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国学与传统文化每天写1000字
不问收获 但问耕耘——读《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不问收获 但问耕耘——读《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作者: 世界乱哄哄 | 来源:发表于2017-11-22 23:06 被阅读0次

一、

曾国藩这个名字,对我而言极其熟悉又极其陌生。熟悉的是,作为晚清重臣,我从初中开始就对他有所耳闻,更何况写他的书早已烂了大街,走进任何一家书店,都能看到好几本有关他的书籍。而陌生的是,除了久仰大名之外,我对其知之甚少,若非靠着曾经历史课本中学到的知识,看着满书架的“曾国藩”,我很可能会认为他是一位成功学大师。

直到有一天,我无意间翻到本书。因为之前阅读过《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所以对张宏杰这位作者颇有好感,便开始认真阅读此书。当我翻到柴静写的序时,“岁月让人从批判走向了建设”这一标题一下就吸引了我。确实,批判是青年之所以为青年的一大标志,谁年轻时不是青春豪迈、挥斥方遒?谁年轻时不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我们总是批判着一切我们看不惯的。可是,冷静思考一下,批判是多么容易,只需要上下嘴皮轻轻一碰,只需要在键盘上敲打几下。然而,批判过后,发泄完毕,又有几个人会去认真思考我们所批判的事物为何会被批判,存在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才能解决。所以,柴静的序吸引了我,让我想了解曾国藩这个人,让我想知道老曾到底经历了什么,让他能够从批判走向了建设,并成了一个让无数人尊崇、敬佩的人。

二、

曾国藩这个老头,笨拙,落榜多次,正襟危坐,道貌岸然,没有什么兴趣爱好,甚至有些无趣,还写了一堆絮絮叨叨的日记和家书,怎么看似乎也难与“成功人士”扯上关系,为何如此受现代人所推崇?我认为,关键就在于他真的很普通但真的很努力。他,家境普通,出生小地主家庭,在那个年代也就属于勉强小康罢了;他,成绩普通,多次考试落榜;他,天赋普通,脑筋转得不快,性格上有许多小问题。可是,他却依靠自己的不懈努力,练出湘军,打败太平天国,为行将就木的大清王朝续上了命。对我们来说,曾国藩的主要意义在于证明了一个资历平平的人,在意志力的推动下,可以达到什么样的高度。他的存在,让我们这些想努力奋斗的普通人们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其中,让我最为受用的是他身上的“拙” 、“恒”二字。曾国藩的人生哲学非常独特,他说:“吾辈读书人大约失之于笨拙,即当自安于拙,而以勤补之,以慎出之,不可弄巧卖智,而所误更甚。”他还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他对“拙”字的这些论述,让我想起我大学期间非常重要的一位老师所说:“当今这个社会,聪明人太多了,傻瓜不够用的时代就要来临了。”确实,笨拙有笨拙的好处。一方面,人性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自以为是,而笨拙的人往往比较虚心,知道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就会不断的学习;另一方面,笨拙的人不会取巧,往往能比有小聪明的人更能下苦功,更为踏实,取得的成绩也更为扎实。所以,我们不妨承认自己的“拙”,有些时候与众不同的“笨拙”可以成为无与伦比的“精明”。

老曾的修身方法挺“笨”的,但他的厉害之处在于践行终身。朱熹说:“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老曾用“日课”反省自己,改造自己,就是一个慢火炖肉的过程,只有久久为功,才能滴水穿石。借用作者的一句话:“决定成败的,不在高处,在平处,不在隆处,在污处。全看人能不能在棘手之处,耐得住烦。”

三、

曾国藩立志成“圣”,终身勤勉,不断自我攻伐,自我砥砺,经历无数心灵磨炼,终得平地长得万丈高之结果,虽称不上完人,但从个人修行上说,已近乎完美。

可是,个人的完美于急速下坡的国家有又何用呢?如刘瑜在本书跋中的感慨:“成圣又如何?”个人与历史,如同胳膊与大腿,拧不过。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不过,人总归是要乐观的。试想,老曾坐在一个冲下悬崖的汽车里,明知“天命”之不可违,仍在拼尽全力,期望力挽狂澜;当下的我们,坐在一个急速爬坡的跑车里,有什么理由不奋发图强呢?

相关文章

  • 不问收获 但问耕耘——读《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一、 曾国藩这个名字,对我而言极其熟悉又极其陌生。熟悉的是,作为晚清重臣,我从初中开始就对他有所耳闻,更何况写他的...

  • 不为圣贤,即为禽兽

    “不为圣贤,则为禽兽。只问耕耘 ,不问收获。” ——曾国藩 释义:...

  • 晨间日记,2021年6月17日

    1.修学:听刘学讲《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2、读《张作霖传》 曾国藩正面与侧面2,讲了祖父、父亲、兄弟、儿女,听到讲...

  • 不问收获 但问耕耘

    张良花本科学历,高级教师。任职以来,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始终以一...

  • 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林语堂老先生说:读书当为丰富内涵而读书,万万不可为读书而读书。 他主张,一个人读什么书,好比婚姻,靠“姻缘”决定。...

  • 但问耕耘,不问收获

    “我这样锻炼两个月会有马甲线吗?三个月呢,那四个月?” “考这个证,会找到好工作,会加薪吗?” “每天这么写,又没...

  • 但问耕耘 不问收获

    崔俊龙 翔鹰实业国际有限公司 471期感谢组组员 515期乐观三组志工 【日精进打卡第179天】 【知 学习】 《...

  • 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谁都有自己的目标,都有自己的幸福憧憬,都会付出自己的努力。但是,不是所有的目标都可以实现。 那么,我们还去努力吗?...

  • 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不问收获 但问耕耘 每一个人成长的背后,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努力,一个团队也是如此,...

  •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书笔记六

    与众不同的笨拙,成就非同一般的精明 “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曾国藩 今日读到《曾国藩的正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问收获 但问耕耘——读《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oha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