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疑问,李秀成自述:册封首义五王,地点是长沙城外,而不是永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1864年,两江总督府,熟悉的地点,但李秀成心情复杂。此时,他的身份是阶下囚,而不是忠王千岁。
数万言的自述书,李秀成除了点评诸侯王,更多的是记录自己参加太平天国的来龙去脉,以及成败得失。
读李秀成自述,有一点引起笔者的重视,就是关于册封首义五王的时间、地点。
以下引用自述内容:“天王在长沙南门制造玉玺,呼称万岁,妻称娘娘,封东、西、南、北、翼王,封王在前,天王呼万岁在后。”
从这份自述书,李秀成说洪秀全自称万岁,妻子称娘娘,地点是长沙。
册封首义五王,也是在长沙,分别册封东王、西王、南王、北王、翼王。
问题来了,我们历史教材,以及罗尔纲先生都说封王地点在永安,即是“永安建制”。
东王杨秀清九千岁,西王萧朝贵八千岁,南王冯云山七千岁,北王韦昌辉六千岁,翼王石达开五千岁。
永安封王,已经成为共识,为何李秀成却说封王地点在长沙,这就很值得回味了。
李秀成参加太平天国,地点就是永安,但自述书中,他对永安的记载并不是很多,重点谈罗大纲突围情况,没有谈到封王。
作为太平天国后期顶梁柱,李秀成对太平天国的历史应该非常了解,不可能说假话,或者记忆错误。
太平军攻打长沙城的时候,南王冯云山早已阵亡蓑衣渡,萧朝贵则在主力到来之前被长沙清军炮击而亡。
冯云山、萧朝贵阵亡,为何还在首义五王名单里面呢?难道,冯云山、萧朝贵是追封,而不是活着的时候封王。
那么,册封首义五王的地点,究竟是永安还是长沙呢?我们可以这么理解。
李秀成文化水平有限,识字不多,写自述的时候又太赶时间,故而容易忽视某些细节,或者重要事情。
十天时间,每天写几千字,李秀成快速写完自述,有错漏也很正常。要知道,我们用电脑写作,重复修改草稿,还可能错误,何况是古人呢。
真实情况应该是,册封首义五王时间、地点都不是在长沙,李秀成只是做了补充说明:“封王在前,称万岁在后。”
也就是说,太平天国攻打长沙之前已经封了首义五王,到长沙洪秀全才称万岁,比杨秀清的九千岁高一等。
冯云山阵亡蓑衣渡,册封首义五王应该是在全州战役之前,也就是在永安。因为,太平天国在永安停留7个月,有时间封王,并建立相应制度。
李秀成写自述,时间太赶,有遗漏之处就在后面补回来,却又没有进一步解释,故而容易让人误解。
单纯看自述书,不了解太平天国历史,或者李秀成写作的背景,就会产生误解:洪秀全在长沙自称万岁,册封首义五王,冯云山、萧朝贵属于追封。
李秀成自述书,有些地方容易让人误解,但史料价值非常高,是研究太平天国历史的重要资料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