恋爱之后,每个人都变成了诗人,而我就是那个消极的三流诗人。当然前提是双方不要抱着玩玩的态度去处,哈哈。
希望接下来,关于工作:
在没有确定自己的职业规划方向之前,每天坚持学习,不管是英语还是绘画,焦虑的时候做点自己擅长或者让自己进步的事情,是可以大大缓解自己的状态的,另外千万不要觉得每个人的职业规划都很清晰,从而滋生出自我怀疑的状态,不要放弃自己,别人也没有那么完美,每天都进步一点就好了,不要把自己搞得没有精气神儿。
关于感情:
就八个字:认证对待,顺其自然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