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java生态圈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从自我管理开始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从自我管理开始

作者: java程序员思维 | 来源:发表于2019-08-10 23:03 被阅读3次

本周阅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经典之作,中央委员会主席胡耀邦,主张向西方人学习管理之法,学习的就是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彼得•德鲁克,管理学科开创者,他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学之父”,他的思想传播影响了 130多个国家;他称自己是“社会生态学家”,他对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影响深远,他的著作架起了从工业时代到知识时代的桥梁。

什么是管理者?

每个人对管理者都有不同的理解,德鲁克式的定义,管理者是通过他人来对公司的成果产生影响的人。孙陶然(《36条创业军规》的作者)式的定义:管理者就是那些自己出题并且自己答题的人。他们知道方向、知道目标,知道如何能够达成目标,并且能够组织队伍去达成目标。(来自《有效管理5大兵法》)

传统管理者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区别

传统管理者与有效管理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在德鲁克先生看来,传统的管理者陷于烦琐的事务中,因为他们只关心发生的事务,所以这些管理者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处理别人的事情上,简单地说就是,传统管理者的时间属于别人。传统管理者的第二个特征就是:身在什么岗位上,就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来看待问题,所以导致部门之间的不合作,导致很多管理者“屁股指挥脑袋”,不知道整个系统所需要的条件是什么。第三个特征是传统管理者只是专注于事务,但是忽略了对人的培养。他们总是认为没有人能够成长起来,下属总是不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在观察德鲁克先生所描述的传统管理者时,我很认同,因为我发现大部分的管理者都具有德鲁克先生所描述的传统管理者的特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管理效率不够高的主要原因。那么有效管理者的特征是什么?就是关注时间管理,关注系统思考,关注培养接班人。

卓有成效是否可以学的会?

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关键在于自我管理和学会做决策。

如何卓有成效?

记录并分析时间的使用情况

把眼光集中在贡献上

充分发挥人的长处

要事优先

有效决策

记录并分析时间的使用情况

时间管理对于任何一个管理者来说,至关重要。如果你去问一个管理者,你的时间是怎么安排的,他可能会说,1/3用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研讨业务;1/3用于接待重要客户;其余1/3则用于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但是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的吗?可能这只是我们理想中的时间分配。实际情况与此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记录自己每天的时间到底花在了哪里?记录之后,需要分析时间。

分析时间

1.首先要找出什么事根本不必做,这些事做了也完全是浪费时间,无助于成果。将时间记录拿出来,逐项逐项地问:“这件事如果不做,会有什么后果?”如果认为“不会有任何影响”,那么这件事便该立刻取消。

然而许多大忙人,天天在做一些他们觉得难以割舍的事,比如应邀讲演、参加宴会、担任委员和列席指导之类,不知占去了他们多少时间。而这些工作,他们本身既不感兴趣,做得也根本不够精彩。然而他们得承受这些负担,一年又一年,就像从天而降的灾难一样躲也躲不了。其实,对付这类事情,只要审度一下对于组织有无贡献,对于他本人有无贡献,或是对于对方的组织有无贡献。如果都没有,只要谢绝就得了。

2.第二个该问的问题是:“时间记录上的哪些活动可以由别人代为参加而又不影响效果?”

“授权”这个名词,通常都被人误解了,甚至是被人曲解了。这个名词的意义,应该是把可由别人做的事情交付给别人,这样才能做真正应由自己做的事——这才是有效性的一大改进。

3.还有一项时间浪费的因素,是管理者自己可以控制并且可以消除的,这项因素是:管理者在浪费别人的时间。

这种现象并不明显,但有一个简单方法可以诊断出来:去问问你的下属。有效的管理者懂得有系统及诚恳地问他的下属:“请你想想看,我常做哪些浪费你的时间而又不产生效果的事情?”问这样的问题,而且问得对方敢说真心话,才是有效管理者的特色。

把眼光集中在贡献上

做计划或者每天的工作,集中在我的今天的工作给公司贡献了什么,我今天产生的成果是什么?只有有具体的成果,才不是在做伪工作。成果和贡献,可以是自己的成果,也可以是协助下属或者受你影响人的工作成果。

充分发挥人的长处

首先了解自己的长处,在工作中尽量发挥自己的长处,也就是所谓的长版理论,不像高考,你的短板,决定了你能上什么样的大学。你不光要发挥自己的长处,还有你的下属,甚至你的领导,你都有必要去了解和运用他们的优点。

要事优先

这个观点出现在各大书籍中,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个人重要习惯之一。《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书名直接表达了此观点。《创造时间》的四个步骤,第一个步骤便是重要项。《人生效率手册》反思和明日计划,思考重要的三件事。

有效决策

第一个决策要领是,弄清决策事项的性质。有效的决策者绝不会就事论事寻找对策或方案,而总是把遇到的麻烦当做表面现象,相信真正的问题一定隐藏在背后;必须设法弄清楚事实,弄清楚这是一件什么事情,弄清楚事情的本质和全貌;然后形成思想观念,形成所谓的“高层次概念性认识”;最后从高层次观念入手,寻求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案。

第二个决策要领是,确定目标及其边界条件。任何一项决策都必须明确目标,弄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或者,做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而且,目标越明确,决策越有效。明确目标的最好方法,是把有关决策的“各种需求”表达出来,作为决策的“边界条件”。所谓“边界条件”,意思是达不到这些条件,就满足不了各项需求,就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除此之外,还有几项决策要领,包括折中或妥协,把行动纳入到决策之中,以及建立反馈机制,检验决策的有效性或时效性。对于有效的管理者来说,懂得这些决策要领是不够的,还必须懂得如何克服“偏见”,否则,就不可能把握事实真相,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或认识,形成正确的决策。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大师经典之作,经典的书适合一遍一遍的读。第一遍,只是有了一个概念。不为管理他人,只为更好的自我管理。看了《人生效率手册》在尝试,每日反思和明日计划,读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之后,调整了模板,明日计划,会加入了要达成的成果,而不只是笼统模糊的计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从自我管理开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mwd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