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卢纶《送李端》:一句“下次见”,为何难以说出口?

卢纶《送李端》:一句“下次见”,为何难以说出口?

作者: 墙头草说 | 来源:发表于2020-11-11 18:15 被阅读0次

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离别已足以使人黯然,如果身处乱世,面对离别,应更有一番伤悲吧?“大历十诗人”之一的卢纶就有一首反应在社会动荡背景下的离别诗——《送卢纶》,它的原文如下: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旧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这首诗的题目中的“送”字直接点出离别,然而在首联中,诗人没有直接点题,而是先宕开一笔写故乡的景象,“故关衰草遍”,家乡遍地衰草,衰败景象怎能不让观者伤心呢?然而,雪上加霜的是“离别正堪悲”,在衰败的家乡与友人分别,诗人的伤悲更近一层,也为整首诗的情感定下了“悲”的基调。在首联中,诗人的“悲”有一个递进,从家园衰败之悲到友人分别之悲,增加了情感的层次。

颔联承接首联中的“离别”,写诗人与友人离别之时的环境,“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可以说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前半句写友人李端,后半句写诗人自己。李端离去的路延伸到云天之外,“云外”极写距离之远,暗示会面之难;“寒”一方面写出季节特点,一方面突出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站在路边,看着友人李端渐行渐远的身影,当诗人在傍晚时分踏上回家之路时,已经飘起了雪花。可以想见,诗人当时该是多么孤独落寞?

人在孤独伤悲的时候,极容易回忆起往事中的坎坷经历。对于成长经历非常坎坷的诗人来说,这种回忆实在是太多了。于是,诗人从中选择了两件有代表性的,颈联的笔触自然而然地由景入情,“少孤为客早”,少年的时候失去父亲,为了生计饱尝颠沛滋味;“多难识君迟”,正值多难之秋,与你结识又太迟。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好不容易结识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又要分别,真是悲痛不可言表!

当心中郁结的悲痛无法言说时,诗人哭了,“掩泪空相向”,向着友人李端离去的方向空自流泪。李白在《送孟浩然之广陵》中说“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只是望着孟浩然远去的方向怅然若失而已。与李白相比,诗人卢纶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独自挥泪!友人的身影已望不见,只有黯淡的光线和飞舞的雪花。“风尘何处期”,没有人告诉诗人是否还有会面之期?至此,诗人的悲痛到达极点。

读完全诗,我们可以猜测,诗人与友人李端分别之时没有说“期待下次见面”之类的话。之于为什么不说?我想,可能有两点原因,一是两人的友情甚笃,没必要说这种客套话;二是鉴于当时的社会背景,诗人和友人根本不敢确定余生还能不能有机会见面?

相关文章

  • 卢纶《送李端》:一句“下次见”,为何难以说出口?

    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离别已足以使人黯然,如果身处乱世,面对离别,应更有一番伤悲吧?“大历...

  • 送李端(唐、卢纶)

    《中国诗歌集》DAG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泣空相向,风...

  • 读《唐诗三百首》(146)

    《唐诗三百首》第146首,卢綸的“送李端”。 【作者介绍】 卢纶,字允言,河中蒲人,大历十才子之一。仕至杭州司马。...

  • 盛年不重来

    李端公 / 送李端 唐 ·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

  • 雪夜别友

    写写经典,读读经典。 送李端 唐代 卢纶 行书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

  • 【书写经典】网络展第697期——卢纶(唐)《送李端》

    【书写经典】网络展第697期,卢纶(唐)《送李端》。 诗词读感(郝乙): 送别送别,其情甚悲,此时分别,何时可再见...

  • 冬天的古诗41:《送李端》[唐]卢纶

    【原文】 故关衰草遍 ,离别自堪悲 。 路出寒云外 ,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 ,多难识君迟 。 掩泪空相向,风尘...

  • 送李端并译

    送李端 作者:唐.卢纶 译析:石宏博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

  • 美文诗词《送李端》

    《送李端》 年代: 唐 作者: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 9月30日

    9月30日背诵的诗词篇目为:卢纶的《塞下曲》其一、其二、《送李端》,刘禹锡的《再游玄都观》,欧阳修的《采桑子》,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卢纶《送李端》:一句“下次见”,为何难以说出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phy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