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那是个令人绝望的年代,充斥着动荡、杀戮与苦难,也从不缺少流亡与革命。那同样是个充盈希望的年代,新旧碰撞,中西融合,大师辈出,群星璀璨。在那乱离之世,他们以文学与美学为心灵之居所。让我们从民国国学大师、传奇女子、思想大师、实业家,文学大师五个方面一同感念他们的学术人格,体味他们的笑泪人生。
(一)治学严谨,潜心国学——黄侃、章太炎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民国,国学像是出淤泥而不染的雏莲,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国学研究无关年代,民国国学大师的风骨毫不逊色,且听我慢慢道来。
黄侃,这个中国传统语言文字承前启后的大师,未出版任何著作,却被国内外公认为民国国学大家。他曾说,五十之前不著书,治学严谨,可见一斑。他所治国学,藏书丰富,过目不忘,引例丰富。虽认真严谨,也曾闹出许多趣闻轶事——边吃饭边看书,入迷时竟把馒头蘸着墨水吃。他性格狷狂,恃才傲物,曾于中央大学教书,进出校门,被保卫索要名片,竟用一句“我本人就是名片,你把我拿去好了”推辞。如此不羁,颇有魏晋风度。
说到黄侃,我想到黄侃先生的名师――章太炎。太炎先生的《章氏丛书》和《国学概论》观点新颖、通俗易懂,成为研究国学的必读书目。太炎先生,在整理国故的时代浪潮下,成为国学的奠基人,肩负着国学大师的头衔,四处讲学,传播国学之美,弘扬国学之善。他著书立说,无畏于道路艰险,只为那水中央的伊人,他提出国学的传承与研究,通小学都是紧要的事,致力于从小培养中国人对国学的自豪感,如此远见卓识,与我们当下正推崇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不谋而合。
(二)温婉淡雅,独具风韵——凌叔华
论民国的十大奇女子,才华与美貌兼具的她一定是上榜的,她是上世纪二十年代与冰心、林徽因齐名的“文坛三大才女”之一,凌叔华。虽不如冰心、林徽因、张爱玲那般被大众熟知,但她才气非凡,创作一生,且性格平和温婉,独具风韵。
凌淑华出生在北京的一个仕宦与书画世家,排行第十,有三个姐妹。在这样一个幸福的家庭中成长,深受古城里灿烂文化的陶染,她的才华渐渐显露出来,文学造诣不断提高。
凌叔华的丈夫陈源也是个大才子,他是北京大学的教授兼英文系主任。两人在欢迎泰戈尔的茶话会上一见如故,探讨文艺,之后更是书信往来不断,相同的兴趣爱好与了解为他们幸福美满的婚姻埋下了伏笔。凌叔华曾在陈源编写的《现代评论》上发表了文章,这是她新月派小说家之路的起点,鼓励其不断前行。夫妻俩的生活十分有趣。虽在同一个房间创作,却对彼此保密,等到一起发表后才相示。一家三口,和乐美满又不乏乐趣。
凌叔华不仅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其绘画天赋也是极高的。六岁时就总用木炭在墙上画很多的山水风景、花卉人物。七八岁时,还曾拜著名的山水兰竹画家王竹林为师,后又跟随女画家郝漱玉学习绘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学时期,她的画艺更加精湛,画如其人,温婉简约,回味无穷。
尽管她的后半生因抗日战争在欧洲度过以求安稳,她的才华并没有因此埋没,而是潜心外国文学,于伦敦、巴黎任教,深受学生爱戴。她无论去到那里总有施展之地,如此女子,这般杰出,这般深刻,这般难忘。
(三)一代儒士,哲学大师——冯友兰
众所周知,民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国家局势动荡的同时也涌现出了很多对中国学界发展影响深远的文学大师,冯友兰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冯友兰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是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先生著有《中国哲学史》等名作,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冯友兰先生在《天人损益论》中将世界上的哲学分为三类:一是损道,二是益道,三是中道。这样的说法受到梁漱溟“文化三路向说”的影响,但有所不同的是,冯友兰先生更以儒家文化为归趋。他提出将人生分为四个境界:一是“自然境界”;二是以自我为中心、从自身意义出发的“功利境界”;三是正其义而不谋其利的“道德境界”;四是以大自然和宇宙万物为中心、超越世俗天人合一的“天地境界”,也就是最高境界。这四种境界之人分别为生物人、现实人、道德人以及宇宙人,这似乎是基于于儒家的无我无私,然后又将儒家观点延展升华。
