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广告,但是点名表扬。一年能帮你省几千块,我想不是坏事。
几个月前参加一次公益宣传,隔壁是广发银行的摊位。于是大家互相自荐起了自家信用卡。
是的我和你们一样,因为不包括懒得上门激活的信用卡,在已经销掉三四个行的“人情卡”后,我现在的信用卡还是这样的:
曾经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我很认真的考虑过这几个问题,后来没用上,
今天买了几张券,很想只作为小福利分享给大家:
为什么我会投敌开了别人的卡,而且还不是为了人情?
开就开了,怎么还用上了?
这么个用法,银行要的是什么呢?
吸引你心甘情愿开一张卡的原因有多少?
对我来讲,当时办这行卡只有一个原因:
开卡礼太吸引人了,
粉红色的KITTY猫儿童旅行箱。
东西贵吗?不贵。
目测肯定不是正品,某宝几十块钱可能就能买。
可家里有个娃娃的同事,那天看到后二话不说,人手一张。
周末出来加班,回去带着礼物,这个感觉确实挺不赖。
这个开卡礼,没有在他们网站上看到,
不知道是地区行动还是这个网点为了自己的任务冲刺行为,
总之是起作用了。
起作用的,也不是价值和金钱,
是一份意外的惊喜吧。
*
挺不好意思的,原本是打算收到卡后放一边。
但是他们离行设备加了激活模块,那天在现场就办完了激活。
收到卡后app上操作一下就行了,所以这张卡没有遭受冷宫待遇。
前段时间帮朋友办的北京银行信用卡,业务员现场审查、拍照、录视频能顾实现激活,收到卡不用再跑一趟银行了。
信用卡的网点激活并不是某个银行不够变通的决定,而是电信诈骗猖獗,监管部门的统一要求。一定要确保卡是本人持证件激活后才能使用。
所以激活这个事情本身是全国统一的,但是能不能离行激活,要看每家银行自己的规定、科技完善程度还有就是对风险的把握尺度,如果懒得走这一趟,一定要提前问好。
当然问了也不一定就好用。
想起来另一次参加公益宣传,旁边是农行的姐姐。他们热情的办卡情绪感染了我,我帮她完成任务开了一张卡。这位姐姐看到我听到需要去柜台有些犹豫,告诉我收到就能用。
结果不光收到不能用,还没收到,卡直接到柜台了,只收到了电话通知去拿卡并且激活。
然后我就没去。
营销还是诚实为第一守则,不然最终落地还是问题。
即便能够离行激活的机构,如果你是在网上自己申请的,而且是某家银行的第一张卡,持证跑一趟网点基本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有时候不妨卖个人情。
能用了,不代表就用。
最后吸引我用卡的,就是一点新意都没有的:周!五!五!折!
是的,和招商银行一模一样的。
不同的是,招行仅限周三,这个是购买后可以有一段时间的有效期,
就显得更加实惠些。比如下面是我买的某糕点店的券的说明。
当然,事情都有两面性,
因为影响小,所以力度大,
可因为影响小,有时候也有维护不到位的情况:
我曾经遇到过,在某个餐馆,结账的时候店里说没有这个活动……
还有收银员不太会用她家APP买单,需要喊一个熟练工过来……
这些在用招行卡的时候已经不太容易碰到了。
但总的来讲,
过期可退、不用可退、直接买单而不是单独的“团购产品”,
并不是犄角旮旯里的需要做宣传的小店,多数都还比较受欢迎,
确实是羊毛密实,诚意满满。
进其他地区看了看,活动是全国的。
看来对信用卡市场是势在必得了。
所以,我手机不多的空间里,
给它家APP留了个位置。
这么个用法,银行要的是什么呢?
银行很穷,至少和几个马家爸爸比。
穷在市场推广费的不容易争取以及花起来的不容易报销,
不是想送你袋大米就能送的。
投入自然就是看中了产出,
当然会有人和我一样,最后一天还款,
对打折买券的了解的很清楚,
属于没什么油水的人。
投入,势必有一部分成本下沉,
这是正常的。
但是从概率上来讲,
总是有一部分年轻人会产生逾期、会分期付款、会取现,
会在网上商城购物。
也总有一部分人会将这张卡当做自己的日常结算卡。
虽然你只想钓鱼,
但是撒网的过程总是不可避免。
我也挺不好意义,平常的卡还是用那张年轻的时候办的,
他们家的杀手锏也是周三半价,这个已经对我没什么吸引力。
但是最总要的是,这么多年了,一直半价。
我在星巴克见到过中信、兴业、招行等好多行积分兑换咖啡的卡,
不用动脑子想自己是否有兑换资格的,就招行一家。
而你知道拿出一张卡兑换咖啡,
对方说没有兑换资格是多么尴尬吗?
所以,还是这个从699积分变成了799积分,
被人大呼太不划算的卡,在别人没有优惠的时候,
静静的躺在我的钱包里,
为我赚分,为它的主人赚手续费。
不值钱虽然不值钱,可是不要也是白不要。
对了,我今天表扬的是广发银行的信用卡。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内容,记得点击右下角【好看】让更多人看到~欢迎留言说说更多的窍门,一起薅羊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