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剧透,慎点)
中秋节的北京城,有了部被热捧的话剧:《德龄与慈禧》。
这是一部讲述清末历史的话剧。何冀平编剧,江珊主演,光这套班底就足够吸引人。
看似大制作,但这部剧的时间跨度很短,从光绪32年德龄入宫开始,演到两年后德龄出宫以及光绪和慈禧的死。
看剧之前,我读了剧本,有两点好奇。
其一是,慈禧会如何演。和我们惯有的观念不同,何冀平笔下的慈禧,并不是封建王朝的卫道士,反而颇为开明,乐于纳新。
那么问题就来了:江珊在新与旧,传统与西方之间将如何权衡和把握?
其二是,这部剧另一大关注焦点是郑云龙的加盟。
剧本里,光绪的戏份不多,但人物却不简单。这不得不让我对大龙捏把汗。但同时,我对他也有不小的期待:
第一,虽然话剧经验少,但他有着深厚的舞台剧功底。之前在音乐剧里饰演的堂吉诃德和杰克/海德也都是很复杂的角色。
所以演复杂人物,他也有一手。
第二,他是个90后。作为年轻人,他会摆脱一些固有的陈腐观念,会对这位光绪帝,有着更加现代的解读和演绎。
一气看了三场江龙版,很佩服何冀平的功力。大龙更没让我失望。
《德龄与慈禧》剧照这几天看到不少人说,这部话剧不合历史。
历史的真相与文学的真相本就不能等同起来。正因为不能等同,文学的叙述角度反而成为了引发我兴趣的那个点。
何冀平厉害,她的人物,个个出彩。
慈禧与德玲,慈禧与光绪,德玲与光绪之间的关系,既复杂又微妙。看似简单,但却清晰自恰。
江珊是一大亮点。她真是好演员。
从剧情上讲,有点可惜的是,何冀平的慈禧对西方文化并不拒绝,反而充满了好奇心。这让她接纳第一代海归德龄的时候,少了许多障碍。
从表面上看,矛盾被弱化,戏剧冲突少了,戏会不好看。
但实际并非如此。
江珊演得很自然,没什么话剧腔,很能抓人。
慈禧的戏真好。层次丰富而分明。
首先,慈禧颇有老佛爷的气势。对身边的太监,她是严格的,对四喜赏罚分明,李莲英的小聪明也糊弄不了她。
对外国公使夫人,一样张弛有度,颇有外交家的气度。
而德龄翻译中的小把戏,也没有瞒过她的眼睛。
然而,这并不是江版慈禧的重点。
她的慈禧,不是让人畏惧的皇太后,她更加重情,更是有血有肉的人。
对德龄这些晚辈,她是宽容的。对她们的所谓欺君和冒犯宫规,也并未严厉苛责。
对光绪,她更加像个母亲。打鼓递奏折的那段戏,江珊用了弱化处理。她完全不是惧怕失去权势的老佛爷,而更像是被儿子讨厌抛弃,因而伤心赌气的母亲。
而且,剧里还特地加了她和荣禄的感情戏。
江版慈禧,更为立体,也更动人。
江珊版的慈禧再来写写光绪。
不能不说,郑云龙饰演的光绪是个惊喜。
初涉话剧的他,自然有青涩和不成熟的地方。但这同时也是他的优点。
首先他没什么话剧腔。而青涩的他,刚好与政治上不成熟的光绪帝相得益彰。
而且,他懂得扬长避短。甚至还可以把在音乐剧里的一些表演优势转化在话剧里。
台词就是一例。郑云龙的台词很动人。抑扬顿挫,有音乐性,好听且抓人。
最后还要说的是,郑云龙的形体很美。首先他的动作很贴合这部剧的历史背景,显然是精心准备的,甚至还加入了一些戏曲的身段。
所以从来没演过中国古装剧,而且长得又很洋气的他,并不会让你出戏。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的身段很美。做到这点并不容易。演戏的过程中,演员往往以戏为重,为了贴合角色,做不到与美感兼顾。
很难得是,他做到了。举手投足,站立跪拜,都非常美。所以在台上很吸引人。很多人评价他太漂亮,多半也因为这个因素。
当然,光绪皇帝不仅仅是美。
这故事发生在变法失败后,这是光绪帝人生的最低谷。
为了塑造好光绪,郑云龙明显加了形体上的表现。佝偻的腰身,蹒跚的步履,淡漠的目光,无一不显示着光绪的心境。
按理说,有了这样的外形,演个废帝,足够了。
但是,他让我看到了更多。
尤其喜欢他与慈禧的对手戏,全都是大戏。
江珊太好了,一开始还很担心郑云龙接不住戏。
结果是,我低估他了。他演出了我没想到的东西。
看完剧本,我便想到,光绪虽然表面上是个窝囊废一样的皇帝,屈从于慈禧的威严之下,但他的心并未真的死去。
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也是个好皇帝。哪怕颓废,哪怕狼狈,哪怕窝囊,他也坚持着维新救国的主张和理想,从未放弃过争取。
尤为惊喜的是,郑云龙不仅演出了堂吉诃德式的孤勇,还演出了另外一个层次的东西:一个儿子对母亲的感情。
他和慈禧,不仅仅是皇帝与太后的关系。他们并没有彼此厌恶。换句话说,他们不是政敌,而是母子。
而在与慈禧的对手戏里,龙版光绪所突出的,不完全是一个帝王对于国家的责任感。
而是在母亲与国家两者之间的双全。
他不做取舍,他都想要。
对国家,他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对母亲,他更是重情重义。
郑版光绪首先是打鼓递奏折的那场戏。
龙有轻狂,有焦躁,甚至有嘲讽。看得出来,国家危亡,他真着急。这是一个皇帝的责任。
而对母亲,他和我们传统上想象的不同。他并没有那种对封建旧势力的反抗,而更像儿子对母亲恨铁不成钢的急切。
他对母亲,是同情的,更是感恩的。
在他心里,母亲和国家,是统一的。
那句“您抱着我说:不怕,不怕,有皇阿妈,咱们谁都不怕。”他说得动情。
“如今国家朝不保夕,还争什么你我,闹什么别扭?”
这更是龙版光绪的核心。他希望由母亲来亲自主持新政。这样既挽救了国家,也保全了母子的关系。
还有特别戳人的。是慈禧寿宴的最后,太监报来荣禄死讯。
光绪不是这段戏的主角,他也并不会吸引观众的眼光。
可我却看到他眼里的泪。这是儿子对母亲的理解和同情。
母子之间的感情,在“珊瑚龙”的组合里被突显了出来。它融在国家危亡里,和国家是一体的。
这也是该剧非常打动人的一面。
何冀平用她充满温情和人性的独到视角,外加江珊和郑云龙用现代人的解读和演绎方式,为这部剧带来了很多新意,也使那段历史不沉重,也不憋屈,更加深情感人。
递奏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