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半生的任务

作者: taoyh | 来源:发表于2014-11-18 21:35 被阅读145次

人的后半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根据人的寿命,公认的说法大约是从四十岁到五十岁之间,精确的时间可能因人而异。 在这个年龄阶段的人,都完成了生长期,进入身体上的成熟期,并且逐步走下坡路。衰老和死亡的阴影逐渐笼罩,恐惧一点点生长出来。脸,渐渐的被生活刻上痕迹,这些皱褶并不像年轻时那样,可以恢复,而是慢慢被岁月永久的雕刻,这是画家们喜欢的脸。从这些面孔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和经历,他平时展现最多的表情,无论是痛苦,还是欢愉,即使在平静放松的时刻,都会在脸上有所反映。除了身体状况之外,有些人在后半生仍旧在外部世界不断地向上走,收获更多的金钱、更强的权势、更显赫的声望和荣誉,而这一切都会在后半生的某个时刻迎来顶峰,随着个人能力的退化,而不断地下降。

那么后半生,还有什么是在不断发展的?除了家庭、财富、荣誉权势,还有什么是在后半生亟需完成的任务?

荣格的观点是,人的后半生需要为自己成为完整的人而抗争奋斗,活过完整的人生,而非驻留在某个阶段。所谓完整是指他所研究的领域——内心世界,也就是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完整。所谓抗争也指向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和外面的什么人或者恶劣的环境争斗。

心理完整程度和心理成熟期直接相关,如果你想评估一下自己的心理状况是否趋向成熟或者正在向成熟发展,可以先看看下面的问题:

  • 你是否认识到自己内心的黑暗面和“阴影”,或者明确的了解到这些黑暗的存在?(“阴影”和黑暗面的区别在于价值观,其实是一个事物,都是人的冲动和欲望,是动物性和低级的。)

  • 你是否经常会有摆脱对成就和前途的专注而去享受现在的时光,你的雄心勃勃被即时的喜悦取代?在工作时更多地想的不是与之相称的报酬,而是着迷于开拓和创造?

  • 你是否经常或者更多地去思考关于人性的各个方面,对人类本性的理解变得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容易和那些以前讨厌的人交流?

  • 你是否对生活中的某些事物不再认为是想当然或者自己应得,而是当成了某种奇迹?甚至认为大自然和某些使用过的物品充满了灵性,并且惊讶于此?

  • 在你的眼里很多事情都不是“一定”的了,而是有很多的途径方式和结果,社会惯例和大众习俗在你身上所加的束缚,越来越不明显,你是否感到越来越自由?

  • 脱离非此即彼的范畴,你的头脑中是否越来越可以容纳相互冲突的观点?

对于以上这些方面,美国精神病医生艾伦 · 奇南,根据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写了一本专论人的后半生心理任务的书——《秋空爽朗:童话故事与人的后半生》。童话故事,老年人、心理发展这三者非常有趣的结合在这本书中。如书名所示,作者通过对民间老人童话故事的分析,来逐次向读者说明这种“完整”发展的路径。

作者挑选的这些以老人为主要角色的童话,来自于各个民族,某些童话故事,流传了多个世纪,而非某些著名作家所写,因为作家单独写出的童话是表达了作家个人的心理,而民间童话则“呈现了对人类的理想及对理想的人类发展的幻想”,是整个人类集体意识的反映,基本上是对人后半生生活的想象。童话故事在这本书里不是供儿童消遣娱乐的读物,而是民间智慧的结晶,作者尽力发掘的这些故事,保留了其原貌,避免被出版商因为面向儿童而减省、改动的内容。在充满象征意味的童话中,所有的意象都可以找到内心心理的对应物。就像许多心理故事一样。区别在于一个是了解的心理知识之后的编造,另一个则是隐藏在人类内心中共有的那部分无意识。

和所有童话一样,老人的故事仍旧有幸福的结局,这种乐观绝非多愁善感,而是人类最深切最崇高的希望的表达,是返璞归真的预言。但是成年人往往对后半生也可以拥有童话般的“幸福结局”的可能性难以接受,尤其是在现代西方,把衰老直接看作痛苦的一部分,甚至是痛苦的根源。即使现代医学延长了人的寿命,也无法留住青春时期的美貌、活力、敏捷的思维以及不断故去的朋友和亲人。老人的童话故事中面对后半生无法避免的这些情景的时候,用的是超现实的、魔幻般的方式,让这些老人“从此以后幸福的生活着”。这些童话故事是对面临的困难和危险的告诫,也是对希望、前途和潜能的一种预观。

在最后的一个故事《闪闪发光的鱼》的分析中,作者对这些让后半生幸福渡过的魔力做了解释。“……魔力是自我改造、自我超越、返璞归真以及社会的解放。魔力是更新的承诺和发展的挑战。……智慧与天真结合,实用主义和魔力相结合,生命的尽头成为生命的开始。……”

“自我改造、自我超越、返璞归真、社会解放”,这些词汇本身就是有一种“魔力”,要做到也确实不平凡,不过你可以回头看看,上面列过的那些问题,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话,你正在慢慢获得这些魔力。自我改造,改过自新,是人后半生的任务(荣格强调)努力克服人性中的阴暗和丑陋的一面:暴躁、贪婪及残忍。人到中年,与心灵深处的邪恶以及生活的悲惨方面进行抗争。返璞归真意味着你必须摘掉自己的人格面具。人的后半生的最富挑战性的任务是把内在的探索和社会利益结合在一起,为社会的解放工作。而决定这种工作成效的智慧来自于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最后,用书中某个童话故事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献给必将到来后半生:“你宁可要过自己的生活而不去享受魔法所给予你的最大欢乐,这样魔力已经丧失,大地又恢复了自由。”

《秋空爽朗:童话故事与人的后半生》(艾伦 ·奇南 著 刘幼怡 译)

相关文章

  • 后半生的任务

    人的后半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根据人的寿命,公认的说法大约是从四十岁到五十岁之间,精确的时间可能因人而异。 在这个...

  • 后半生

    后半生 请学会沉默 后半生 请回归平静 后半生 请学会弯腰 后半生 请不要想如果当初 后半生 请继续学习 后半生 ...

  • 养老方式

    后半生,请学会沉默。 后半生,请回归平静。 后半生,请学会弯腰。 后半生,请不要想如果当初。 后半生,请继续好好学...

  • 致后半生

    致后半生 养心 后半生,学会沉默, 面对误解,勿需辩争。 后半生,回归平静, 远离喧嚣,心静自然。 后半生,学会弯...

  • 我们的后半生 (力荐好文)

    我们的后半生 (力荐好文) 《我的前半生》不过是别人的热闹; 我们的后半生,才是自己的寂寥。 我们的后半生,上有老...

  • 后半生最好的生活方式

    人生百年,后半生的日子,其实才是黄金时代。 后半生,请学会沉默。在多说无益的时候,也许沉默就是最好的解释。 后半生...

  • 我们的后半生为自己而活

    后半生,为自己而活 《我们的前半生》不过是别人的戏,我们的后半生,才是自己的局。 我们的后半生, 有酸甜苦辣,也有...

  • 长投学堂:我的后半生

    我的后半生 ...

  • 诗:《一生一程》

    文/夏一然 我这半生只走过你那一程 后半生呢? 后半生啊,后半生在祈祷 祈祷那张泛黄的合照丢失 祈祷那个深刻的背影...

  • 半生

    你的前半生如此灿烂 我的前半生如此晦暗 你的后半生将没有我的后半生的陪伴 我的后半生将长存你的后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后半生的任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ppb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