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阅读

作者: 魏治祥 | 来源:发表于2023-10-19 07:48 被阅读0次
    图:网络

    想起来写这篇随笔,起因是南周书院小菜的一篇文章:《每个写作者的书架上,都应该有这五本书》。

    哪五本书这么重要?

    卡夫卡的《城堡》。

    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

    加缪的《局外人》。

    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

    小菜说,这五本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作家。

    卡夫卡在某种程度上“更变了整个文学的原有走向”,像米兰·昆德拉、奈保尔、马尔克斯、胡安·鲁尔福、博尔赫斯等等,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卡夫卡带来的惠泽;而受卡夫卡影响的马尔克斯,更是影响了大半个中国文坛,不少名家作品里或多或少都能窥见些马尔克斯的影子;村上春树更是说,如果没有与《了不起的盖茨比》相遇,自己写出来的小说会跟现在的作品完全不同......

    小菜说,诺奖得主莫言曾说自己早期的作品都是模仿之作,像《金发婴儿》在叙事风格上就明显带着马尔克斯的影子。余华在《文学或者音乐》中记录过自己三十年的阅听史。书中,他反复叩问卡夫卡、福克纳、马尔克斯等巨匠大师,条分缕析他们的叙事技巧,抵达他们创作中的秘密所在。

    没读过莫言的《金发婴儿》,但读过他的早期作品《丑兵》。从这篇稚嫩的小说中,不难读到《巴黎圣母院》中敲钟人的影子。我对《丑兵》的评价是不咋的。直到有一天《红高粱》横空出世,这才对莫言刮目相看。

    身处一个相对封闭的小镇,得不到任何人指导,一直不明白莫言他们(包括王安忆,格非,洪峰,马原等)为什么进步那么快,直到读了余华的《文学或者音乐》才恍然大悟,原来那家伙曾“反复叩问卡夫卡、福克纳、马尔克斯等巨匠大师,条分缕析他们的叙事技巧,抵达他们创作中的秘密所在。”

    于是便想,假如我现在不是七十岁而是十七岁,按照余华的路子走,假以时日,能够走多远?就算我的天赋远不及余华,路走对了,再加上勤奋,至少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我承认我被打击到了。

    书架上,五本书一本都没有。

    除了卡夫卡的《城堡》和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其它三本曾经有过,且泛泛地读过。问题在于,南周学院的李浩他们是从情节、人物、细节、视角、语言、节奏等维度反复拆解,掰开揉碎了分析,进而模仿,然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我是泛泛之后,立即束之高阁。随着一次次搬家,随着一次次被借阅且借而不还,书架上的中外名著早已所剩无几。

    如今一再动员身边较年轻的朋友要沉浸式阅读,我自己却老眼昏花,纸质书已经读不动了。

    好在还有一个隐形“书架”,可以存放500本电子书。需要反复读的书可以长期存放,其余的则可随时移出。保留下来的500本,足够读了。

    茅奖得主徐则臣说:

    “如果我有十分时间,六分用来阅读,三分用来生活,一分用来写作。”

    细品这番话不难得出一个结论:

    如果说写作有捷径,那捷径一定是阅读。

    2023年10月17日于润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架,阅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zx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