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Luffy在沙发边缘跳啊走啊趴啊,我随口大声喊一句:小心一点,掉下来摔死!平时也说过很多类似的话,以至于Luffy都会学我:冷死你个瓜娃子!不睡就把Luffy扔出去!!但是这次我感觉哪里不对,我要停下来想一想怎么回事。
luffy小时候生大病又不好带,一度我真算是细心呵护,再苦再难我觉得在他面前我都能扛,我基本没在他面前大声红过脸。因为我也熟知情绪平和的妈妈是宝宝最好的妈妈,也明白孩子没有错,有错也是大人的不理解。所以我表现出来就是极其有耐心,也是发自内心的耐心。等他的病情好转,精神状态也跟普通孩子一样好带以后,我就放松了,放松了对他耐心和细心,放松了对自己的早教要求,放松了各种对自己言传身教的要求。
当然不是不能发脾气,我之前也这么想,偶尔一两次发脾气也无碍亲子关系。只是我现在发现太频繁了,不一定说就影响了亲密关系,但是我自己觉得不对。好好说话应该是一种习惯。对孩子更应该好好说话。抛掉我的养育“太随意”,重拾我们平等亲密的亲子关系。蹲下来跟孩子说话,回应孩子的请求。希望下次可以说,“快到妈妈怀里来,别冷到了。”“这下面是水泥地哦,稳稳地在沙发上玩哦,掉下来会很痛的。”
时刻记住孩子是独立人格个体,需要平等尊重地对待。育儿很难,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修炼。
️由与孩子的对话也联想到另外一个亲密对象,老公。我认为在20年我俩的关系有了更好的改善,也许是碰巧。他以前是个脾气很急躁的人,可以随时就地自燃,遇事急躁发脾气,真是个恶伴侣。但这也只是性格,无关乎对人的伤害。我自认为比较善解人意,认为只要不是针对我的而纯粹是无法自控发脾气的,最后我虽然生气但不了了之,无法改变。但确实对我产生了心里伤害,我讨厌“无故”发脾气,无故恶言恶语,但是对方觉得自己没有错。说到这里我觉得以前他才是个对亲密的人恶语相对的典型。真是个无解题。破题就在,你认为对亲密的人发脾气有没有错?
所以面对多年的无解题,我在今年找到了一个歪解。你发脾气,我也发脾气,凭什么每次都是我善解人意,谁来谅解我?你发脾气没错,难道是我错了?!
就这样,我从一个是善解人意的角色转变成一个恶语相对的人。昨天给孩子放热水,慌乱中我开的热水,老公帮孩子洗的澡。洗完出来就挑衅我地说:你水都不会开,竟然开的不是最热的!(我感觉自己听到的是带有挑衅的,刚好前一天他啰里八嗦地教我如何开热水洗澡最好,我并没领情)我这个“恶语”患者一上身,啥话都舍得说:我不会开?!你自己在洗澡你不知道检查吗?………巴拉巴拉。最后还骂了神经病。当时老公是笑笑的故意逗我仿佛挑衅成功。最后我还不放过他继续说,结果就变成了对骂。最后不了了之,因为没有人是恶意的。但是恶语伤人!
说起这一段来,都觉得很不好意思。我就是莫名其妙地怼过去了。怼到最后大家都有点生气了。没有任何好处。
为什么对亲密的人恶语相对,或者发脾气。这句话题我相信很多人都接触过,可能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也并不是,当我们想到这里的时候,转个念想,我不该恶语相对。那应该是自我的提升了。
我想起大J最近一篇文章里写的,我们对其他人都可以好好说话,为什么对家人亲密的人却无法好好说话。因为对其他人我们要维持好关系,然后有其他目的。而家人,亲密的人,我们没有目的,我们爱他们,始终如一爱他们,不因为任何而改变。那么维持关系后没有任何目的。那我们就应该把跟亲密的人维持好关系当成目的呀。我们如何好好相处就是我们的目的。这个角度说通了我。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觉悟,亲密的人将会少受很多伤。爱不必成为伤害。温柔说话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