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几晚也算都睡好了,但白天依然头晕,看来还是呼吸不畅,大脑得氧不足所致。隔壁那家的后院桔子从围墙吊到我們家这边来了,今年大旱,100多天没下雨,桔子黄熟特慢,老是硬硬的青青的皮,有一半桔子都裂口子露出桔肉来,像快烂了。我这几天偶尔摘一两个吃了,甜也算甜,还远没黄熟,但比往年酸得多。这酸好像诱发胸闷是的確存在的。胸闷就头晕,头晕讲课就没有敏锐的新发现。
《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九洲》都是名篇,按照我的惯例是要挑刺的,没有挑到,我私下认为这课讲的就比较失敗,怪头晕。
不过今天《少^^年中^^^国说》,我感觉该篇文理不清,根本算不上优秀篇章,比《白鹭》差很远。第一段那排比句句义互相交叉重复,胡乱堆叠,语感生硬。第二段那个比喻乱比一通,把少年先比作旭日,又比蛟龙,比猛虎,比鹰隼,又比作江河,又比大海,比作花蕾,,,“中国少年”与“少年中国”概念变换,引起理解混乱一一少年中国更倾向于“中国还很年轻,大有希望”,而作者显然不是这意思,文章整篇又是对当时社会的忧虑,那样理解又自相矛盾了。
“少年富则国家富”,这话如何理解,少年都还在受教育阶段,还要父母养着,怎么富?我只好把这“富”字理解成头脑富,知识丰富。我真的没有更好的理解。资料上解读“富”就是“富有”,指物质财富。我无法同意。
梁公这文能被选入教材,估计是因为他的子女都是有名的学者,被视为他把该文《少^^^年中^^国说》落实到个人行动上了,他們家是“少年強”的典范,所以反过来该文成了经典。
就文章论文章,不及其他,《少》文章水平远不及《题临安邸》这些古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