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正能量语录集語錄集每天进步一点点
如果还找不到杀死肺炎的办法,至少我们可以不做这些事

如果还找不到杀死肺炎的办法,至少我们可以不做这些事

作者: 傅踢踢 | 来源:发表于2020-01-22 16:58 被阅读0次

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个年不好过。

手机上,不是确诊数字更新了,就是病源又有了不肯定的新说法。地铁里,要是有人不小心咳嗽了一下,周围赶紧齐刷刷地戴上口罩。

太多文学作品会描述,科技异化和疫病流行,究竟能给本就脆弱的人心造成多深重的疏离。我们想想都觉得悲观后怕,就更不愿看到它发生。

无奈想象总会变成预言,仿佛命定。而我们,都是命运庞大的阴影底下,四处闪躲的人。

我不是学医的,不敢从专业角度评论分析。好在懂点传播,想借这篇文章聊聊事发至今的一些问题。

如果暂时还找不到杀死肺炎的方法,至少我们可以不做这些事。这也算是普通人的互相取暖了。

1

不要盲目乐观,如无必要,人群聚集的地方就少去。

对危机的严重程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有些人的判断依据是阅读与分析,有些人的判断是经验。

不幸的是,越倚仗经验的人,往往越没经验。需要的是医学经验,他们却拿人生经验来搪塞。

什么是典型的人生经验?

“没那么严重,全国有多少人,这才有多少病例啊?都是小概率事件,撞上都是命。”

“大家都不出门了,我出去不是正好赶上没人吗?”

“戴啥口罩啊,怪不舒服的。多大事儿呢,17年前我们不也过来了?”

如非必要,少去交通枢纽,少去看电影,少去觥筹交错的饭店。面对疫情心存侥幸,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身边人的辜负。说得更严重一点,万一染上,那就可能是危险的传染源。

人总是相信自己能够从苦难灾病中豁免,很遗憾,生活对谁都一视同仁。

2

出门戴口罩,但不要惯坏借疫病哄抬物价的人。

确诊病例的消息传播之后,口罩成了今年最流行的年货。囤足够的口罩,出门记得戴上,这是必要的好习惯。

但不要去买那些价格翻倍功能“炸裂”的所谓专业口罩。

只要是非棉纱口罩,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阻隔飞沫传播。刻意追求严格防护,在病理上没有多大帮助,更多就是买个心安。那些利用别人的“心安”发灾难财的人,远离为上。

同理适用于所有近期依然拼命鼓动大家外出消费的品牌营销。

3

野味就不吃了吧。

虽然还没有直接的证据把野味和病源划上等号,但野味与流行病的关联,似乎越来越紧密。

我做过美食博主,也有很多更精通美食之道的朋友。相信我们,以大多数人的味觉敏感程度,根本吃不出什么是家养什么是野味。所谓嗜吃野味,不过是另一种爬上鄙视链顶端刷存在感的方式。

哪怕不出于人道主义和动物保护的考虑,野味相对缺少食品检验检疫的工序,也是铁板钉钉的事实。“拼死吃河豚”不代表勇敢,不代表富贵,它可能会逐渐沦为人傻钱多的另一种说法。就这样还要坚持吃,你四不四洒?

4

不信谣不传谣,阴谋论是最懒惰的思维方式。

传播学理论重复了无数次,不确定是谣言的温床。

当一个巨大到人人自危的疫病摆在面前,有谣言才是正常的。但对自己有要求的人,可以分不清病毒的类型说不出传播的途径,至少不要犯没脑子的错误。

有人说伍连德当年在东北防治鼠疫,用的办法是燃放烟花爆竹。因此烟花爆竹的燃放要恢复起来。

你拍着脑袋想一想,一个19世纪就在剑桥大学完成学业的人,是怎么想出这种“土法炼钢”的应对之策的?这点怀疑不足以让你去看看正经史书怎么写吗?喜欢地摊文学没问题,别看啥信啥,就像你读个网文,爽就行了,真拿来当历史还是算了。

还有人说吸烟有助于防范肺炎。传播学对谣言有另一个界定:一条谣言要传播,必须真真假假交杂。换句话说,假的东西要包裹真的,看起来才容易传播。

朋友圈有张截图你可能看过,号称烟是纳米级的,眼油子覆盖肺细胞表面,相当于给每个细胞戴上一个纳米级口罩,可以阻挡病毒附着和进入。

这么说吧,吸烟有害健康是强制写在所有烟草产品和广告上的。哪怕不确定真伪,又缺少判断的知识储备,那么明显的矛盾,足够让怀疑者行动起来,去寻求一些专业人士的帮助了。随便检索一下,就能看到专家针对吸烟防治肺炎的辟谣。

更绝的是,但凡国内出事,就有“西方反动势力作祟”的阴谋论抬头。

SARS的时候说是美国的生化战,这次又说是西方世界下绊子。信这些的朋友们,西方世界已经有确诊和疑似病例了,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无知不是阴谋论的土壤,无知且自以为是因而不求甚解才是。

