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ZMJ集团公司总装厂只要一提起老孟,人人皆知。
老孟本名孟庆利,别看大家管他叫老孟,其实人并不老——今年刚刚50岁。
老孟人品正心眼直。就因为平时为人热情、待人和善;所以厂里面上上下下、老老少少都喜欢和他打交道。但凡谁遇到了什么难事儿,都愿意去找他说说心里话。可话又得说回来,谁要是犯了错,咋的都瞒不住老孟,他板起面孔教育起人来,那可是不分年龄大小、职位高低,通通一顿猛捋,定要说得对方心服口服外加佩服。
算起来自打85年进入企业,老孟一口气就在厂里生产一线干了22年。老孟平时有个好习惯,干活儿用心,勤琢磨。时间久了,自然积累了浑身的手艺、满肚子的经验,都是宝呀!
要说以前年轻的时候,老孟那可是个叱咤风云的人物,讲起话来响当当儿的。遥想当年担任工区长的时候,他带领着工区一班人马,真是干得那个热火朝天,红红火火的。现如今,瞧:徒弟都当上主任、厂长了。
岁月不饶人,在生产一线干了半辈子体力活儿,老孟精力已大不如从前,身体上的毛病也渐渐多了起来。谁知,他怎么也不情愿轻闲着,这不,又重新给自个找到了合适的定位。这几年企业快速发展,根据需要工区又添加了很多年轻人。小伙子们一个个干劲儿都挺足,小老虎似的,可是就有一点儿缺点,那就是质量、安全意识总是欠些火候儿,技术能力水平也急需培养。这些都被老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平日里工区年轻人干活儿,老孟总是不离左右。从编织钢丝绳吊钩、吊具,到对眼儿穿销轴;从扁铲的正确用法,再到支架扣装顶梁的秘诀,老孟都是手把手、不厌其烦地教,一遍遍地传授手艺,从来没有一丁点儿保留。难怪年轻人都是孟师父长、孟师父短地喊,老孟听着,心里自然也是美滋滋的。
人都说厂里的生产场地寸土寸金。为了加快自个儿工区的物流速度,老孟可没少费心:先干什么活儿、后干什么活儿,在哪干、怎么干,总是忙前忙后地出主意、想办法,帮助工区把生产现场搞得井井有条。谁要是没有把活件摆放整齐,或者乱扔了杂物,让老孟瞧见了,准保会被叫住,先来一个什么是“5S”的问题,接下来就是上一堂现场就是市场的“课”。
工区场地利用率高了,完成的任务量自然也就大了,员工们的收入也就相应的多了。难怪有领导说了:有了老孟这个“定海神针”,工区的生产“稳”多了。
图左二为孟师傅说个眼皮儿底下的事,就这月初,在高端用户神华6.3米支架的过渡架验收、出厂发货的节骨眼儿上,偏偏出现一架过渡支架的侧护板总也收不到技术要求的位置。要知道,过渡支架那可是“一个都不能少”,一旦缺少一架就意味着要影响到用户整个工作面的按期投产,事大了!
这下算是碰到疑难杂症了。一时间可是忙坏了大家伙儿,产品研发、技术工艺、质量品控、生产调度各个部门口的人员一拨一拨地来,拆了装、装了拆,忙活儿了好半天也没治好这毛病。
老孟知道后,走上近前,上瞧瞧、下看看:“咦?圆弧板干涉!……”
找出病症,只消五分钟就解决了问题、结束了战斗。
一大圈儿人直夸老孟——中,真中!
写这篇故事的时候,老孟还对我说:企业发展日新月异,虽说美好的明天全指望年轻人,可我老孟的观念也必须时时更新。
好一个老孟。
老孟就是老孟,一位让领导放心的老员工;一位令大家佩服的好同事;一位受年轻人尊敬的好师父。
网友评论
难找了
工匠精神,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