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子哥

作者: 百灵话语 | 来源:发表于2023-03-05 08:53 被阅读0次

                          驼子哥

我怎么也不相信这个三十多年后才知道的事实,一种不能承受之重,恍惚间有了一种别样的感觉,具体为啥我也道不明白。

“驼子哥”是我的大哥,我还有个二哥,我相对更喜欢和大哥在一起,因为我感觉大哥更亲近。大哥背驼得很厉害,小时候我经常缠着大哥问个不停,大哥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后来听母亲说过原因,大哥在小时候遭到野狗的追撵,受到惊吓得过一场大病接着就驼背了。

  从我记事的时候起,“驼子哥”就在生产队挣工分了,父亲常年不在家,二哥还上学,有时小不点儿的我也要跟母亲去生产队帮工。记得每天早晨我还在被窝里的时候,“驼子哥”就出早工回来了,他都会哈哈热气搓搓双手再把手伸进我的被窝里冻一下我的脚,“太阳都晒屁股了,小懒猪。”缩一缩脚,我就醒来了。

  “驼子哥”因为身体的原因经常受到青年人的嬉闹,可是“驼子哥”的脾气很好,从来没有因此而恼火过。劳作间隙“驼子哥”就成了孩子们的玩伴,尤其是看过电影牧马人里的许灵均吹口哨聚拢马群以后,“驼子哥”也会将一根食指曲到嘴里吹出嘹亮的口哨声,一时成了孩子们的偶像。

  饭桌上“驼子哥”常对母亲说,“都怪我身体不好,挣不到十分的工分”。那时家家户户的生活都不尽人意,幸亏父亲在一家船厂有点工资进账才勉强维持生活。“这不怪你,家家都这样,你不也是尽力了嘛,慢慢就会好起来的。”母亲总是这般安慰。

  二哥初中毕业就随父亲进了船厂当学徒工,直至八十年代初接替了父亲的班。“驼子哥”一直默默地留在农村劳作,身体的原因每天只能挣七八分工。不过“驼子哥”的聪明灵巧是好多壮劳力所不能比的,那就是“驼子哥”会编红席,这个手艺是许多青壮年不愿意学习甚至学不会的。每天散工后或是晚上当人们在家侃大山的时候他就下到专门编红席的地屋子里跟大爷学习编红席,很快“驼子哥”的手艺达到了盲编,即使不张灯他照样能够不出错地编红席,这手艺再加上他的聪明无疑为以后的致富打下了基础。

  编制红席是一个非常辛苦的劳作,这个工作基本上是蹲着哈着腰,常年这样劳作的人会出现罗圈腿甚至脊椎弯曲的情况。当“驼子哥”在我家院子里建地屋子的时候,我爹边打着帮手边问:“这能行吗?”我爹是不会编红席的。常人眼里,这是一个精细的手工艺,手要灵巧也要耐得住寂寞。一旁的我听到父亲的疑虑,“这不正好符合驼子哥的身体嘛”,看着“驼子哥”我戏谑道,“闭嘴!不准胡说。”我第一次受到了父亲的呵斥,我莫名地感觉有些委屈。“没事,没事”他抚摸着我的头安抚着我。

  散工后,地屋子就成了“驼子哥”的战地,从破蔑子,刮蔑子,熏蔑子,到踩头子,直至一领红席完工。

  改革开放以后,除了种植必要的小麦等农作物,“驼子哥”会商议父亲尽多地留出土地种植高粱,高粱秸秆就是红席的原材料。对父亲来说这些农活他是生疏的,“你自己做主就好”,父亲都是这么答复。这以后“驼子哥”就满心扑在田地里,从耕地、播种、间苗、锄地到风雨后扶高粱再到砍秫秸,“驼子哥”在这片土地上不知洒下了多少辛勤的汗水。夏天,一场风雨,高粱就很容易倒伏。每当我放学想帮他去田里扶秫秸的时候,“驼子哥”都会说“好好念书吧!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我知道炎热的夏天钻到高粱地里那滋味,高粱叶子的边齿如同一把小锯齿一样割在脸上,胳臂上合着汗水和粘虫会痛痒无比。

