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不敢相信,我有点儿佩服自己了,我居然耐着性子读完了一本数学专业书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小学数学》,且是在除夕前一夜,感觉和这浓浓的年味格格不入。读这本书一是因为最先拿到的课例解读就是它,还得感谢那受伤的同行没有来取,二一个原因是我比较喜欢数学,从教以来任教最多的也是数学,对原来的数学教材及教学内容、方法相对比较了解,所以坚持读完了它,甚是自喜。
现在是核心素养的时代,教学中什么时候都说核心素养。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迭代更替,一方面反映出我国数学教育体系的逐渐完善,更主要是国家层面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有了更明确的定位。
在众多学科的核心素养内容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数学核心素养目标,“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刚接触到时我觉得这个学科的目标和其他学科目标太另类,其他学科的都是用一个词语或概括性的短语进行目标描述,且十分具体,而数学学科的就感觉是三句陈述句,在诉说三件事。当我读完这本书后,我真正佩服这些专家了,说到了数学的“心坎”,是他们又一次擦亮了自然科学的这座王冠,让它更加熠熠生辉。
三句话,三个目标,简单点说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数学思维、数学表达能力,一脉相承、无缝衔接地通过大观念、大问题和大任务落实“四大领域”的11个具体核心素养包内容,凸显主题式、情境化、跨学科教学方式,实现“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要求,也是在进一步目明确数学的知识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与生活实践,接地气,要求我们教大众的数学。
看完14个课例后我的心都在颤抖,真情境、真问题、真探究、真合作、真评价、真应用是常态。反观我们的教学却与课标的要求渐行渐远,还停留在几十年前。我们是为了考试而教教材,脱离了学生实际和生活实际,没有很好的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穿旧鞋走老路,一讲到底,还生活在“双基”时代。
从雄安到兰州的学习归来后我进行了认真反思,西部不仅仅落后的是经济,更落后的是思维与观念,特别是教育观念相差甚远,要扶贫应先从教育开始。我们也应该借助此次课改的东风自我革新,砥砺奋进。
有一个段子是这样说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竞选第二任总统期间,每天都要转战几个州,接见几万选民,做几场报告,80多岁的老人依然为梦而行,我们有啥资格“躺平”。是啊,我们有啥资格。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而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时序更替,我们更应该“撸起袖子加油干”。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