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欢乐颂》的,发现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原生家庭”。
我们这一代人匮乏感太 重,几乎都是在父母不自觉的“控制”和“恐吓”下长大的:
再不吃饭,狼就把你叼走了。。不好好上学。。长大就没工作。。。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再不听话,隔壁老王警察就来了。。。
因此,当我们成为父母后,头脑中的限制性信念也特别多,以至于常常冒出“木马程序”:
太自由了失控怎么办?
太娇惯孩子他不听管教怎么办?
养出熊孩子怎么办?
即使我们已经知道了很多关于教育的理念:
孩子自带“精神胚胎”,有自己的内在秩序;
爱是无条件的爱,即接纳孩子的任何情绪而不带评判;
自由=全然的信任+放手+相信孩子解决事情的能力。
然而在生活中我还是遇到过很多家长跑来问我:给了自由孩子还是不自觉怎么办?“万一不小心养出个熊孩子怎么办” —— What? 用“爱和自由”的理念养出一个熊孩子?。。。这,真的只能摊手。
给孩子太多自由真的会造成“熊孩子”吗?
首先,让我们来厘清一下“自由”的概念。
关于自由的定义:
对于儿童,自由就是可以按他自己的意愿活动。
对于人来说,自由就是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可以按自己意志来满足生命的需要。
所以,敲黑板:自由的边界和前提是“没有影响到别人”。
因此,当孩子自由活动没有妨碍到别人时,教育就是一种“越界”。
比如有一次我在漫咖啡看书时,一个小男孩不住地上蹿下跳,但是他没有影响到我,也没有制造太多噪音,只是一个人不亦乐乎地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世界。可是孩子的妈妈一个劲儿对男孩说“快坐好”“别影响别人”,最后小男孩不情愿地坐在了妈妈身边。。妈妈的这种“管教”其实只是一种自身焦虑的投射。
自由也不等于妥协。有些父母也许出于自身原因,为了回避亲子冲突,不敢拒绝孩子。比如说孩子向妈妈要手机,妈妈本来不想给却又受不了孩子的吵闹,无奈把手机给了孩子,然后在孩子面前不停地唠叨。。。这不是自由,而是教育中的软弱与放任。
第二,说说“熊孩子”养成记
如今在公共场合一言不合就撒泼,一言不合就欺负更小宝宝,甚至走出国门毁文物的“熊孩子”在新闻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每次一出现这样的新闻,大家就会呼唤“教育到底怎么了”—— 在大多数人的观点里都会认为:熊孩子都是“惯”出来的。
其实恰恰相反,熊孩子之所以成为熊孩子,就是因为他得到的不是“爱”而是“溺爱”,他得到的也不是自由,而是从来没有被“看见”。
分析一下最有可能出现“熊孩子”的家庭。
第一种家庭是用批评控制孩子:父母的教育以“严厉,压制,不允许”为主,每犯一次错误,家长都不断强调规则和道理。在这种家庭里,孩子的感觉是被漠视和打压的,他只有服从。但是愤怒感是压制在心里的,总会有一个渠道会释放。
这股愤怒向外攻击:就可能是在公众场合的大吵大闹,也可能是在同学相处时的攻击性,发生言语或肢体上的冲撞。成为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
这股愤怒如果向内攻击,就会容易焦虑、胆小、缩手缩脚、内心充满恐惧。不相信自己的力量可以打破命运。比如《欢乐颂》里的关关,她就总是极力压制自己的情绪,活得小心翼翼。
再比如极端案例如药家鑫。平时不声不响,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对父母的高压管教充满恐惧,但一旦冲突爆发就有无法抑制的愤怒,发生“激情杀人事件”。
很明显,在这类家庭中,规则仅仅是用来维护家长的感受。而规则如果只掌握在一方手里,那就是权力,是权威。总有一天会带来反弹。
第二种家庭是温和而坚定地控制。这样的控制方式更隐蔽。
比如用赞美控制。这一点很多家长很难理解。我们知道批评是一种评判,其实赞美也是一种评判,背后的潜台词是“我希望你能变得更好”“我希望你能变成更优秀的你”。这就是一个“永远都想要更好、永远都不接纳现在”木马程序。
在每次获得赞美后,孩子都会努力做得更好,来争取第二次赞美,否则就会担心得不到父母的喜爱。。久而久之,父母的爱就会变成一种有条件的爱。孩子也容易变成“抑郁的好孩子”。
为什么优秀的孩子往往承受不了挫折?因为外在的赞美使他们失去了与自己“感觉”的联结,无法建立自我评价体系,情绪容易受外界波动,一旦遇挫或者发生环境改变,就容易想不开。
再比如用溺爱控制——看似是无条件的满足孩子,其实忽视了孩子的精神需求。而大人之所以溺爱孩子,很可能是在满足童年时期未被满足的匮乏自我。比如什么零食都让孩子吃,很可能是自己内心很想吃的需求通过孩子来实现。
溺爱会导致父母和孩子没有边界,因为孩子不会顾忌父母的感受,只会无止境的索取。这样的孩子也不明白和他人的边界在哪里,无法掌握人际交往中的分寸和尺度,就会造成在社会或在学校与他人的沟通障碍。
第三, 怎样才能避免培养出“熊孩子”或者“抑郁的好孩子”?怎样才能理清教育中爱和自由的边界?我列出了以下清单:
1.对孩子有一种无条件的爱,即对孩子情绪有全然的接纳。
父母之所以为父母,“心理尺度”是远远大于孩子的,父母的“情感力量”可以包容孩子:当孩子哭的时候,生气的时候,愤怒的时候,难过的时候……我们可以平静的接纳或等待孩子自己消化自己的情绪,孩子才会在家庭中获得安全感。
如果我们做不到这一点,证明在父母的心中同样有一个脆弱的小孩,父母得先正视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只想到问题出在孩子身上。
2.建立有“情感流动”的规则,即制定规则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双方的感受。
家庭一旦有了情感的流动,孩子才会发自内心的遵守规则,从而建立起爱和自由的边界。
只有表达真实的感受才能使情感流动起来。父母可以在自己忍受不了的时候告诉孩子“再这样下去我也会生气”然后走开,去消化自己的情绪。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表达情绪的权力,但同时我们也需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3.当孩子自由活动没有妨碍到别人时,闭上我们想给建议的嘴。
4.如果赞美有目的,则赞美无意义。
5.批评会带来防御。严厉教育会带来孩子的防御式攻击。
6.“示弱”也是一种平等,是在引导孩子学会共情。
7.真正的自由必然是在全然信任中,建立平等的规则。
8.任何时候,请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以及培养孩子敢于承担后果的勇气。
一个人必须是自由的人,才是自觉的人。
一个人必须有舒展的成长空间,他才有能力去选择他所需要的。
正如蒙特梭利所说:“自由是一种藉由教育的帮助,而使潜在的导引力量得以发展的结果”。
好的教育永远是爱,而不是控制。
(全文完)
推荐阅读:《爱和自由》《PET父母效能沟通》
在刚生完孩子的那一年,我看完了孙瑞雪的《爱和自由》,看的过程中几度泪奔。在我心里这本书不仅是一本育儿书,同时更在疗愈自己的童年缺失,也顺带帮助我走出了产后抑郁的阶段。
非常建议初为人母充满担心的父母或者在孩子成长中遇到问题的父母们去看看这本书,如果想进一步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去看《PET父母效能沟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