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742817/0d4a457d28b24c55.jpg)
我们与陌生人初次见面往往问及下面的话:“你是哪里人?”“你在个单位工作?”“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等等,实际上,这就是在寻找自己与对方交谈的共同点。比如,当你知道了对方的原籍后,就可以说:“那个地方我曾经去过。”这样一来,对方马上就可能产生一种亲切感,你与他在心理上的距离也会随之缩短。
当你知道对方和自己是同乡或是校友,即使是初次见面,也会有一见如故的感觉,并能轻松愉快地与之交谈。那么,怎样才能够在语言交流上产生“共鸣”效果呢?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介绍特长,促进了解。
介绍的内容除姓名、工作单位以外,还应根据被介绍人的情况有所侧重,最好是介绍别人的特长。如:“这是李先生,我们单位的‘民歌大王’。”这种介绍对促进双方了解,建立友谊是非常有益的。
第二,给予客观评价,促进友谊合作。
给被介绍的人做一个简单、中肯的评价,也是比较好的介绍方法。如:“叶先生在影视文学创作方面很有见地,写过好几部剧本,希望你们能合作。”“杜小姐乐于助人的美德人人知晓,她会给予你热情帮助的。”这种评价式的介绍,能使对方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从而为结识奠定基础。
第三,直接平铺直白地叙述。
介绍他人,往往只用片言只语就要勾画出一个人的轮廓。因此,要避免拐弯抹角、故弄玄虚,而宜用简明的语言直接陈述。如:“这位是我的朋友老邓,搞装潢设计的。”“这是杨先生,很会讲哲理故事,同他交谈你会受益匪浅的。”
第四,通过第三者引荐。
两位陌生人在不相识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第三者的介绍以此来达到相识。“刘先生,我可以介绍张先生同你认识吗?”采用以上这种先征询意见,得到同意后再引荐的介绍方法,不仅能显示出你对他人的尊重,而且询问句的语调会给人一种亲切感,易让对方接受。
第五,肯定推荐。
介绍内容决定了我们在推荐对方时常常要用肯定句的形式。因为一个人的姓名、职业等方面是客观存在的,毋庸置疑。如果在介绍别人时说话含糊其辞、模棱两可,甚至否定人家的优点,那是很不礼貌的表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