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参加了无戒老师的90天训练营。我提出了不知道该写啥,怎么写的问题。没想到今天就有了满满的收获。
1. 增强对生活的感知,锻炼自己的观察力。
不要嫌弃事件太小,太平常,太普通。我是一位全职宝妈,天天就是干家务,带孩子。我总觉得没得写,是因为我没有和外界去接触,去游历,没有遇见有趣的人和事。
听了无戒老师的课才明白,其实素材就在我们身边。孩子十个月,正是对什么都好奇的年龄。一个手电筒,一枚螺丝钉,一页纸,一只笔他都能把玩好久。
以前觉得一个破手电筒有什么好玩的,那么脏。现在想想什么对于孩子来说都是新鲜的,有趣的。反而是我们大人司空见惯丧失了对生活的感知能力。
2.增强对生活中事情的感受,锻炼自己的对情绪的感知和描述
孩子是最情绪化的。饿了,冷了,拉了,好像稍稍遇见点不顺心就恨不得用哭声来召告天下。饱了,暖了,舒服了,就春风化雨般的微笑,拍着小手,点着小头,手舞足蹈蹦蹦跳跳。
一颗糖豆,一个拨浪鼓,一枚轻吻,都足以让他高兴好半天。而我们呢,长大了,懂事了。遇见了忧愁委屈难过悲伤也都看淡了,有了房子车子女子票子也没那么激动了。
我们看到的是更贵的,更好的,更优秀的。我们喜欢奢侈品,喜欢最新款的手机,喜欢炫富,喜欢攀比,可是快乐却没那么多了。
还是像孩子一样吧,活在当下,快乐会更多。
3.敢于抒发自己对别人生活的某种看法,想法
古话说,童言无忌。孩子不会想太多,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会碍于情面,基于礼数,顾及权威。而这反而是我们成年人做不到的。我们生活里可以忍气吞声,但作为作家,纸笔是你最亲切的伙伴,又有什么不能说的呢。
4.保持对社会与世界的敏锐,增强对外界事物敏锐的觉察力。
孩子的世界一切都是新的。他总能在差不多的日子里找到不同的有意思的地方。今天得到了个新玩具,妈妈换了件新衣服,幼儿园里又有什么新趣事,他总有那么多那么多的故事讲给你听。
而我们呢,不要总锅边灶台,去看个电视,去听节课,去上个网,去看本书。思索,沉淀,总结,抒发。从十九大到训练营,从江歌刘鑫案到列夫·托尔斯泰。没什么不能写。
5.永远保持强烈的好奇心,有求知欲。
每个孩子都有那么一段时间,会让你恨不得随身携带一套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我有两个耳朵?为什么人会变老?为什么好朋友的父母会离婚?甚至有些问题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是什么时候我们不在对周围好奇了呢?我们懂事了,成年了,对一切司空见惯了。对上司的欺压和朋友的欺骗已经习惯了。我们丧失了对事物好奇心,丧失了对生活的热爱,我们变得麻木了。
怎么才能过好这一天呢?每天起床问自己这个问题,助力你元气满满的一天。
6.记录喜怒哀乐时的感受。
还记得小时候和父母吵架后赌气不说话时的场景吗?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笔一划的写日记,甚至写"绝交信"。
实在委屈了,就这张小纸条,一直捏在手里,等到父母都快睡了才塞到他们手里或者塞进门缝里。
那些啼笑皆非的日记那些汗浸了的小纸条记录着我们的孩童岁月,锻炼着我们最初的写作能力。
我们什么时候把这些好习惯遗忘的呢?现在记起来还不晚。
下面两条是我认为和孩子关系不太大的,一并分享给大家。
7.分享经验,写对别人有价值的文字。
第一次意识到"要写对别人有用的文字"是来自李笑来的得到专栏。我想这也是李笑来有一众死忠粉的缘由吧。
不要觉得我不是大咖,我没有年薪百万,有没成为马云王健林,我不配大谈什么经验。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生活经验,马云王健林也许还不如你会PS.PPT呢,对不对?
只要有你认为有价值的,就可以分享给大家。我觉得《如何和老公优雅的互怼?》也可能是一篇10万+的爆文标题。
8.延伸情绪。
无戒老师说了个生活中的例子,我就谈谈新读的小说《活着》吧。
比如看到福贵的儿子有庆为了救县长妻子活活被抽血致死,你是什么感受?虽然同情福贵,但更多的是对无良医生的憎恨和对老师阿谀献媚的不耻,对吧?
这些感受都是真实的,有活力的。我们可以仔细描写这些感受,并记录下来。这些就是活生生的素材。
罗曼罗兰说:世界不是没有美,而是没有发现美的眼睛。
我说:文章不是真的没得写,只是你没有积累素材的习惯。
与君共勉。
莫小染,打卡2/90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