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哲思散文
舴艋一舟🚣🏻生活被碎片化

舴艋一舟🚣🏻生活被碎片化

作者: 舴艋一舟 | 来源:发表于2021-01-06 00:02 被阅读0次

    【1】碎片化毒害

      ☞思维模式固化

      我们每天浏览着各种链接,信息量似乎很大、很多、很全,天南海北、娱乐八卦什么都在涉猎,实际上真正受用的却很少。碎片化的信息流,日趋主宰着我们的时间,也在悄无声息地禁锢着我们的思维模式。

      不会的上百度搜下,五彩缤纷的答案瞬间可参考;不懂的上知乎问下,专家专业的跟帖互动可借鉴。

      以前的都叫老经验、老套路、老办法,现在谁还愿意拿本《新华字典》《康熙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牛津词典》等工具书,大费周折地翻阅查找啊。

      以前的都是拜师傅、学手艺、求真经,现在不挣钱、不扬名的传统不知多少被人们遗忘,一夜爆红、暴富的旁门左道不知多少人津津乐道。

成功没有捷径可走,悬梁刺股、韦编三绝、凿壁借光、映雪读书……如今越显弥足珍贵。

图片源自网络

      ☞接受能力弱化

      一路成长,一路学习,信息量太大,都成了杂家,难有没听过的,却也难有精熟的。碎片化的模式,就注定基础不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少了过来人的经历和阅历,少了岁月的磨难和历练,缺了淬火后的稳重淡然。

      聪明人,听话会听音、听情、听理,生命之初,这些本能只是让我们更容易存活下来,可如今,真正谙熟者乏之。如今的我们,不用过多为了能存活而纠结,这些本能似乎就物竞天择地钝化衰退了。

      信息感知到一大堆,有价值的却甄别不出几个来。当下,不乏其人,你苦口婆心地叨叨半晌,他全当你只是在叨叨半晌而已。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貌似很快、很强,其实也就仅仅是那几个瞬间或时段内,他接受了,就如同浏览网页一般,电光火石就是碎片化接受的模式,再往深层的理解或是钻研,好像没有那个习惯。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好像是很古老的学习方式,却也是最持久管用的方式。唯有自己厚重了,才能理解世间的凉薄。

图片源自网络

      ☞情感世界淡化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可太快了,也并不尽是好事。喜怒哀乐,随着各种娱乐八卦而斗转星移。

      有人闯红灯,被车撞死了,同情难过十秒。小三被抓住,被人群殴了,畅快欢乐十秒。情绪控制力超强,表演天赋极高,前十秒是喜极而泣,后十秒又破涕为笑。真正用心去品味的,会发自内心地悲悯或是感动,会设身处地地焦虑或是不安,而非技艺纯熟的表演的情绪控制。

      网上什么剧情没看过,什么悲惨的人没看过,伸手求助的又怎会引起关注。围观的从来都不乏键盘侠、点赞手,你跳楼是小,溅得一身血是大,为何如此?因为你不过是如网络的大千世界的一则无关痛痒的消息罢了。

图片源自网络

        【2】仪式感淡忘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小王子》中,狐狸说:“仪式,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然而,现实中,我们却总被千篇一律的生活、工作,所困扰迷惘。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日子、混日子的比比皆是。每一个人都在道说着各自的苦楚和凄凉。其实,谁都是身在城中困在围。

      有个女子,找高僧诉苦,说了很久都没完。僧问“你有多少苦啊?”,女答“太多太多,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僧问“都是以前经历的吗?”,女答“是的”,僧问“不都已经过去了吗?”女思,而不语。

      我们都是活在地下的人,哪个没烦恼痛苦,谁人能无忧无虑,可是,也正因不美丽而美丽,不完美而完美。

      每天,都用一种不同的视角去看待撞钟的事,撞一下钟就了却一件烦恼地去撞,或许会更自在快乐些。

      就好比狐狸对王子说的那样:“比如,你定在每天下午四点来,那么到了三点我就很高兴。时间约临近,就越高兴。等到了四点,我就会很焦躁,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该期待”。

图片源自网络

      ☞踩一块瓜皮摔一身痛

      仪式感是对生活的重视,把一件单调普通的事变得不一样。

      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就是甘愿被生活所遗弃,就是自愿被美丽所忘记。

      一句晚安,或许可以让你的爱人更香甜地入睡。生容易,活容易,生活却是不容易。要过好,就得重视珍惜每一次日出日落。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得与众不同,或许会让生活更精彩快乐。与众不同,就是把生活过得更有味道。纪念不同的日子,是为了让幸福或伤痛更刻骨铭心,情趣是人赋予的,而非物品本身的品质。

