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是《诗经·国风·卫风》中的第十首诗,是一首男女相悦而互相赠答的诗。在瓜果成熟的日子,男女聚会,女子把自己采集的果实投给她中意的男子,男子则回报玉佩以定情。
秋收秋种过后,天空湛蓝,云朵洁白,山峦叠彩,湖水清澈。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而美丽。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心情也变得愉悦起来,为享受丰收带来的美好和幸福,官府倡导,民众积极参与,一年一度的祭秋节开始了。
家家户户在田间地头摆上收获的谷物、采摘的果实、捕获的猎物、自酿的酒水和香火,祭祀谷神和土地爷,即答谢神灵,又祈求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最喜欢热闹的青年男女,是绝不放过这么一个和心爱的人儿传情、约会的机会的。
一大早,樱儿姑娘就打扮得花枝招展,呼朋唤友的,各自带着在山上采摘来的木瓜、木桃、木李、山嵖、杮子等野果,来到淇水岸边祭祀。祭祀可不是樱儿姑娘的目的,她主要是想见一个人,一个想想都会让她脸红心跳的小伙子-城邑中大夫家的三公子。
三公子虽然是贵族,身份显赫,但心底善良,狭胆义胆,扶危济困,经常帮助樱儿姑娘村里生病或生活困难的农人,深受大家的爱戴。去年疫情期间,樱儿曾和三公子一起照料过多家被瘟疫感染的病人,一来二去的,她见他就脸热,他瞄她就欢喜,没有言语,好像心有灵犀,眼神总会碰到一起,又急慌慌躲闪开,欲言又止的样子。
她想他时,能细数三更雨滴到天明。
他何尝不一样呢,一日不见兮,思之若狂。
其实,三公子来得更早,这两天他寤寐思服,夜里更是辗转反侧,思前想后,决定趁这个美好的日子,向自己心爱的姑娘表白。远远的,他看见樱儿和众姑娘叽叽喳喳,凉晒着果子,便装着漫不经心,悠悠荡荡,走了过去。
樱儿不抬头,就感受到他的到来,心跳加速,头不争气地嗡嗡作响,待他接近时,深吸一口气,大着胆子,随手将一个木瓜投入他的怀里,却又故作镇定地用手划拉面前的野果子。
三公子接过樱儿投来的木瓜,见她低头笑嫣不语,心领神会,忙解下随身携带的玉佩,放入姑娘面前的筐里。樱儿悄悄将那东西握在手里,偷眼观看,竟是如此贵重之物,像烫着一样,又扔进了筐里。
三公子很是忐忑,不知樱儿何意,缓缓离开这里,左思右想,难道樱儿不喜欢我吗?不喜欢为何送我木瓜?他心有不甘,又原路返回。刚走近樱儿,怀里又投来一只木桃,还看见了一张灿若云霞的笑脸,三公子释怀了,有来有往非礼也,手忙脚乱的,将腰间的第二块玉佩解下,放入姑娘的野果筐里。没曾想,姑娘投来了第三只果果,砸在他的胸口,接过一看,是像征爱意的木李。小伙子心里暖暖的,知道这些木瓜、木桃、木李,哪是平常的瓜果,而是樱儿姑娘那颗滚烫的心啊。他心花怒放,又将贴身的一块美玉摘下来,恭恭敬敬地递到樱儿姑娘的手中。这次,樱儿没推迟,将带着他体温的玉佩紧紧攥在手心里,并送给他一个蜜蜜的凝视。
激动得三公子呀,立马从仆从手中夺过长鼓,砰砰砰砰,击起鼓来唱起歌: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qióng)琚(jū)。匪(fēi)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jiǔ)。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木瓜、木桃、木李:都是野果。
琼琚、琼瑶、琼玖:都是美玉,古代贵族有佩玉的习俗。
匪(fēi):非。
翻译成白话文:
你送我木瓜,我还你琼琚,这可不是为回报,是要和你永相好。
你送我木桃,我还你琼瑶,这可不是为回报,是要和你永相好。
你送我木李,我还你琼玖,这可不是为回报,是要和你永相好。
写在题后:
以赠送东西来确定婚姻,是古代的习俗,延续至今。
瓜果、佩饰、花朵、扇子、手绢,不一定多贵重,都能表达深深的爱意。“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不是为了报答,只为和你两情相悦,只为和你相亲相爱,就是这么简单,不需要拐弯抹角,不需要分斤掰两,这就是古人朴实的爱情,欢快而活泼,令人羡慕。
如今的人儿,都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追求利益最大化,想着少付出多回报,结果,爱情、亲情、友情,都成了功利,所以,心塞、心焦。
其实,生而为人,脑子转半圈就够了,非得转成电扇,所以,晕而累。
礼尚往来,薄来厚往,重义轻利,真爱无价,这应该是本诗的寓意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