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与木匠》——边听边学
假设我们每位父母手上都有一部时光倒流机,现在可以给你选择的权利,你最想把时间倒回到孩子多大的时候?当我们翻看孩子小时候(比如小婴儿的时候)的照片或曾经的小视频,看到宝贝稚嫩的小手、可爱的小脸儿、笑得甜甜的小嘴,我们的心中是不是顿时漾起无限的思绪,也会特别怀念和孩子一起经历的他的每一个“第一次”的点点滴滴:第一次翻身、第一次站立、第一次会爬、第一次会走路、第一次会抓起勺子吃饭(尽管弄得到处都是)、第一次叫“爸爸妈妈”…………曾经,孩子那么多的“第一次”是让我们多么的欣喜若狂甚至感动到要热泪盈眶,恨不得想让全世界都知道你最爱的那个宝贝有多棒❤️。那时,我们会不厌其烦的给孩子演示叫“爸爸、妈妈”时的口型;在孩子姗姗学步时即使他摔倒了很多次也会不断的鼓励道:“宝贝,没关系,别害怕,咱们再来一次”;在他才几个月大用不太熟练动作把自己食品袋里的小奶豆拿起一颗准备放进你的嘴里时,即使总也拿不稳会掉下去然后再重新来,你也会觉得他的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的可爱,依然会很耐心的满脸笑容的等他把东西放进你的嘴里……
孩子们还在婴儿期的时候即使经历了以上种种再多的“错”,我们也会觉得他们是那么可爱,在我们的心里都是对孩子满满的无条件的爱。而现在当我们把时光机再切回到当下,孩子还是那个孩子,我们还是原来的父母,爱孩子的心也没变,那么为什么孩子慢慢长大了,我们却越来越不能接纳孩子的各种“错”,会觉得眼前的这个孩子是何方派来的“小神兽”来折磨自己的,甚至心情不好的时候都不想多看他一眼呢?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亲子关系从原来的温柔以待变成了今天的视若劲敌?本周二的读书会在王老师的带领下让我们在书本与游戏中不断探索和思考,也让我们在这些问题中慢慢寻找答案。
1、为什么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你“说”对了吗?——语言的力量
作为父母,我们是不是很熟悉这些日常中常听到的话语?
“我都说过多少次了,你怎么还是这样?”
“你看***,人家比你还……,你怎么就……?”
“你以后要是不好好上学,就等着去扫大街/收垃圾吧”。
……
试问如果我们自己回到小时候,我们的父母对我们说这些话时是怎样的感受?是开心的还是伤心的?是欣然接受的还是内心抗拒的?相信答案都已明了。
积极的语言会慢慢塑造一个乐观向上的孩子,孩子会非常愿意与父母沟通,更能激发孩子内在的力量;而消极的语言却很有可能会“毁”掉一个孩子,孩子可能会很排斥和父母沟通,从而渐渐关闭心门。那么如何说孩子才会听?首先父母要先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接纳并理解孩子的现状,然后多用启发式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用命令式的语言去要求和控制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多用积极语言、不用负面语言给孩子贴标签。父母的思维方式和解释风格时刻在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方式,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智慧的管好我们的“嘴”,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而且最好尽量少说。
2、为什么孩子不按你说的做?你“做”对了吗?——行大于言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孩子出生时就像一张白纸,在成长过程中他的成长环境是什么颜色孩子就会被“染”成什么颜色。而父母的言行举动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最大!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否言行合一、是否信守承诺,即使一两岁的孩子也能辨别出。如果父母自己本身没有做好却对孩子要求过高(例如一些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孩子怎会接受父母的要求?如果父母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孩子们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成为他日后对付你的“证据”。想让孩子自觉整理好房间就先看看自己的房间是否足够整洁;想让孩子好好看书、认真学习就先让自己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放下手机;想让孩子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就先试着让自己去尊重和体谅孩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这样 的阶段:1)先听父母“怎么说”,2)看父母“怎么做”(检验父母是否“说的”和“做的”一致);3)根据自己眼睛看到的父母的具体行为来修正自己的行为。作为“原件”的我们如果自身出了问题,那么“复印件”也会受影响。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只管做好自己,剩下的就请交给孩子去用心看用心学即可❤️。
3、为什么你总觉得孩子什么都做不好?你学会“放手”了吗?——信任的力量
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亲子关系中最基础的信任要比教养方法更重要”。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这孩子怎么越大越不听话了!”。可是仔细想想孩子为什么一定要听你的话?哪些话该听哪些话不该听?你说的就一定是对的吗?我们总是瞒怨孩子做作业磨蹭、做事情拖拉,怕孩子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试问我们是否从心底里真正的去信任过孩子,给孩子更多探索和试错的机会,相信他自己可以慢慢做好?所谓“放心”之前先“放手”,就是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先把手慢慢的“放开”,让孩子们多去做,多去尝试,然后在做中学、边学边做再到慢慢做好。我们不要怕孩子犯错,“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只有在错误中不断的积累经验,培养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们才能慢慢成长,而我们最终才能做到“放心”。作为一位母亲,正是因为我对儿子的充分信任,慢慢放手,让我欣喜的看到了他的日益变化和不断成长,看到昔日的那个小男孩变得越来越独立,而我对他即将步入小学所具备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也越来越放心。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没有太多的养育经验,即使二胎宝妈很多时候也会手忙脚乱。都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然而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且充满竞争压力的时代,想要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并不是给他们报各种兴趣班进行填鸭式的教育,也不是提前认识多少字或会背多少首古诗就OK了,而是我们作为父母要不断的去学习和成长,慢慢学会做一个“好园丁”,在孩子适当的年龄给他们提供丰富且稳定的资源环境,让他们在自己的这座小花园里尽情的去创造、去探索,去创造一片属于他们自己的自由天地!通常在我们很多人眼中都会认为“玩”和“学习”是对立的,所以在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环境中往往都会给孩子设定太多的“要求”和“标准”,让孩子们好好去学,却忽视了孩子们的“玩”。然而真正的“玩耍”却是学习的绝好机会,如果一个孩子能将玩耍中获得的自我突破的技艺运用到学习中,那么他也一定会热爱上学习!我们现在可以迫使孩子执行各种“要求”和“标准”,可是孩子们未来是要走向社会的,而社会这座“丛林”是瞬息万变的、没有真正“标准”答案的,那些被习惯于管教的孩子一旦进入社会后身边没了“标准”便会突然不知所措,甚至失去了追求的目标和方向,而那些起初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父母因为错误的养育方式也让孩子倒在了奔跑的途中。所以只有真正激发孩子内在的力量才能让他们找到自主的感觉,让他们看见自己努力的价值,从而不断获得前进的动力,而那时我们也会慢慢成为最省心的父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