土地承包以后,土地自然就成了庄户人家的命根子,谁都想看护好自己分得的一块土地。往往这时候就会出现一些矛盾,我家就碰到一个这样的地邻,那是燕玲姐家,燕玲姐比“驼子哥”小不多,燕玲姐平时对我哥挺好的,经常来地屋子找我哥,以致那些人常说“你要嫁给驼子吗?”这时燕玲姐就会拎起手头的东西嘻哈着撵那人好远。

  分得的地块地头都有一个白灰标志,有的人就顺便把这地方埋上一块大石头做成界标。一天“驼子哥”发现邻界的界标不对就找燕玲姐他爹理论,燕玲姐的爹动了粗口,“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甚至动手打了“驼子哥”,她爹应该是听到了人们的风言风语,“驼子哥”委屈却是挺了挺腰身。燕玲姐赶到的时候,她深深地向“驼子哥”鞠了一躬“对不起哥,我替我爹向你道歉”。这情景一时让人们犯了嘀咕,“爹,这是我的救命恩人啊!地界你动了就是不对。”燕玲姐向她爹和众人哭诉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往事,原来好多年前的一个夏日“驼子哥”在海边救过燕玲姐一条命。水汪里挣扎的燕玲姐没了呼救声,只是拼命地挣扎的时候恰逢赶海的“驼子哥”路过,他奋勇地跃入水中把燕玲姐拖上了岸并倒驼在他那弯曲的脊背上疾跑,硬是救活了燕玲姐。这事他们没有告诉过任何人,燕玲姐害怕她那火爆脾气的爹,“驼子哥”就没当回事,所以后来燕玲姐和“驼子哥”走得挺近。当人们的掌声响起来的时候,“驼子哥”又羞涩地又挺了挺腰身。

  初中毕业那年,我没有考上重点高中。“一个女孩子家的,认识自己的名字就行了”母亲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又是“驼子哥”的那句话“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驼子哥”力主我再去复读一年。复读的那年,我更加理解了“驼子哥”的艰辛,功夫不负有心人,那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被师范学校录取。

  家庭经济条件渐渐地好起来了,二哥成了船厂的业务骨干,“驼子哥”在家侍弄着几亩土地,抽空编着红席甚至平日里还收一些红席贩卖,这更增加了家里的收入。“驼子哥”经常对二哥说的一句话“不用你顾家,在外照顾好自己就好,慢慢地好攒钱说媳妇了”。这时,“驼子哥”也是老大不小的人了,每每看到同龄人结婚的时候,他都是默默地不出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甚至能听到他的叹息声。这时,初中毕业那年母亲说的那句话又会回响在我的耳畔“别念了,长长岁数给你哥换个媳妇”,哥啊!此时我也为你默默地掉泪。

  那年父亲检查出肺癌晚期,“驼子哥”骑着自行车在医院和家之间来回地奔波,一个驼子骑在自行车上那艰难的身影不知泪湿了多少人的眼睛。我和二哥都在外地,父亲的整个晚期都是“驼子哥”在护理着,甚至在老父亲去世的时候,“驼子哥”力主没有通知在外学习的二哥,这次学习也为二哥以后的晋级创造了机会。

  二哥结婚了,我也结婚了。据老母亲说我结婚的那天“驼子哥”呜呜地哭了,我出门的时候“驼子哥”可是欢天喜地的送我的。

  一段时间里,“驼子哥”精神恍惚,好在他克制力很强,那时他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红席贩子了,生活不再单纯依靠地里的出产。他穿梭在附近十里八乡农家的地屋子里和编席匠们定制红席,忙碌于客户的要求和反馈里。忙碌,往往会让一个人忘记了所有的痛苦。

  “驼子哥”没有让痛苦束缚住自己,这却成了他的动力,他更忙碌了。老母亲可是在一天天的发愁,“总不能这样一辈子吧”,“驼子哥”在母亲面前却总是乐呵呵的。虽然他拒绝了燕玲姐的表白,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决定。世间姻缘是有解数的,那年“驼子哥”路过一户人家听见残暴的打骂声,当“驼子哥”听到那一句“私孩子”的时候,他愣住了。这是多么刺耳的侮辱呀,在农村这是对一个捡来的孩子的侮辱称谓。当他打听到那家有精神病的女儿是领养的时候,一种恻隐之心顿时打动了“驼子哥”。