      现实的我们,却被平淡冲向了庸俗,被单调逼向了灰暗。碎片式的模块,想要拼凑一副彩色的图案,最后却多是拼凑了一个完全不属于真正的自己。

图片源自网络

        【3】耐心度缺少

        ☞喜见短频快,易躁

      信息更迭得太快,推着我们的阅读速度在变快,于是短小的搞笑的整蛊的,越来越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浮躁的心,来自阅读习惯,信息太多太快,逼迫着不安的心更加躁动起来。

      有耐心捧一本纸质书,认真研读的少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电子书的快捷便利在推波助澜着。手指轻轻点击滑动,就可以更快速地看到自己喜好的文字、图片或视屏,看上去缺少便利了学习,却也是为了学而不实的最冠冕堂皇的理由,这就是碎片化的生存优势,无微不至地考虑到使用者的喜好或是借口。

      信息流可以飞速地展现,可我们接受的能力却永远都达不到那个速度。

      ☞追捧白鲜星,易飘

      白富美、小鲜肉、大明星,追捧不已。玩个游戏,都有各种阵营互骂不断。生在某地,却都有各种地域黑的互撕不停。

      飘摇的感觉,以前是无家风雨下能感受到,现在是无论在哪都有可能感受到。活在别人的喜怒哀乐中,并不等同于就是为了别人而活着。

      我们都知道,A和B同时出现,虽然会增加A和B出现的合理性,却并不能增加它们出现的可能性。可真正懂得这个道理的却并不太多,不然为什么还有如许多的人,既想要活少,又想要钱多的工作;既想追到的是白富美,又想自己是高富帅。

图片源自网络

      ☞远离厚长重,易满

      对于厚重的、长久的、生涩的,理论也好,传统也好,无论它历经多少时间沉淀,愿意虚心去学的变少了。

      碎片化的特点,就让人更容易满足,给人以丰富多彩的自满的假象。貌似什么都见过,却并非是真的都算得上有见识。

      记得刘墉《点亮一盏心灯》里,有个关于“满了吗”的小故事:

      徒弟去见师傅“师傅,我已经学足够了,可以出师了吗?”“足够是什么意思?”师傅问。“就是满了,装不下去了”徒弟答。

      “那你去门外,装碗石子过来。”

      “满了吗?”师傅问。徒说“满了”。

      师傅抓起一把灰,装入碗中,没有溢出,问道“满了吗?”

      徒答“这次满了”。

      师傅倒了杯水入碗,仍未溢出,再问“满了吗?”……

      碎片化的获得,就是更容易让人觉得知道得足够广足够多了,易满的错觉就更容易产生。学然后知不足,才是学的最佳境界。

相关文章

  • 舴艋一舟🚣🏻生活被碎片化

    【1】碎片化毒害 ☞思维模式固化 我们每天浏览着各种链接,信息量似乎很大、很多、很全,天南海北、娱...

  • 舴艋舟

    湖边柳丝在晚霞的映照下静静地拂着水面,水面有远山淡淡的倒影。是何处漂来一只舴艋舟?绿的船身、绿蓬、绿的桨和橹,那上...

  • 舴艋一舟🚣🏻数学定理被生活变了样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辩。 ...

  • 舴艋一舟🚣🏻选择

    一直以来,都想说说关于选择。因为自己,常常迷失迷惘迷惑在各种选择之中,因为人生,本就是经历在各种各样各自的...

  • 舴艋一舟🚣🏻诉苦

    年轻人向我诉苦 我没打算骗他 人生确实很苦 有的付出只是付出 有的无助依然无助 可那些 也是历练我们更成熟 少年啊...

  • 舴艋一舟🚣🏻桃花

    红雪胭脂泪, 粉雨相思肥。 花开三四月, 人间爱弥美。

  • 舴艋一舟🚣🏻梨花

    梨花(一) 偷来星月三分白,借得雪玉七成色。 梨花带雨纷纷落,蜂蝶伴舞正自嗨。 梨花(二) 你缓步离开, 若不是那...

  • 舴艋一舟🚣🏻远方

    开轩面场圃,还有田几亩。 油菜黄一片,蜜蜂忍不住。 楼后群山舞,稀疏几片树。 ...

  • 舴艋一舟🚣🏻鸽子

    窗檐下 几只鸽子咕咕闲聊 一只挺着胸脯 嘲笑麻雀太小 一只眯着眼睛 谨防花猫抓挠 还有一只拍拍翅膀 飞向白云的怀抱...

  • 舴艋一舟🚣🏻枇杷

    个头不高 枝繁叶茂 孩子伸手摘个 放进嘴里 眯眼把头摇 这果子原来 酸多甜少 阳光直照 低头浅笑 爸爸站在树上 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舴艋一舟🚣🏻生活被碎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mg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