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思维中的系统(3)
五、学习万维钢《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之“不充分均衡”。
一、“有效市场”和做大事的机会
1.什么是有效市场?
所谓有效市场,经济学家的定义是,价格完全由供给和需求来平衡决定的市场,就是有效市场。
换句话说,凡是想买这个东西的人,都能轻易买到,凡是想卖这个东西的人,都能轻易卖出,这就是有效市场。
在有效市场里,买卖双方都既不会感到占了便宜,也不会感到吃了亏。
在有效市场里,任何时候都是买卖的好时候。这是因为,在有效市场里,你无法真正预测一件商品未来价格的走向。
在有效市场里,任何时候买卖都是对的。
在有效市场里,任何的新信息,都会立即体现在价格中,所以,你无法对市场做出更好的预测。也因此,你不应该指望在有效市场里干出什么大事儿来,换句话说,你要想获得超额回报,就不要选择有效市场。
2.什么是大事?
所谓大事,就是超出平常的预期,并且获得超出平常的回报。
真正的大事,不是跟自己比较出来的,是跟别人比较出来的,是跟市场比较出来的。
总之,在有效市场里,你做不了大事。如果你认为你发现了一个别人没有发现的机会,那你其实是在质疑市场的有效性。
经济学家认为,在有效市场里,所有的机会都会迅速地被人填补上,所以你很难有机会。
没有机会怎么办?那就要靠运气了。机会,不等于随机的运气。
二、坏系统的逻辑。
1.机会在哪儿?
第一,就是寻找那些正在高速发展中的新兴市场。新兴市场里的机会,还没有来得及被占满,你只要有积累,就可能抓住这个机会。
第二,是寻找社会上一些看起来非常成熟的系统,其实他们有内在的缺陷,导致会遗漏一些“低垂的果实”。比如,一些明明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就是解决不了,这就是一些低垂的果实。这些低垂的果实,就是机会。
2.什么是均衡?
任何人都无法单方面采取行动做出改变的局面,就叫均衡。换句话说,就是多方面共同达成的局面,各种势力,取得了平衡。比如,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是,有效市场也是一个均衡局面。
2.不充分均衡。
有些系统,是不充分的,但却是均衡的。
从外部来看,不充分均衡系统,都是坏系统,因为,有些简单的问题,都解决不了。从内部来看,系统的每一个参与者,都在按照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做事,他们都非常理性,没有人是愚蠢的。
另有一个机会,就是不充分均衡市场。你可以从这样的系统中,给自己谋取一点超出市场预期的利益。
正因为有大量的不充分均衡系统的存在,这个世界才留下了各种低垂的果实,才给了我们机会。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世界上有些事儿尽管明显不对,但是,它就是能够继续存在下去的缘故。
三、大学教育和“吹捧文化”的共同原理。
生活中,存在有大量的不充分均衡,吹捧文化就是一个。
吹捧的目的,是为了发一个很强的信号,来证明自己对领导的忠诚。
信号,是个很重要的经济学思想。
信号,能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宁可做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事儿,也要发出信号,这也恰恰是高水平信号的特征。
发信号的代价越大,这个信号才越可信。
所有不充分均衡系统,都有低垂的果实,但并不是所有低垂的果实,都是你的机会。当别人需要证明,而你不需要证明,那你就不需要随波逐流,你就战胜了这个系统。也就是说,无须证明,这就是你摘取信号系统低垂果实的关键。
四、怎样用知识和世界相处。
知识,是我们跟这个世界打交道最好的武器。如果知识有漏洞,那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做到这个程度了。但是,如果是专家有知识漏洞,我们是可以做些事情的。
用知识和世界打交道,你能做的事情有三种:
第一种,是你作为一个主流人物,在主流市场中,做出重要的知识贡献。
第二种,是你根据自身的情况,综合现有知识,给自己定制一个解决方案。
自我定制,对人的要求非常高,你需要具备很强的综合调研能力。现在,在互联网时代,获得专业知识,越来越容易了。
第三种,是你能不能在相互矛盾的专家意见之中,选择一个你认为值得相信的意见。
只有当局势不明朗,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办,错误的判断会导致不良后果的时候,你因为有知识而敢于拿一个主意,这才算是真的有知识。
(未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