  推门进入那家劝说的时候,老妇人看一眼“驼子哥”,“有本事你娶了她”。就这么一句话,“驼子哥”那天啥都不干了,急匆匆地跑回来家“娘,我要娶亲”,他急匆匆地回家征求意见,老母亲一听自然欢天喜地。

  “驼子哥”的干劲更足了,即便是又多了一个需要照顾的人。幸运的是韵梅嫂子自从进了我们的家门,经“驼子哥”精心调理和老母亲的用心呵护,病情却无端地好了起来,除了有时眼神有些恍惚,我看到嫂子还是挺漂亮的。结婚那天,我却意外地知道了一个惊天的消息,那天“驼子哥”喝多了,他拉着嫂子的手说“韵梅,我们同病相怜啊,我也是身体的原因被娘捡来的,可我比你幸运多了。”我一时震惊了。

  那年当我看到侄子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我为我的“驼子哥”骄傲,泪目。

  老母亲在一次摔断腿后逐渐地不能自理了,但她的头脑很清醒。工作的我回家伺候老娘的机会很少,每次回家看见“驼背哥”在忙里忙外的为这个家操劳,顿生愧疚感。

  那年二哥出事了,这个节骨眼上谁都不敢告诉老娘。老娘念叨二哥为啥不回家的时候,又是“驼子哥”撒了一个弥天大谎——老二出差了,忙。直至老娘离开人世也不知道二哥去世的消息。

  无论是“驼子哥”在与否,老娘直到死也没在我们面前提及“驼子哥”的身世。

  爹娘走了,二哥也走了,有父母方有归途,眼看着归途可能会变成回忆。村子搬迁的时候“驼子哥”却主动要给我一处拆迁楼房。“驼子哥”虽然背驼,可是在我的心目中却是那般的高大,甚至是我的敬仰。

  那日,我附在“驼子哥”那弯曲的脊背上嚎啕大哭。

     

 

相关文章

  • 留守男人

    表哥是个残疾人,个小,又驼的厉害,象背着一口锅,村里人都喊他驼子哥。 我和驼子哥有好长时间没见面了,这次回老家,驼...

  • 《江湖夜雨十年灯》第十一章

    驼子老头姓孙,他的驼背是家族遗传,孙驼子的爷爷是驼子,父亲是驼子,到了他当然还是驼子。 但是孙驼子和他们不一样的地...

  • 驼子

    我刚起床的时候,门外就有人喊了,并且伴随“哐啷哐啷”的打门声,一阵比一阵急促。 真烦人。我满不高兴地扭动锁心,拉起...

  • 驼子哥的人生》故事梗概 - 草稿

    《驼子哥的人生》故事梗概 - 草稿 外甥女给我一个征文,力邀我能写点什么。这是在电视剧《人世间》播出以后的征文。主...

  • 驼子李三

    一 2013年8月3日,晚上九点钟。原乐山县青龙公社浪潮六队,驼子李三,在他农村老家的厨房里,用一把匕首直刺自己的...

  • 乡间奇人——驼子

    浓密的桐树枝间,秋蝉那透明的羽翼和肥硕的肚皮卖力地摩擦着,挤出干涩的噪音。那声音如池塘的涟漪,一波接着一波冲击着人...

  • 驼子沟记

    安居以西,过药山,自红安循溪拾径而上,入匡家冲。垱口有村名“台子塆”,为余幼时居。溯五百步,地稍旷,伯父与堂兄尝居...

  • 日常演播练习1025

    日常演播练习1025 一、绕口令练习 一个驼子骑匹骡子,碰到婆子,挑担茄子, 驼子个骡子践到婆子个茄子, 婆子拖驼...

  • 日常演播练习0919

    日常演播练习0919 一、绕口令练习 一个驼子骑匹骡子,碰到婆子,挑担茄子, 驼子个骡子践到婆子个茄子, 婆子拖驼...

  • 日常演播练习0920

    日常演播练习0920 一、绕口令练习 一个驼子骑匹骡子,碰到婆子,挑担茄子, 驼子个骡子践到婆子个茄子, 婆子拖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驼子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eu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