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读作业题
1.请解释: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说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
——作者引用美国作家弗格森的话
改变是主动求变,动力来源于我们的价值观。被动求变是将别人的价值观强加于我们之上,改变终不能持久。我们常说的开窍、顿悟、开悟,都是我们由内而外地打开了改变之门。如果是不想做的事,任他人如何劝说,我们自有千百种理由为自己开脱,我们常会选择忽视或放弃。但只要我们发自内心的想做,我们就会变得积极主动,勇往直前。由内而外的改造自己,将是一个持续的更新过程,它以主宰人类成长和进步的自然法则为基础,是螺旋上升的,它会促进我们不断进步,直到实现独立自强与有效的互赖。
再结合自己的经历具体说说。
对于我个人来说,以前每天追剧、刷微博,逛淘宝,没有人生蓝图,每天都过的浑浑噩噩。看到周围的人博学多才,虽然有时也会下定决心充实自己,买了很多书,却总是看了几页就放在了一边。瞬间的开悟应该是在今年年初,在樊登读书会听到了张萌的新书《人生效率手册》,也就是从那一刻起,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让我尝试去改变自己的时间管理,并坚信做正确的事终会有回报。幸运的是,一旦打开了改变之门,我的生活一直在持续的更新之中。今年3月,跟随高鸿鹏老师参加了同读一本书活动,和同读社群的小伙伴一起,已完成了四本书的学习。开始使用人生效率手册,学习时间管理,让生活规律、高效、有目标。恢复了晨跑,不再把锻炼身体当作负担。每天晚上坐在书桌前学习,不再追剧消磨时间,踏上了自我改变之路。
我也曾说服周围的朋友和同事,和我一起参加同读社群。刚开始,他们4人信心满满,买了新书,然而只进行了一周就放弃了。然后,他们再也没有主动提起过学习的事情。这件事,也给了我启示,一是不再说服他人去改变。人的思维方式是根深蒂固的。唯有他主动求变,转换成积极的思维方式,事情才能做长久。二是先打开自己的改变之门,打造自己的“影响圈”,见识更广阔的世界,让自己不断进步,从而影响更多的人进步。
2、什么是“思维定式”?请结合老妇和少妇头像例子说说,为什么说思维定式是行为和态度的源头?你之前有过相同的经历吗?对你有哪些启发?
思维定势就是每个人心中的价值观,是固化了的思维方式。是个人对世界的感知、理解、和诠释。它是每个人看待世界的固有看法,未必与现实相符。比如,我们观察一张少妇和老妇的画像实验,我们的答案会分成两组,每个人都确信自己看到的是少妇或老妇。的确,我们看到的都是画像这个事实,然而,却得出了不同的答案。因为第一组的人,先看了少妇的画像,第二组的人先看了老妇的照片。再看第三张合成的照片时,第一组和第二组的人会依据他们先看到的图像得出结论。先入为主会影响我们的判断,从而决定了我们的态度和行为。如果你认为那是一位少妇,自然想不到扶她过街,因为你对她的态度和行为必定出自你对她的看法。每个人因为经验和阅历不同,对事物的诠释都会有不同,因此也会有不同的处事方式,这是他们的思维定势决定的。
就拿我自己的生活来说,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随处可见。为人处事上,常会在心里给他人贴标签,比如他是好人,他是坏人,他是自私自利的人。工作上,觉得工作方案、活动策划书就应该是一个模式,其他同事用了新颖的模版,认为他是出风头。在孩子教育的教育上,用社会公认的好孩子、好学生的标准改造孩子,搞得亲子关系紧张,心情烦躁。
通过学习本章的内容,我认清了思维定势的影响力。今后,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关注自己的思维定势,理解他人的思维定势,审视它,在实践中检验它,乐于聆听和接受他人的看法,从而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客观的看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