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通人性,完全可以“人模狗样”。养狗的主人做文明楷模,即“人模”,狗也会以文明的主人为榜样,乃“狗样”。
11月13日,云南昭通威信县明令禁止在城区遛狗,一时间引发热议,上至中央媒体、下到普通网友纷纷发声,有赞同也有质疑。
这些政策规定是不是合情合理,能不能执行,有不有效果?别急,容我和您一起来捋一捋养宠物狗的那些事儿。
一、管谁?
近年来,狗从“看家护院”、“放牧打猎”的工具,摇身一变,成为衣食无忧家庭的“玩偶”、“座上宾”,甚至被视作“儿子”“闺女”,投入大量人财物力予以疼爱。
养狗是人的权利,无可厚非。
但是,随着养狗者越来越多,恶犬失控伤人事件频发,遛狗失管狗狗随地大小便、随意丢弃导致流浪狗三五成群……这些都是狗惹的祸,狗患已成为当前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
问题出在狗身上,责任该由主人担。
养狗非同儿戏,狗主人要善待动物,尽养的职责,管好其吃喝拉撒;更要管住动物,尽文明的义务,防止狗扰乱秩序、污染环境、危害他人。
一句话:治理狗患之本,是管住养狗之人。
二、如何管?
文明养狗治理中,各地正在偿试的,把打扫狗粪便的任务转嫁给环卫工人、由政府拨款收养流浪狗、捕杀狗等,试图走“曲线救国”的路子,只可惜板子打错了地方、打偏了角度,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我认为,应把好“三关”。
一是把住门槛关。借鉴解决拖欠民工工资的做法,凡养犬者,办证时收取2000-5000元保证金,这样,自然就把那些跟风、赶时髦、假爱犬的养狗者拒之门外,还可以在经济处罚时直接抵扣,避免老赖。
二是把住过程关。实行证照限养、限量管理,颁证前严格考核养狗者的资质。若自愿,须到指定“免疫、登记、办牌”的兽医机构,进行犬类免疫接种和电子芯片植入,做到“一犬一牌一号”,智能监管并记录养犬的动态情况,确保犬只始终处于职能部门的监管之中。
三是把住重典关。养犬过程中,构成违法犯罪的,依法从重从严从快惩处。影响他人、污染环境卫生的,查证一次,重罚200-500。通过提高违法违规违和养犬成本,规范养犬行为。
三、由谁管?
犬吠扰民由谁管?
恶犬伤人由谁管?
流浪犬救助由谁管?
主人放任犬只随地大小便由谁管?
养犬管理涉及公安、城管、市场监督、卫生防疫、市政环卫等部门,头堵头,各部门都在管,却谁都管不好,这种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难以形成合力。
建议,把养犬管理工作应纳入城市日常管理,由城管部门负犬只登记免疫、文明养犬宣教、流浪犬救助等日常管理工作,公安机关则聚焦于打击、查处违法饲养危险犬、犬伤人和其他因养犬引发的治安案(事)件的处理,实现“打管分离”。
当然,能抽调公安、城管、市场监督、卫生防疫、市政环卫等相关部门人员,成立“养犬专管办”,效果可能会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