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和大家讨论一下思考这一话题。我相信没有谁会说思考是个完全没有意义和价值的行为,但是如果你去仔细观察,却很少能看到人们一边思考一边行动。
但值得留意的一点是,如果这些未经思考就做出的决定带来了一些糟糕的后果,那么当事人通常会按照这个后果往前倒推自己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这时候他们就会想尽办法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
是他们城府太深吗?之前就有员工会这样为自己辩解“我哪有你说的这么有城府”,其实这和城府有什么关系呢?不过就是当下推卸责任的权宜之计罢了。
借用《掌控生活,从掌控时间开始》中的一句真相,也希望这句话真的能使不擅长、也不愿意去主动思考的人开始思考。
“你的公司雇佣的是你的大脑,以及你能用它来做的事情。你的工作和职责就是确保你带着一个休息过的、精神焕发的、惊醒且敏捷的大脑来工作,专注于你所需要取得的结果。”
读到这一句时,我频频点头但又深感无奈。有多少公司在雇佣员工的时候,是根本想不到雇佣大脑这一层的,又有多少职场人整天被老板骂“有没有带脑子”或是“能不能走点心”。
怎么说呢?作者的逻辑和他提出的观点都无可厚非,但是现实生活中,却很难促成老板和员工都能做到每天充分休息、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以确保自己的大脑在进入工作时间段内能高效运转。
不论老板还是员工,我们经常说“人以群分”,可是现实生活中,你几乎很难靠你的思维、认知、行为和习惯去吸引一群和你差不多的人。
朋友、伴侣是你可选的,而家人、同事、领导、合作伙伴几乎都是不可选的,你能做的只是不断升级自己的思想和认知,以确保自己能够在与他人的相处中不用太过被动罢了。不过单凭这一点,也足以让我们找回一些对生活和工作的掌控感了。
其实,我引用的那句话绝不仅仅只适用于职场,试想,关于你自己的一切,包括人际关系、生活方式、睡眠质量、健康状况、习惯等,哪一样不会牵扯到决策呢?
事实上,每一天人们都在不断地做着各种决策,对每个人来说,自己作为做决策的人,怎么能说这些决策以及决策带来的后果对自己来说不重要呢?
至少在我的认知里,如果你做的事都是重要的,那么你的决策一定也非常重要;如果你做的事就不那么重要,那么决策也就无伤大雅。
而每件事的重要程度都是你自己决定的,也就是说,归根结底,你才是那个唯一能够对自己人生“指手画脚”的人,因为别人不会对你的决策负责的。
因此,我们需要对每一个决策负责,所以决策之前就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认知水平。
很多时候,人们做事全凭下意识,而完全忽视自己的认知水平,这时候往往就会出现一些明知故犯的错误。
通常他们都会抱着侥幸心理认为每一次都不会出问题,一旦出了问题,他们可是一点余地都不给自己留。
就好比,据好友X说,他的同事几乎每次出门都必开车,而不带驾驶证和酒驾的状况也经常发生,但每次对方都以距离很近、不会出问题来回应我这位好友的劝谏。
没出问题的情况下,他就默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出了问题就会变成一边骂街、一边抱怨自己运气不好。
你可以快速回忆一下身边的经历,一边抱怨自己运气不好,一边又拒绝接受事实的案例是不是频频发生,这说明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
人们之所以不愿意承认真相,不愿意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在做任何决策之前并没有思考这个决策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哪些后果。
可是,不接受糟糕的后果,拒绝为自己的行为买单,难道就真的能逃过这一单?别天真了,想不想、愿不愿意是一回事,但是需要你去承担的责任,并不会因为你不愿意买单就不去找你。
遇事先思考,准没错。有些同学较真地说“想多了就变成纠结了”,对此,我只能表示无奈了。思考和不思考是有本质区别的,思考和想太多同样是有本质区别的。
完全不思考的人生,一定会伴随着各种“霉运”。每个人都有权力去重塑自己的行为,不论生活还是工作,我们都需要靠自己的思想和认知去一点一点地构筑自己想要的样子,而思想和认知就是需要在不断的思考(包括思考和反思)和实践中得到升级的。
长远考虑,如果一个人只剩下“我这辈子就这样了,爱咋咋地”的天真和无条件的底气了,那么可想而知,他/她的未来也只剩下长长的责任账单了,每一笔都清清楚楚,而这就是不思考的代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