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的“死亡教育”
忽视
平凡的一天,被妮妮的一句“妈妈,我不想让你死。”变得尴尬、难熬……
图片来自网络当妮妮第一次如此具体地说出“死”的时候,相比意外,我和妻子更多的是一种漠视。认为这只是妮妮的一句撒娇,或者不知道从哪里学来了一句她自己并不理解的“外语”。至少我并没有在意。只是以一句“每个人都会死”草草略过。
但随后发生的一切,让我为之感到自责。事情似乎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回忆
妮妮显然对我的回答是感到迷惑和失望的,她跟随着妈妈,反复地在问:“妈妈,你会死吗?”不断地在重复“妈妈,我不想让你死。”表情并不轻松,而且很忧虑,我知道她被死亡刺激到了。我努力回忆着是什么带来了如此强烈的影响……
死亡给人带来深刻影响的方式,亲人的离去无疑是最为直观的冲击。在半年前,妮妮的曾祖母病逝,或许这对于她而言是一次很糟糕的体验。
事发时,妮妮刚满三岁,原本以为对死亡尚未有清晰概念的她,居然每每去到曾祖母的故居,都会主动说起她们二人的往事,让家人惆怅、感慨的同时,并未对妮妮的心理有过多的关注。妮妮也曾问过“太奶奶去了哪里?”之类的问题,却总是被“去了很远的地方”等修饰过的或者“去了天堂”等模糊的答案回复。
图片来自网络当时主要担心说的太过详细会让妮妮产生恐惧,但是没想到她虽未说出,却对“很远的地方”和“天堂”的指向如此的清楚。否则,也不会在得到这样的问题后停止了无趣的重复提问,转而增加了对于过往的回忆。
曾祖母的离去,对她是一生中对“死亡”最早的接触,但同时,作为家长的我们,似乎以消极的方式将她引向了思索的深渊。
问题的突现
在家长的呵护下,似乎半年前的悲伤并没有波及到年龄尚小的妮妮,但确实问题的种子悄悄地种在了她幼小的心灵里。只是,她并未提起,我们并未发觉,时间冲淡了一切……
问题突现在一个周末,我们一家三口去看时下流行的《大鱼海棠》,也许里面对于生死的探讨对于妮妮而言过于深刻,从电影院出来之后,她的问题开始有针对性,并且简单的回答感到失望,似乎在努力探寻或者盼望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图片来自网络即使在很轻松的环境下,孩子似乎也突然想到电影的剧情,突发一阵感伤,并认真地重复“爸爸妈妈,我不想让你们死。”我们再也不敢轻视这样的问题,我知道在这简单的陈述下映射着孩子心中沉重的负担。
不知所措也不能忙中出错
或许是因为小时候,父母并没有给予我们一个正确的解释。当面对妮妮的问题时,我和妻子感到了不知所措的惶恐。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其难度系数几乎可以达到“妈妈,我是怎么来的?”这个级别。
传统教育关于“死亡”和“性”的盲区,让此时此刻的我们不知如何是好。
看着妮妮忧郁的眼神,不知所措的我保持着仅剩的冷静,希望“拥抱”可以安抚孩子的情绪、“倾听”可以指明前进的方向。
图片来自网络仅剩的锦囊
我蹲下来,抱着似乎要哭出来的宝贝,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明显理性和科学的解释并不是她等待的答案,更不是解开她心结的方法。我抱着她,仅仅只是抱着她,没有说出一句话。
不过似乎糟糕的局势并没有如海啸般疯狂袭来,反而有停止的趋势。妮妮在我的怀抱里小声地抽泣起来。我摸了摸她的头,等待着,等待着她能告诉我什么,等待着我可以想到能够做些什么。
“爸爸,我不想让你们死。”妮妮又说出了这句话。
哑口无言的我生硬地迎合着“爸爸知道,爸爸知道……”没有多余的话,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多余”的话。
“我想让你们陪着我。”妮妮终于换了一句,虽然意思基本一样……
“如果你们都不在了,谁陪我玩啊?”妮妮继续抒发着她的忧虑。虽然这句话很搞笑,但是在那种环境下,我知道她的意思不仅仅是“玩”这么简单,有限的表达能力让她无法说出心底最难过的情感。
她似乎还着急着想说些什么,但欲言又止,只是看着我,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忧伤。
我似乎有了一些思路,尝试着打破这种沉默,这样的沉默对妮妮而言,是一种无声的伤害。我必须告诉她我们对于她的理解。
我看着她的眼睛,平静地对她说:“你看到电影里的哥哥死了,很难过,你又想起了太奶奶,所以很害怕我和妈妈都死掉,是吗?”
