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
论语遐思——《论语》的论字

论语遐思——《论语》的论字

作者: 瀚海侯 | 来源:发表于2020-05-06 22:18 被阅读0次
图片来自网络

关于《论语》,我们习惯上读作 ‘ lún ’,而不是读作 ‘ lùn ’。

然而最近心中一直有个疑惑,为什么要读二声,而不是四声?

在汉语中,‘论’字有两种读音,二声和四声。

读二声 ‘ lún ’时,专用于《论语》,因为《论语》是孔夫子弟子编篡的有关孔子言行的记录。

并且古人也常将‘论’字作平声读,几乎在所有人的认知中,读作‘ lún ’已经成了天经地义的事。

东汉[刘熙]《释名·释典艺》:“《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说也。”
北宋[邢昺]《论语集解序·疏》:“以此书可以经纶世务,故曰纶也;圆转无穷,故曰轮也。”

然而,除了《论语》专属的二声读法之外,还有四声‘ lùn ’音。

四声读法是‘论’字大多数时候的读音,意指:评定、分析和说明道理的言论、文章或理论。

学校的老师们说:《论语》的‘论’字的意思就是整理编辑的意思。

也有说:‘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

《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在这里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东西。

【“论者,议也”。】
【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
【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

不管是断人之善恶,还是评经史之言以正谬误,都是四声。

而《论语》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不止这些,《论语》通篇很多内容都类似这种说法。)

有问题么?
问题大了!

《论语》的确是孔子的弟子们整理出来的关于孔子说过的话,但孔夫子所说的话里,大多数都是一种“盖棺定论”的语气。

这是夫子对该事或该物所下的结论。

注意,是结论,不是讨论!(’结论‘的’论‘读四声)

学生问,夫子答。

一问,一答,仅此而已。

不管是多少个学生一起编篡整理出的《论语》,它的内容都是孔夫子对问题的总结。

夫子不是在跟你讨论,而是在告诉你答案,是在下结论。

也就是说,《论语》其实应该理解成“孔夫子答弟子问且盖棺定论之片段语录”。

东汉[刘熙]说:“论,伦也,伦理也。”
(请问”学而时习之“跟伦理有一毛钱关系?”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再加一块钱?)

北宋[邢昺]说:“以此书可以经纶世务,故曰纶也。圆转无穷,故曰轮也。“
(我认为老刑的意思是说:”夫子他老人家净讲些车轱辘话,让人怎么理解、怎套用都可以,所以,论语还不如改成’轮语‘。“)

综上所述,我认为《论语》的’论‘字,其实应该读四声,而不是单独的将它摘出来赋予一个二声的定义。

------------题外话------------

写了这么多,并不是我想标新立异,而是心中确有疑惑,不吐不快。

学习本身就是在不断的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也许我是错的,或者我本来就是错的。

但,不管是‘伦’也好,‘轮’也罢,归跟结底,都过于偏面。

’论‘字,不是讨论的论,也不是胡抡的’抡‘,而是结论的论。

你们认为呢?

(文中某些例句如有冒犯,请见谅,对事不对人。)

相关文章

  • 论语遐思——《论语》的论字

    关于《论语》,我们习惯上读作 ‘ lún ’,而不是读作 ‘ lùn ’。 然而最近心中一直有个疑惑,为什么要读二...

  • 古典文学小课堂(4)

    一、经典著作《论语》 《论语》中的“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箴言的意思,故“论语”指的是论纂语言。《论语》...

  • 学习论语1‖《论语》

    《论语》首创语录体。“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

  • 我读《论语》01

    《论语》其书: 全书20篇,512章,约2万余字。 《论语》其意: “论”,就是议论;“语”,就是告知,使人有所觉...

  • 我读《论语》01

    《论语》其书: 全书20篇,512章,约2万余字。 《论语》其意: “论”,就是议论;“语”,就是告知,使人有所觉...

  • 《论语·尧曰第二十》通览:后记还是总序

    《论语·尧曰第二十》通览:后记还是总序 《论语》凡20章,500篇,15918字。今人能看到的最古版本有《齐论》《...

  • 转载:《论语逐句》 之巧言令色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篇第三》 论语 《内论怀古·论语逐句》 作者:格物老师 文章来源连接...

  • “以德报怨”到底是谁教我们的?

    一个经典的《论语》曲解案例是“以德报怨”。说这四个字出自论语没错,可说它出自孔子就不对了,孔子根本没有说过啊。《论...

  • 《论语》成语、俗语集释

    《论语》成语、俗语集释 一提起《论语》,大家都会感到陌生和遥远,认为读《论语》的都是老学究。特别是学生,更感到《论...

  • 论《论语》教育学习之微见

    论《论语》教育学习之微见 关于《论语》,我们不陌生,从小学习到大,孔圣人在《论语》中充分的阐述了他的政治、为人、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遐思——《论语》的论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oyg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