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往后读,我的心情就越沉重,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模糊故事让人辛酸。
“我”在监狱十年,十年的时间世界都换了模样,而“我”就像从十年前穿越过来的一样,不会用手机,也不知道扫码和手机定位这些东西。十年来我与外界的隔离,让我对世界有了陌生的疏离感和别扭感。
“我”处处不自在,对周围的一切都熟悉又陌生,原本住柴房的“我”有了卧室,原本对我横眉怒目的邻居变得慈眉善目,甚至还给我介绍了一门亲事,继母为此还找出一件西服吩咐我穿上,虽然日头很烈,但“我”却乖巧地照做了。
不过,相亲过程中“我”面对那个笑容灿烂的“有病”的女孩时,却落荒而逃,此时,那个邻居才露出以往的模样,到处宣扬“我”的“恶劣”。
作者对人性的揣摩细致入微,甚至让人感动、心痛。
入狱十年的“我”回来了,家里来了很多人,都是曾经对“我”避之不及的人。这些人热情地给我送温暖,但真的是在关心“我”吗?大概更多的是凑热闹,看热闹,传八卦吧!要不了多久,这些人就变成了“新闻”制造者、传播者,甚至造谣者。当时“我”的母亲不就是在流言蜚语中被中伤,最后逼不得已离开家乡,离开“我”的吗?
人们掩藏起内心的罪恶,带着微笑,装作好人的样子,或者试图做好人的样子,却又时不时地暴露本性,人就是这样,言语的伤害是扎根在受害人的心里的。
越往后看,我的心情就越沉重,而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让我一度把自己带入了主人公何生的身上,这让我慌张,甚至紧张了起来,而妹妹何生像一束阳光照进了黑暗,总是指引着“我”正确的方向。“我”迷茫、错乱,跌跌撞撞,却又在一步步试探中,触碰生的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