妮妮点了点头。但仅仅说这些,显然是不够的。
我接着说:“宝贝儿,别担心,爸爸妈妈会永远陪在你身边的。”
“可是,每个人都会死啊,你和妈妈也会像太奶奶一样的。”妮妮显然比我预想的要懂得更多。
既然如此,我准备把对死亡的探讨更深入一些,或者换一种她能理解的角度去解释。
我想到了前段时间陪她看的经典动画《狮子王》,想起了辛巴对父亲的怀念让其“复活”的场景。我抱着她,对她说:“是的,我们每个人都会死去,我和妈妈也一样,都会像太奶奶一样离开。”我稍微停顿了一下,“但是,如果我们想念一个人,这个人就会永远活在我们心里,就像辛巴的爸爸一直活在辛巴的心里一样,只要我们想念他,他就会像以前那样生活在我们身边。”
图片来自网络妮妮看着我,似懂非懂地站在那里,嘴里念叨着:“爸爸和妈妈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接着,我俩都笑了……
或许这些话对于她而言有些抽象,但是“死亡”对于每个人何尝不是一种顶级的“抽象”呢?
现实倒逼的紧迫
一句心里话——“爸爸和妈妈会永远活在你心里”,暂时让小家伙停止了追问。但是,随着她的成长,不断接触和“死亡”有关的讯息,更深入的探讨一定会“不期而遇”。
让我不安的并不是一个个让人挠头的问题,而是现实情况的复杂和恶化。
我相信大多数家长会比较反感孩子总是把“死”放在嘴边,思想传统一些的家庭甚至会把这当做对长辈的不敬。既然“死亡”成为禁忌的话题,那相关联的教育自然只能期待自己去摸索。
与家长儿时不同的是,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网络,总能出现有关“死亡”的场景或结论。有些正确,有些纯粹是谬误。在这样的生长环境中,家长无法完全屏蔽掉有关不良信息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如果继续单纯地指望孩子自己探索,那实在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通过新闻我们了解到,社会上由于教育缺失引发的恶性案件频发。越来越多的孩子对“死亡”淡漠,缺少了应有的敬畏。自杀、虐杀等等现象让我触目惊心。更紧迫的是,这种情况越来越频繁,肇事方年龄趋于低龄化。如果不积极地应对,也许我的孩子同样会对生命的理解产生类似的偏差。
摘自北京时间网站不成熟的小点子
我查阅了一些有关如何和孩子谈论生死的文章,似乎理论较深奥,实用性不强。我对其产生如此失望感受的原因主要是,我发现妮妮的一些发展特征并不像文章中对应时期表现的“单纯”或“幼稚”,不知是个人因素造成,还是因为研究结果有些久远,不太适用于今天的儿童。总之,在这里,我有一些“民间”的小点子,希望各位看官能给出一些指导意见。
1、家长态度是关键。
相比于技巧,我认为家长的态度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正是由于我们对“死亡”话题的逃避,才在我们眼前发生了一幕幕悲剧。因此,我们不能总怀揣着应付、回避的态度去面对它。相反,应该正面直视这些传统思想中的禁忌。这样才能给孩子起表率的作用,才能让相关知识更好地被接收。
2、根据孩子的反应,决定进度。
正如同妮妮的心理特征不大符合我所查阅的资料一样,孩子的心理发展不尽相同,对死亡概念的接受能力更不一样。解释的过于直白,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解释的过于幼稚,孩子又对死亡失去了应有的敬畏。在我看来,“死亡”教育的进度应该遵循“积极地等待”原则。
何谓“积极的等待”呢?其一、“积极”是指备课要积极,要提前备课,随时准备向孩子讲解“死亡”的概念;其二、“等待”是指不强加灌输,当孩子主动提问,察觉有关问题的性质后,再详细解释,而不是一股脑地在孩子没有相关思考和意识之前加以灌输。
3、结合材料,共同学习。
有很多家长和我一样,虽然知道该对孩子进行相关问题的教育,但是着实不知道有什么方法。相对于临时去翻阅那些儿童心理进度的书籍,我认为还不如和孩子一起阅读一些大师创作出的绘本或者是书籍。一方面,可以让孩子更有兴趣,更主动地思考;另一方面,可以给家长最切合实际的帮助并提供最有效的教育素材。这样共同学习的氛围比单方面的授课效果肯定好很多,家长也会从中对孩子的思想进程更加了解。
4、陪伴是核心。
通过上述三条可以总结出方法的最大成本——陪伴时间,只有多多陪伴孩子,才能有机会了解孩子的心理进程,才能有时间完成共同的学习和讨论。最最关键的是,只有家长多陪伴在孩子身边,才能让“正确”的思想和知识传递给孩子,要知道,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空虚的地带,会被别有用心的人迅速取代。
图片来自网络说实话,以上都是社会倒逼之下的结果,不足之处还望高人多多指点。
另外声明一点,作者并没有暗示心理书籍无用的意思,反而,能够多读一些儿童心理学的书籍、文章对于孩子的教育是有好处的。我的意思只是认为,“尽信书不如无书”,要结合实际地运用。关键是,对于生活节奏繁忙的普通大众,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现去查阅心理学家的成果,或许“黄花菜都凉了”……
总之,如果能理论结合实际,那是理想的状态;如果记不住理论,干脆就记住原则,然后遵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吧。
图片来自网络教育,真是件“全面而细致”的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