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诵经典《醉翁亭记》

作者: 紫湘Via | 来源:发表于2024-07-13 14:50 被阅读0次

网图侵删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已经吟诵起来了呢?这就是《醉翁亭记》的魅力,语言的魅力。

滁州四处都是山,其西南方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秀美。一眼望去,山上树木茂盛、生机勃勃,山色幽深秀丽的就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就是酿泉。

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有山就有泉,有泉必有亭,为啥叫它醉翁亭,因为太守年纪最大酒量又不行,与宾客饮一丁点儿就醉,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乐,山水之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领会于心付诸于酒。

视线不断收缩,由山及峰、及泉、及亭、及人、及酒、及醉、及乐,由物及人及心,语言逻辑纵享丝滑。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日出之时,山林里的雾气散开,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

春季野花开,幽香沁鼻;夏季树木繁茂,绿荫如盖;秋季天高气爽,霜重铺路;冬季草木凋零,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yu)偻(lv)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su),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背着东西的人边走边唱,走累了的就在树下休息,人们前呼后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由大人领着走,往来不绝的是滁州的游客。这几句描述动静交互,有声有态,一幅生动的滁人游乐图展现在大家面前。

去溪边钓鱼,溪深而鱼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冽、酒香迷人,山味野菜,杂乱地摆放在面前桌上的,是太守主办的宴席。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丝竹之音,投壶射中,棋赢对手,觥筹交错,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

一位容颜苍老,头发花白的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乐极隐悲不胜酒力的太守。此醉是为山水之乐而醉,更为能与吏民同乐而醉。说明太守与下属关系融洽,体现了政通人和的气象。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yi),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太阳要落山了,宴会散,众人跟随太守而归。

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荫,鸟儿到处鸣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山林之快乐,却不知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

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啊。(庐陵在今江西吉安,欧阳修先世为庐陵大族。)

全文用了二十一个“也”字,却没有一个“也”是多余的,“……而……者……也”的句式增加了一气呵成的气势,“而”字的位置不同,句子结构节奏也随之产生变化,从而形成优美的韵律,这就是《醉翁亭记》读起来朗朗上口、娓娓动听的原因。

诗体散文,散文如画。群山环绕,其中蔚然而深秀者是琅琊山,林深路曲,泉流弯旋。“有亭翼然临于泉上”,山与泉相依,泉与亭相衬,这个像要飞起来的亭角又有一种动感,这幅山水亭台画怎不让人神往呢?

不仅如此,欧公还写了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季变换之美,最终把视线落到人上,滁人与太守共游琅琊山,共享山林之乐。有山水得于心之乐、游人不绝于途的人情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最后到太守之乐。

虽然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欧公因“庆历新政”上书为范仲淹辩护被贬至此,心里郁闷而并未失去心中之志,他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得当地人民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

然而他想要的不只是这些,而是担忧着整个北宋的前程,当时的北宋积弊日显,其有心改革却无力成事,所以他经常出游、“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

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不得不让人感慨。而本文的欧公醉在两处:一是醉于山水美景,二是醉于与民同乐,这其间也是带给了他一些快慰的。

相关文章

  • 经典吟诵与流行歌唱

    经典吟诵与流行歌唱 关键词:吟诵。阳春白雪。流行歌曲。 今天去参观了一场中华经典文化吟诵会。这一次吟诵的主题是道德...

  • 浅议“醉翁之意不在酒”

    文:佳淇 日前与友人聊天,推杯换盏间,聊到宋朝大文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友人吟诵到: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

  • 吟诵经典,传承文化

    今天中午,我们解州中学在文庙举办了《吟诵经典,传承文化》大型诵读活动。 今天的诵读汇演,特地邀请兄弟学校的领导前来...

  • 学习《论语》——雍也第六

    #老书屋文化 读一本经典老书 读经典写好字 写好字从经典开始 爱上经典快乐吟诵 书写有道智慧成长 每日抄诵经典 《...

  • 学习《论语》2.0——述而第七(二)

    #老书屋文化 读一本经典老书 读经典写好字 写好字从经典开始 爱上经典快乐吟诵 书写有道智慧成长 每日抄诵经典 《...

  • 学习《论语》2.0——述而第七(五)

    #老书屋文化 读一本经典老书 读经典写好字 写好字从经典开始 爱上经典快乐吟诵 书写有道智慧成长 每日抄诵经典 《...

  • 学习《论语》2.0——述而第七(三)

    #老书屋文化 读一本老书 读经典写好字 写好字从经典开始 爱上经典快乐吟诵 书写有道智慧成长 每日抄诵经典 《论语...

  • 学习《论语》2.0——述而第七(四)

    #老书屋文化 读一本老书 读经典写好字 写好字从经典开始 爱上经典快乐吟诵 书写有道智慧成长 每日抄诵经典 《论语...

  • 新年第一幅书法作品《朱柏庐治家格言》

    昨晚完成。 之所以写这幅,因为夫人近来学习吟诵,正在学习吟诵这篇经典,夫人已经大功告成了,我昨晚也写完,希望张贴一...

  • 学习《论语》2.0

    #老书屋文化 读经典写好字 爱上经典快乐吟诵 诵经典长养性德慧心 让喜欢的事成为生活 在悦读经典中快乐成长 书写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吟诵经典《醉翁亭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olq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