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想法读书
《吾国教育病理》读书笔记(1)

《吾国教育病理》读书笔记(1)

作者: 小蜗_deb5 | 来源:发表于2022-08-27 22:52 被阅读0次

最近在看《吾国教育病理》这本书,把看到的开篇几个观点跟大家分享一下。

《吾国教育病理》

自1987年施行“素质教育”以来,我们一直把“素质教育”解释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且不断普及义务教育并扩大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致力于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全面、更持久、更高端的教育。

大跌眼镜,大开脑洞的论点:

1. 经过作者严谨的考究,“素质”,通过望文生义也能看出来,二字原初的概念是“本质、本性”,跟现在倡导的“全面”的意思相悖。

2.每个人的“素质”几乎是一出生就大概确定,也就是人的基因里决定的智力和情商极限,“素质”因人而异,后天改造的空间很有限。环境仅仅为基因发挥作用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基因。

基于以上,作者提倡德国的“早期分流制”,反对现今的学历军备竞赛。

不应该:

大部分中国人还是认准了上学这一条路是唯一的出路。所以为了抚慰民众,大学不断扩招,导致的后果是“学历内卷”,“毕业即失业”。既然总有人要在考大学这个独木桥上被挤下来,为什么不早点让那些注定被挤下来的人学点立足社会的技术?当他们在二十多岁的年纪被挤下水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学习技术的黄金十年,他们只能在二十多岁的年纪从头开始。

应该:

学习德国的早期分流制度,在孩子10岁的时候进行分流,分别流向三类不同的学校:主体中学(以工学技术为主,以培养专业技术工人为主)、实科中学(介于前后二者之间的学校,毕业后可上可下)、文科中学(培养未来进入大学的学生)。考虑到有些孩子晚熟,在10岁之后才表现出学习的天赋,因此设置“转轨通道”,三类学校之间的学生满足一定条件的可互通、转轨。

要想让社会接纳早期分流,首先要给蓝领阶层一定的地位和薪资的保障,其次是消灭高等教育学子的狂妄,让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承担起更高更重的社会责任。

以上是简单的几点读书体会,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吾国教育病理》读书笔记(1)

    最近在看《吾国教育病理》这本书,把看到的开篇几个观点跟大家分享一下。 自1987年施行“素质教育”以来,我们一直把...

  • 起风了

    —读《吾国教育之病理》有感 读完了郑教授的吾国教育之病理一书。感触颇深,吾人读书好不求甚解,囫囵吞枣时常有之。但读...

  • 读书笔记之《吾国教育病理》

    《吾国教育病理》郑也夫 是救救孩子,还是救救自己? 即是救孩子也是救自己。 郑也夫在前言中便说出了自己为何选择教育...

  • 读书-- 吾国教育之病理

    还是经罗老师推荐,我开始读郑也夫的《吾国教育病理》这本书。因为文中的逻辑思维俯拾皆是,因此我读的极慢,虽未读完,但...

  • 读《吾国教育病理》有感

    自从自己有了小孩以后,每每翻开微信朋友圈,发现周边的朋友或早或晚的,也开始了自己“晒娃”的生活,从最开始的奶粉衣服...

  • 读《吾国教育病理》对我的触动

    《吾国教育病理》一反时下不涉病灶、不究病理,治标不治本的教育论述。郑也夫先生直指中国教育的病因,直陈其解决之道,言...

  • 20170105书评之《吾国教育病理》

    *前言 - 啰嗦几句~ 作为一年级豆包的娘,我在这第一个半年中几乎是天天可以换新颜的感觉。 家长会开了三次,中间那...

  • 教育难题

    逻辑思维,教育难题 中国的教育诟病很多,从罗胖的推介中,以及郑也夫先生的《吾国教育之病理》似乎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 军备竞赛下的教育误区一读 吾国教育病理

    读到《吾国教育病理》“知 情 志”一章时,叨叨杜深感这章更是发人深省,因此更觉茅塞顿开。 ...

  • 中国教育新解

    首播于2013年11月1日 本期荐书 《吾国教育病理》郑也夫 第一部分 今天我们聊个什么话题呢?这个话题太大,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吾国教育病理》读书笔记(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ohq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