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卷十·三八】
堂妹棠,字秋卿,嫁扬州汪楷亭。家颇温饱,伉俪甚笃。咏《燕》云:“春风燕子今年早,岁岁梁间补旧草。华堂叮嘱主人翁,珍重香泥莫轻扫。吁嗟乎!千年田土尚沧桑,那得雕梁常汝保?”余读之不乐,曰:“诗虽佳,何言之不祥也!”已而竟以娩难亡。又二年,楷亭亦卒。妹《寄二兄香亭》云:“鹏程人与白云齐,君独年年借一枝。闻道故交多及第,更怜归客尚无期。琴书别后遥相忆,雪月窗前寄所思。常对芙蓉染衣镜,堪嗟侬不是男儿。”《于归扬州》云:“不堪回忆武林春,娇养曾为膝下身。未解姑嫜深意处,偏郎爱作远游人。”“绿杨堤畔行游子,红粉楼中冷翠帷。为问秦淮江上月,今宵照得几人归?”亡后,香亭哭以诗云:“最苦高堂念,怀中小女儿。至今传死信,未敢与亲知。书远摹多误,人稠语屡歧。调停两边意,暗泣泪如丝。”
袁棠(1734—1771),字云扶,号秋卿。清浙江钱塘人,袁枚从妹,汪孟翊妻。工诗。有《绣馀吟稿》、《楹书阁遗稿》等。
汪孟翊(1712—1773),字楷亭。扬州人,诸生。清代女诗人袁棠丈夫。
香亭,即袁树,字香亭。袁棠的二兄。
于归,音yú guī,意思是指女子出嫁。《诗·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朱熹集传:“妇人谓嫁曰归。”清·李渔《蜃中楼·双订》:“他日于归,不知嫁着甚么男子,好生愁闷。”
侬,音nóng,吴语经典特征字。本意是人,在古吴语和现代吴语中有四种意思:你、我、他、人。在部分吴语区(上海、绍兴、宁波等)表示“你”。金华等地表示“我”,又作“阿侬”“阿奴”。个别吴语区表示“他”。南部吴语区表示“人”。在本条诗话中,此处的“侬”是“自己”的意思。
武林,音wǔ lín,在此为杭州之旧称。至今“武林”仍是杭城的重要地名,如武林路、武林广场、武林门等即是。武林之名最早出自《汉书》,与境内武林山有关。班固《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记载:“武林山,武林水所到之处出。东入海,行八百三十里”。一般认为,武林山即今灵隐、天竺一带群山的总称,这很可能是杭州古称武林的由来。“武林”又称“虎林”,据传唐朝为避李虎之讳而改“虎林”为“武林”,而“武林”在之前的《汉书》、《晋书》均有记载。
姑嫜,音gū zhāng,意思是丈夫的母亲与父亲。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里有:“汝后夫不久至,善事新姑嫜,阴律不孝罪至重,毋自蹈冥司汤镬也。”
高堂,音gāo táng,本义是高大的厅堂。在此指父母。唐·李白《送秀才从军》诗:“抱剑辞高堂。”唐·韦应物《送黎六郎赴阳翟少府》诗:“秪应传善政,日夕慰高堂。”明·夏完淳《寄后张》诗:“汝为高堂不得来,我为高堂不得行。”
调停,音tiáo tíng,亦作“调亭”。释义:1、居间调解,平息争端。宋·苏辙《颍滨遗老传下》:“吕微仲与中书侍郎刘莘老二人尤畏之,皆持两端为自全计。遂建言欲引用其党,以平旧怨,谓之调亭。”老舍《茶馆》第一幕:“好在,不能真打起来,因为在双方还没把打手约齐,已有人出面调停了。”2、调摄养息。宋·邵雍《旋风吟》之二:“将养精神便静坐,调停意思喜清吟。”《随园诗话》卷十引清·周青原《西园池上》诗:“笑余三月裘还着,只为调停病起身。”3、安排处理。宋·范成大《满江红·冬至》词:“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4、协调和谐。元·乔吉《一枝花·合筝》套曲:“佳人娇和曲,豪客醉弹筝,心与手调停。”5、调整。明·张居正《答两广总督刘凝斋书》:“昔蜀中九丝平后,亦未有三年即徵税也,似宜调停少宽之,庶招来之民,得有定居。”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九回:“ 行者接了线头……调停自家呼吸,分定四气、五郁、七表、八里、九候、浮中沉,沉中浮,辨明了虚实之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