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不朽

作者: 太阳出来 | 来源:发表于2018-02-12 23:31 被阅读0次

文字不朽

   

八月七日立秋当晚,我写了篇《今日立秋》发博客上,有博友留言:秋风渐起翻我书。今晚忽然想到一句话回复他:气候温和好作文。

是的,今年暑天的气温非同寻常,似乎没有哪一年有今年这么热。但同时,立秋过后这几日,气温温和多了,至少不必一天二十四小时开空调了——这又与往年不同,感觉往年立秋后气温似乎是没啥变化的,要等到九月份后才觉得慢慢进入秋天,气温才会明显降低。

这几日,在阅读《汪曾祺小说精选》《红楼梦》的同时,觉得真正应该多多读些古书。以前天天在手机上看那些公众号上的文章,实在是浪费时间——读古书吧,读这些留传千百年来的古典名篇吧,心底里有一个声音一直在这样呼唤着我。

说干就干。很快从书柜里找出《史记》《古文观止》,又翻出来本清人沈复的《浮生六记》。这几本书,每天就交替地读,感觉特别享受,特别充实,特别的幸福。

说来惭愧不已。虽自觉也算是一个爱书的读书人,但好多书买来已有多年,但一直没有认真研读。《古文观止》还是学生时买的(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版),《红楼梦》等四大名著大概购于 2004年。这些宝贵的书籍,断断续续 翻过,但都未完整读一遍。

去年的一天,去书店转,突然发现有一本《浮生六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4月北京第1版),定价18元,心中窃喜,毫不犹豫买回,对沈三白清新雅致的文字深深吸引,但读了几十页又放下了。昨晚找出后,读前言、后记、卷一闺房记乐,到凌晨二点才睡。今早七点过醒来后,马上又读卷二闲情记趣、卷三坎坷记愁。

《浮生六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支奇葩,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了所谓文人雅趣和品位化生活的指南,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它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追捧和喜爱。鲁迅说:像《浮生六记》中的芸,虽非西施面目,我却觉得是中国第一美人。

作者沈复与妻陈芸的才情、夫妻二人在生活中的相互体贴、关爱,令人敬佩。他们人生中的窘境、苦难,又令人感同深受,深为同情。真是天妒英才啊。

文字不朽。想沈复生活在二百多年前,但至今还有不知多少人仍对他的文字爱不释手——这真是珍贵的精神财富。

可惜《浮生六记》如一个断臂的维纳斯,目前世上只有六记中的前四记全本。据称现留传的《中山记历》《养生记逍》为伪作。

这两天捧出《古文观止》下册,细读《陈情表》《兰亭集序》等十余篇。真为古人渊博的学识、遣词造句的功夫折服。

相关文章

  • 文字不朽

    文字不朽 八月七日立秋当晚,我写了篇《今日立秋》发博客上,有博友留言:秋风渐起翻我书。今晚忽然想到一句话回复他...

  • 文字不朽

    是否想过有一天你在看不见尽头的的荒野中,四处是相互猎杀的猎手,或是因为钱财,或是因为自己的存活,或只是因为愤怒。敌...

  • 文字,不朽

    在一个日落的黄昏 我逛了一家书店 看到一个很精致的笔记本 磨砂的表面如风刚吹过的沙滩 带回家摊开在 悉心擦拭过的台...

  • 文字不朽

    清早晨读,忽生一念,想着:最终人类会发觉,那些活动着的影像,或者所谓留住永恒的图片,还有音频啥的,都不会比文字的力...

  • 文字不朽

    繁华过后,归于沉寂。经历时轰轰烈烈,或艰难,或辉煌,或刻骨,事情过后,就平淡,就淡忘,就忘却,啥也不剩,一片白茫茫...

  • 文字不朽

    寂寞是文字 跳动的灵魂是涛涛的江河 倾诉着滚滚红尘里的爱恨情仇 , 雕刻着大脑智慧里的奇思妙想 江河枯竭,文字不朽...

  • 不朽的文字

    中国古代盛唐时期,有一位诗人。他长不满七尺,而心熊万夫,他想谋帝王之术,借此发挥他的作用。他志向远大,也...

  • 唯有文字,能够不朽

    文|鸣凤乔 我喜欢写东西,虽然写得不好,但我还是写,因为这是我唯一的快乐。我不怕别人知道,即使写得再烂,也不害怕。...

  • 唯有文字让你不朽

    时至今日,时光所剩无几;虽素未谋面,但心中仍有感激之人。 在友邻的空间看到这样一句话:我们对生活有诸多失望,尽管知...

  • 青春同路人

    若文字是不朽的星光,我的青春因你而璀璨。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字不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gd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