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这就是盗跖眼中的孔子!

这就是盗跖眼中的孔子!

作者: 抱朴讲堂泽溪 | 来源:发表于2021-05-08 21:59 被阅读0次

盗跖对于子路从学于孔子,认为是孔子以巧辞谬说使子路拜于门下,从而导致子路身死于卫东门。

孔子自身并没有什么可贵之处,要不然怎么会逐于鲁,削迹于卫,穷于齐,围于陈、蔡,不容身于天下。

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辩,以教后世,缝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而欲求富贵焉,盗莫大于子。天下何故不谓子为盗丘而乃谓我为盗跖?子以甘辞说子路而使从之,使子路去其危冠,解其长剑,而受教于子,天下皆曰『孔丘能止暴禁非』。其卒之也,子路欲杀卫君而事不成,身菹于卫东门之上,是子教之不至也。子自谓才士圣人邪!则再逐于鲁,削迹于卫,穷于齐,围于陈、蔡,不容身于天下。子教子路菹此患,上无以为身,下无以为人,子之道岂足贵邪?

子路从学于孔子,这是个人的意愿,一个徒弟认准一个老师,这是徒弟自身的一个抉择,因此盗跖此番言辞是故意压制别人,让子路不从学于孔子,显然这是很荒谬的一件事情。

且子路有勇气,力大无穷,而从学于孔子,并非孔子巧言令色,而是孔子本身的智能与心胸所在。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靠力量压制别人,让别人表面服气,是因为别人力量没有你大。而以德性来让别人打心底里服气,才是真正的服气。

可以说盗跖就是仗着自己力量比较大,戾气重,觉得任何人都无法辩得过他,这就是一种以武力来压制别人使别人服气,别人的服气只能是表面的,因为他说的全是歪理。

而孔子之所以会穷途,是否是说孔子的道不足贵。穷通只是一个人的命运所在,但对于穷通背后,有一个使命所在,这个使命便是道义所在,“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君子会遭遇穷途,但不意味着君子就此没落,沉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穷只是一个外在遭遇所致,并不代表道义穷,从道义的层面来说,永远没有穷通,只有隐显,你把道义显现出来。

现实上是穷,那你还是通达的,现实上通达,你依旧是通达。就看个人能否显出来自身的道义所在。所以孔子的道是通达的,尽管现实上的道义不能显现,这不能归咎于孔子,这只是那个时代的普遍问题。

盗跖无法理解孔子所做的事情。只能以表面的穷通去看一个人,说明盗跖这个人实在可怜,内心苍凉,只能以此挖苦别人。

社会上有很多人会以这样的情况去挖苦一个英雄,他们却无法看到英雄所做的事情,所秉持的信念的可贵,遂而以恶语相向。只能说他们的生命只能承受轻,而无法承受重。

相关文章

  • 这就是盗跖眼中的孔子!

    盗跖对于子路从学于孔子,认为是孔子以巧辞谬说使子路拜于门下,从而导致子路身死于卫东门。 孔子自身并没有什么可贵之处...

  • 从庄子中的思想中提炼智慧

    庄子中有一篇盗跖篇很有意思,孔子认为盗跖为害一方准备去劝谏盗跖弃恶从善,盗跖讽刺了孔子入世的行为,他认为孔子提倡...

  • 《庄子》学习笔记161

    《庄子·杂篇·盗跖》03。孔子来劝说盗跖,盗跖先给了孔子下马威,又说孔子的言论虚伪造作,接下来历数从古至今的明主、...

  • 《庄子》学习笔记160

    《庄子·杂篇·盗跖》02,孔子前去劝说盗跖,先赞美盗跖,再用利益劝盗跖能够安定养民,使天下太平,盗跖却完全不认同,...

  • 《庄子》杂篇卷7诗解盗跖1跖曰孔子擅生是非妄作孝悌侥幸富贵

    《庄子》杂篇卷7诗解盗跖1跖曰孔子擅生是非妄作孝悌侥幸富贵 题文诗: 孔子为友,与柳下惠,柳下惠弟,名曰盗跖, 从...

  • 234#颠覆世界观的对话

    《庄子》中,对儒家的贬低,随处可见,但说的最直接的,应该就是「盗跖」篇了。这一篇第一段,是孔子和盗跖的一段对话,虽...

  • 张看水浒28| 武松的狱友还挺有文化

    文|张看 1、“功业如将智力求,当年盗跖合封侯”,盗跖是春秋时期的大盗,“盗亦有道”说的就是他。盗跖又名柳下跖,他...

  • 《庄子》杂篇  盗跖 : 自讨苦吃

    2022.03.29周二D89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D596 《庄子》杂篇 盗跖 本篇借盗跖之口对以孔子为代...

  • 孔子大往是劝说盗跖

    盗跖是一扫天下,打到城市诸侯惊!呼人孔子在跪地,挥手孔子大逃命。

  • 盗跖 1

    孔子想劝说盗跖“改邪归正”,采用的方法:夸他具备上德美,中德智,下德勇,足已称王。却落个盗跖的名称,实在可惜。而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就是盗跖眼中的孔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ospd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