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世界上78%的人都是对别人比对自己好。但只有关怀自己,才会让你感到温暖和安全,你不再需要依靠太多外界的鼓励,而是靠自己,就能从困境和负面情绪里走出来。
关怀是对痛苦遭遇的觉察和洞悉,是对苦难之人的善意。自我关怀就是说让我们以宽容和慈悲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它主要有这么三步:首先,停止自我批评。其次,看到痛苦是人类共通的,理解我们只是人。最后,用积极的语言和行为安慰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28119199/acb3b43b985f4c9a.jpeg)
第一层,消解负面情绪。
把关注力放到身体上,感受身体的表现,能让注意力先快速从负面的事情里抽离出来。感受到身体在痛苦情绪下的变化后,你就感受到了痛苦的情绪。这时候,去关怀你的情绪。像抚摸哭泣着的小孩的头一样,抚摸你的情绪,跟它说:“我知道这很难,我知道这很痛苦,但没关系,可以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或者使用一些关怀的意象。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在脑海中想一个让你安心的情景,这个情景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然后创造一个充满关怀和慈悲的形象。![](https://img.haomeiwen.com/i28119199/61fd612cd70c6169.jpeg)
第二层,获得稳定的价值感。
个体心理学里有两个很重要的概念——归属感和价值感,这是人类所有行为的两个目的。归属感就是你对家庭、或者某个团体有归属感,你知道有人爱自己,你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这时候你就会感到安全。价值感就是感到自己能创造价值,你知道自己有能力去做事情,而且能做好,这样你就不畏惧挑战,还会享受挑战。一个人如果能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他就会感到满足。
问题是大部分人的价值感都依托在别人的评价和事情的结果上。自我关怀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对自己进行评价或者评判。我们要知道这个世界上人无完人,我们要能接受并尊重“自己的形象不是一直完美无缺”这个事实,而且要有底气地觉得,所有人都是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的,就算一次做得不好,那又怎么样呢?我们知道:作为一个人,我就是有价值的,我就是应该得到尊重,我就是值得被爱。
第三层,用爱激发潜能。
批评为什么能取得进步?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恐惧。但这种批评教育很容易造成“自我批评”。有一个“蓄杯理论”,说小孩子的情感需求就像一个杯子,需要父母往里面不停地注入爱意,他才会感到安全,才有勇气向外探索。
其实,人的目标分为两种,一种是学习型目标,一种是表现型目标。研究发现,长期来看,学习型目标比表现型目标对人的正向促进会更大。关怀自我,找到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东西,用爱去驱动学习,抛开对结果和他人评价的在意,你就会在喜爱的领域越做越好,你的幸福指数也会变得很高。
![](https://img.haomeiwen.com/i28119199/26cb5e420a2900d3.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