冯友兰先生全面探讨中国古代哲学,提出中西哲学互释的思想。先生认为,中国和世界都需要一个能够包容新文明的哲学体系,吸收各个方面的养料。他提出的很多研究方法和思想,有力地推进了中国哲学的现代化。
冯友兰先生逝世后,灵前的对联写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求仁得仁,安度九十五岁;誉之不加劝,非之不加沮,知我罪我,全凭四百万言。”这便是一代民国思想大师冯友兰。
(四)夹缝生存,实业救国——荣宗敬
在中国的历史上恐怕没有比民国时更难做生意的时代了,国家积弱,外强欺侮,国民愚昧。市场完全由列强主宰,肆意倾销压榨。但正是在这个最坏的时代,我们感受到了民国实业家的爱国情怀。
荣宗敬,名宗锦,字宗敬,江苏省无锡荣巷人。荣德生之兄,荣毅仁之伯,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资本家。
1887年到上海源豫钱庄习业,1896年在其父亲和他人合资所开的上海广生钱庄任经理。后来还兼营茧行。1901年,与荣德生等人集股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后来更名为茂新一厂),任批发经理。1905年,他和荣德生又与张石君等7人集股在无锡兴办振新纱厂,1909年他任该厂董事长。1912年,与荣德生和王禹卿等人集股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厂,任总经理。1915年4月,荣氏兄弟退出振新纱厂,在上海创办申新纺织厂,荣宗敬任总经理。1917年3月开始,荣氏兄弟在上海、无锡、汉口创办申新二至九厂,并且在上海创办茂新、福新、申新总公司,荣宗敬任总经理。荣氏兄弟被誉为中国的“面粉大王”、“棉纱大王”。
在那样一个艰苦的时代,荣宗敬凭借一腔热血从洋人手中抢回了中国棉布和面粉的市场,其中之艰辛,除了他本人外,我们难以想象,但无论如何,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他让世界知道有一种人叫中国实业家,激励了更多的中国实业家走上了实业兴邦的道路。
“愤于国力之弱也,则曰讲求武备;痛于民生之窘也,则曰讲求实业。”实业家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英雄。无愧于民国大师之名。
(五)纯朴淡然,一介书生——沈从文
在众多小说名家之中,沈从文是特别的。他笔调清新洗练,古朴简约。他好像一直是那样,淡淡的,娓娓道来。
沈从文是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坚持“美在生命”,虽身处充斥着虚伪、冷漠与利益的都市,却醉心人性之美,因而勾勒出《边城》中那牧歌田园式的理想世界。先生通过对湘西人民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的细腻描绘,突显古朴的人性之美,与都市生活的腐化及自然人性的丧失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是一种批判,更是一种唤醒。
1969年冬,沈从文被下放咸宁双溪接受劳动改造,看菜园,当猪倌,生活清贫寒苦。虽无书可读,他却依旧活得像个诗人一样。在这片多雨多雾,遍地红土胶泥的大泽之上,是荷花的芬芳慰藉着沈老失意的心。在给侄子黄永玉的信中他这样写道:“这儿荷花真好,你若来看,一定会很喜欢的。”他对美的那种独到感受,并非源于惊艳,而在于平凡之中的神奇。就像他从小便喜欢看水,把汤汤流水作为感知自己孤独与寂寥的伴侣一样,与之交流,产生共鸣。聪明人要理想生活,把苦难熬出幸福。他仅仅是换了一个地方继续作他的诗,写他的文,表达自己,宽慰世人。我敬佩那份如水的淡然与从容,尤爱那份无形中抚平伤痛的力量。
我一直坚信,“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正是这与众不同,让我们活出自己,让我们独一无二。
边城的水,心中的泉,仍旧叮咚作响。
结束语:那些逝去的大师,如天边的群像,愈行愈远,而他们的影子却投在了我们的心间。
文|肖雨绮 程馨 陈春霞周仕宇 郭嘉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