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解《心经》

作者: 空花求果 | 来源:发表于2017-04-01 16:09 被阅读0次

    有位前辈说过,《大藏经》浓缩起来是《金刚经》,《金刚经》浓缩起来是《心经》。

    原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菩萨的名号,也是修行法门。观自在,观想自在。观,止、观,禅定两大基础法门中的观——观想;自在,字面解释:自然安在,大有道法自然的意思。观想自在,如果难以观想起来,可以观想放下,观想放空,以至了无牵挂,舒服自然。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自在久了,功夫深了,自然会进入智慧解脱的境界。

    照见五蕴皆空。照,比观更进一层。观,还要用心去观想;照,直接象镜子一样反映出来。真正的智慧解脱,色、受、想、行、识,会在心里面照出来,是一片空灵的。

    度一切苦厄。内、外空灵了,自然一切苦厄都不复存在。

    原文:舍利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让我们想象讲经的现场,观自在菩萨对舍利子传授修行经验,就把自己的修行法门告诉舍利子,就是第一段,自己最重要的修行经验。但看到舍利子不甚了了,于是接着详细说。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句话是一个难点,因为我们没有真正修持的经验。据有些前辈透露,修持禅定到一定状态或境界,会感觉不到身体,身心内外一片光明。舍利子应该是修持者,所以菩萨直接说,色即是空,不单只身体感受可以空掉,所见到的一切,所存在的一切,也是可以空掉的。告诫舍利子不要执着,包括身体,都可以空掉,都要空掉。

    但为了防止舍利子执着在一个空的境界中,菩萨接着说,空即是色。也就是说,连空的境界也不能要,也要丢掉。后面两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重复强调。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身体空掉了,更进一步,感受、思想都要空掉,但不能守着空的境界。行阴、识阴很难用语言表述,等到了一定境界,再慢慢体会。

    原文:“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菩萨进一步解释,舍利子,各种法,我说的法,佛说的法,一切法,都是空的,都要空掉。修法修到舍无所舍,空无所空,就是解脱,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原文:“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在修持空性时,自身的色、受、想、行、识都要空掉,外在的六根、六尘也要空掉。连着十八界也要空掉。

    原文:“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

    无明缘行,行缘识,一路缘下去,都要空掉,一直到生老病死都空掉。最后连知苦、断集、证灭、修道等等修行真谛,一路扫掉、空掉。

    原文:“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

    最后连我们自以为的智慧,自以为的得失,都空掉。所有困扰我们的一切一切都空掉,连空的境界也丢掉,了无所得,这就是大乘菩萨之道。

    原文:“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根据上面智慧解脱的修持方法,慢慢就会了无所得,空无所空。心里就不会有牵挂和阻碍。没有牵挂和障碍,就不会有恐惧和怖畏。《楞严经》有两句:“消我亿劫颠倒想”,“希更审除微细惑”。这里的颠倒梦想,应该是修持较深时也难以灭除的细微疑惑。把这些都空掉,就是真正的涅槃,真正的见性解脱。应该也是阿赖耶识向如来藏识转化。

    原文:“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过去、现代、未来诸佛,都以这个智慧解脱法门,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而成佛。(所以本文叫“心经”,是修佛最核心、最中心的经典。)

    原文:“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菩萨继续说,所以啊,舍利子,这个智慧解脱法门是很重要的,你要象平时念咒修持一样,而且把它当成最大的神咒、最大的光明咒、最高等的咒语、最特别的咒语一样,时刻注意修持。就可以去除一切苦厄,这是真实可行的。

    原文:“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现在我就把修持的咒语传给你: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咒语是不用解释的,用心持颂就可以了。咒语读音:“gadigadi,boluogadi,boluosenggadi,putisuohe”。直译:“自度自度,快快自度,快快度大家,快快地觉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解《心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mwi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