通过树立一个假想敌,很多人轻易地得到了对自我的豁免。可是啊,轻易的豁免也是最不值钱的豁免,暴露的是自己的无能与无力。可以说我不知道,但不要做一个阴谋论者。

5

不要止于造神,要关心问责。

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度挂帅,当然是鼓舞人心的事。看老人家思路缜密讲解专业,觉得科学家真的令人钦佩。如此高龄要处理紧急高压的工作,还辗转多地,连列车上都要开会,也会心疼。这是人之常情。

可是朋友圈看到一些言辞,却让我觉得吊诡。

赞许钟南山院士是必要的,但造神显然不该是目前的主流。我想钟南山院士在这个阶段,显然也更愿意大家关注他嘴里说的话,而不是他这个人。

当我看到朋友圈里有钟南山院士举铁的照片,下面配着“连他都这么努力,你有什么资格不努力”的时候,我的内心真的泛起四个大字:有病治病。

与其急于造神,不如关心问责。因为造神不会让事态的发展得到控制,而清晰准确的问责,是了解问题出在哪里、接下去该怎么办不可或缺的一环。

6

不要放弃对医护人员的关注。

针对这两天发生的事,有人说,以后地铁不要安检,直接测体温,医院不要测体温,直接安检吧。

真是苦涩的笑话。

之前有人问过一个问题,同样和病患密切接触,为什么武汉确诊病例的家属传染数量还不如医护人员多?

是因为医院不懂专业防护吗?当然不是。

医学解释:肺炎重症需要插管治疗,气管在插管时会产生气溶胶,气溶胶的传染能力是飞沫的数倍甚至数十倍。而且,一旦出现超级传播者,医护人员很容易成群感染。

翻译一下就是,医护人员是冒着比普通人更大的风险在治病救人。

如果这个时候,还对他们冷言冷语乃至暴力相向,我想不出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做不出来。

7

不要来者皆收,要学会辨别信息的良莠。

信谣传谣,或者怪论盛行,本质上是对真相不确定,不安全感如影随形。

怎么办?找值得信任的信息源头。新闻资讯涉及到每个人的价值取向,就不多说了。关注一些好的科普账号总是没错的。还是不得法的话,看看“果壳”吧。

8

不要极度悲观,学会在熬与忍里共度时艰。

我发现身边主流的情绪分两种。

一种是口号式的人定胜天。我从来不是那么乐观的人。如果我了解的信息无误的话,当年SARS得以控制和消失,主要原因不是研发出了疫苗或者药物,而是…………天热了。

所以不要迷信众志成城就可以攻克难关,众志成城的力量很多时候只体现在气势上。当然,团结总比不团结要好。

但我也不想极度悲观,仿佛世界末日就来了。人是很奇怪的动物,多大的危机,似乎总是能熬过去。很多人喜欢拿龙精虎猛的动物来类比,其实站在更高的维度看,人类更像是打不死的小强吧。

不去信谣传谣,积极关心进展,努力锻炼身体,避免聚集传染,把力所能及的事做好,下一个春暖花开还是会来的。

愿大家过个平安年。

相关文章

  • 如果还找不到杀死肺炎的办法,至少我们可以不做这些事

    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个年不好过。 手机上,不是确诊数字更新了,就是病源又有了不肯定的新说法。地铁里,要是有人不...

  • 知更鸟只是用心的唱歌

    请你不要去杀死一只知更鸟“杀死知更鸟是一种罪过,因为它不做任何(危害人类的)事,只是为我们唱歌”。 ...

  • 不浪费生命

    “如果我们不能确定自己应当做什么,那么至少应当确定自己不做什么。“不做什么”的意思,就是不要让自己做一些错误的事。...

  • 【月白拆解文章训练营】快30岁还找不到人生方向:这5件事,你越早

    《快30岁还找不到人生方向:这5件事,你越早明白越好》 作者:粥左罗 链接:《快30岁还找不到人生方向:这5件事,...

  • 【R语言编程】---install.packages命令报错解决

    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解决方案 ps:如果关掉R重启,又会报以前的错,只能再次输入这个命令,还找不到永久解决的办法

  • 《杀死一只知更鸟》

    “杀死知更鸟是一种罪过,因为它不做任何伤害人类的事,只是为我们唱歌”。 《杀死一只知更鸟》这部电影,是以故事主人公...

  • 可以不做的事

    我不喜欢夜里开车,更不喜欢在雨天的夜里开车,太考验眼力劲儿和专注度。开一趟车下来,有种身心疲惫的感觉,若非迫不得已...

  • 如果真想自费出本书,也并不是不可以

    我曾经想出版一本书。 这个世界上,人做不做,做到或者做不到,至少可以想各种事,有人想升官,有人想发财,有人想探索宇...

  • 怎么说呢?最近的行为有点接近这个字了。但是以我的智慧,似乎还找不到更好的办法。 睡觉吧!

  • 迷醉在多彩的珠宝世界

    很难想象,如果我们的世界里只有黑白,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应该会少很多温暖和柔情吧!至少,我们就没有办法欣赏到这些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还找不到杀死肺炎的办法,至少我们可以不做这些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xp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