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由心生,言为心声。
![](https://img.haomeiwen.com/i7491643/0406add9935960f5.jpg)
人大都是在他人的笑声中哭着来到世界,自己想说却不会说;又在他人的哭声中笑着离开世界,会说却又不想说。究其原因,都是被逼迫的,跟父母学说话只用了一两年,从幼儿园开始,一边练口才,一边学闭嘴,一直持续几十年,慢慢莫言、闭嘴成了习惯!
![](https://img.haomeiwen.com/i7491643/1023def7b3421a00.jpg)
说是本领,少说是要领;说是本能,不说是本事;说是表达,不说是表态!
说有话术,不说有艺术。尽管如此,话术同心术、权术并称安身三要术。话术不仅包含做人做事的技巧,也是安身立命的法门,还是平步青云的官道,更是治人控场的手腕。因此,做人应从好好说话开始,若一时还达不到口吐莲花,但至少不能出口伤人,致使化友为敌!
![](https://img.haomeiwen.com/i7491643/333e9b808d78eff5.png)
25年前,一位很年轻的挚友满含真情地送我为人处世四字箴言:谨言慎行!我虚心接受,并践行至今,但一直做得不够好!但慢慢明白:面对人事选择不说,不是懦弱而是为了减少矛盾;选择沉默,不是理亏而是为了远离是非。
人长了一张嘴两只耳朵,嘴的功能不只是说,还要履行吃、喝、吸、唱等功能,而耳朵只有一个功能:听。所以,人应多听少说。闲谈莫论人非,静坐常思己过。
![](https://img.haomeiwen.com/i7491643/aea46d678f641288.jpg)
《弟子规》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会说是本能,会说不说是本事,也是修养,更是善良。
世人大多眼高手低,说得天花乱坠,做得一塌糊涂。世上不缺会说的人,缺的是明明会说却不随意说人的人,知人不评人是善良的人、有内涵的人,也是与人交往时不可或缺的尊重和自律。
人生实苦,人人都在负重前行。一句不正当的评议有时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给他人带来无法预估的伤害。看不清别人的生活,读不懂别人的人生,就不要轻易评价指责,也不要妄加揣测议论,千万不要不分时间、不分场合动不动就说让人心寒和添堵的话,不说是给别人留一份尊重,也给自己留三分口德,口中有德好做人!
人说话的分寸感会暴露他的境界和层次。有涵养的人,不会因失言让人扫兴,更不会因毒言使人心痛。
水深不语,人稳不言。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分场合分对象,不逾越不唐突,是为人处世的睿智和修养。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言不在多,希言则贵,善言则巧。
不说是明悟了人情世故,沉淀下来的圆润智慧;不说是懂得了锋芒不露,言语间都是给他人满满的温暖和善意。
生而为人,人人都有困顿和欢喜,晦涩和皎洁,温言善语体谅别人,成全自己。一个人沉默不语,显示的是高尚的品格及高层次的修养。能深入感受对方的难堪,发自内心去照顾他人的情绪,用欣赏的眼光看到别人的优点,不妄言、不失言、不多言,是善待他人的最好表现。
有修养的人,明白沉默的力量。人生苦短,保持善良,理性开口,适时沉默,少一些自以为是的言论,多一些将心比心的温暖。
一生不长,长不过三万天;永远不远,远不过百年。不知不觉已走过半生,往后余生,历尽千帆归来,岁月依旧安好,能慢慢参透会说不说的智慧,是非面前不恶意诋毁,琐事面前不指手画脚,流言蜚语面前淡然一笑,学会不说之善,静守内心欢喜。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凡事都有度,适度最好,过犹不及。说话有度,做人幸福。学会多聆听、倾听和谛听,少说、莫言、闭嘴是一种成熟。
与人相处,多听少说、谨言慎行、少说多干、真诚待人,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应、句句有回复。
与人相处,多珍惜少抱怨,多珍惜少遗憾,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珍惜共同拥有的一切;不辜负彼此,让人生少点遗憾、少点愧疚,让生活时时、处处充满欢乐和幸福。
![](https://img.haomeiwen.com/i7491643/2d647378cb195d7e.png)
人往往不珍惜离自己最近的、愛自己最深的、陪自己最久的人。错过一辆车,可以等下一班,但错过一个人,却等不来下一个人。有人对自己好是运气,有人一直对自己好是福气。
村上春树说:“你要记住大雨中为你撑伞的人,帮你挡住外来之物的人,黑暗中默默抱紧你的人,逗你笑的人,陪你彻夜聊天的人,坐车来看望你的人,陪你哭过的人,在医院陪你的人,总是以你为重的人。”
今后,再也不要在外待人客客气气,对待身边人冷言相对甚至对待家人冷暴力,从过去无话不谈到现在无话可谈!
想学习快乐、工作顺利、生活幸福,就从好好说话开始,珍惜缘分、感恩遇见、彼此放心,每时每刻和和气气、和和美美、和和睦睦,定将快乐一生、幸福终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7491643/7ca1ae8b711f0bd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