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投降

作者: 余左 | 来源:发表于2021-11-19 15:36 被阅读0次

三国时有一个人叫贾诩,被易中天称为当时最聪明的人。

贾诩的仕途并不是很顺利,最初是效力于董卓的。董卓这个人呢,大家都知道,做了很多伤天害理、为正统所不容的事。

后来被十八路诸侯征伐,虽然暂时捡回了一条命,最后还是死在了王允的反间计里。因此贾诩就没了着落,辗转反侧,他又辅佐过董卓的手下李傕郭汜,终不是好去处,最后投到了张绣帐下。

张绣早就听说贾诩才智过人,把他捧在手心,言听计从。时值曹操前来攻伐,张绣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问计于贾诩,贾诩双眉紧蹙,半天才吐出两个字——投降。

张绣一脸茫然,问道:“先生,不战而降,为什么呢?”“时也,势也。”贾诩答到。

原来贾诩认为张绣根本不足以与曹操抗衡,就算勉力支撑,失败也是早晚的事情。而如果到那时再投降,难免要被曹操狠心报复。

曹操就这样兵不血刃地得到了张绣的宛城。

也许是曹操这几年一直顺风顺水,得到宛城之后竟有些得意忘形了——进城时他不仅让张绣为他牵马执蹬,侮辱张绣,更是在进城之后做了一件大错特错的事情。

曹操进城之后喝得酩酊大醉,向人打听城中是否有妓。有人告诉他他们进城时看到某个官舍中有一个美艳妇女,可是那是张绣的婶婶。

曹操大怒,说道:“张绣的婶婶怎么了,不是我手下留情,他张氏一族全都要成为我的刀下鬼!”就这样,曹操玷污了张绣的婶婶。

如果说为曹操牵马执蹬张绣尚且能忍受,但自己的婶婶被人侮辱简直就是奇耻大辱。张绣誓要杀曹操。

贾诩也觉得曹操这事做得有点过分,但是要杀曹操却不是件容易的事,重点尤其是要把他的那个贴身护卫典韦搞定。沉吟半晌,思得一计,就叫一个叫胡车儿的约典韦喝酒,待把他灌得大醉时偷掉他的武器双戟。

这一战曹操惨败,若不是典韦拼死阻挡张绣军,自己可能已经命丧九泉。不过,即便如此,他还是折损了他的大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

后来曹操想要报复,却因吕布攻击他的大本营许昌而退兵告终。

当时北方有两大势力,一是袁绍,二就是曹操,但曹操的势力要比袁绍小得多。张绣作为北方大族,所以两者对张绣都有拉拢的愿望。于是两家都派了使臣去游说张绣。

张绣听说两家都要来拉拢他,就问贾诩应该投谁。贾诩说,不用想了,袁绍的使臣早就被我一顿臭骂,轰出去了。这话把张绣吓得大惊失色,原本他是想投袁绍的,现在贾诩不仅把人家的使臣赶走了,还骂了人家,这显然已经得罪了袁绍。

张绣又问贾诩原因,贾诩说:“袁绍兵多将广,手下能人极多,我们去到那里,只是锦上添花,不会得到重用的,曹操则不同,他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以我们现在的这个实力去投靠他,是雪中送炭,他一定会重重感激我们的;而且我观袁绍那个人,刚愎自用,成不了大事,而曹操雄才大略,很有才干,将来必成大器。”

张绣虽然同意贾诩的说法,可是又问:“可我们前时杀了他的儿子和侄儿,还差点让他丧命,难道就不怕他打击报复吗?”

贾诩说道:“曹操这个人是有大抱负的人,绝对不会因为个人私事而记恨我们,我们尽管去投就是了。”

张绣将信将疑地去投了曹操,果然如贾诩所料,曹操鞋都顾不上穿就赶紧跑去迎接张绣。

张绣终其一生都并未被曹操报复,曹操就像当初那件事没发生过一样,与其称兄道弟,这一切全赖于贾诩这次精准的“投降”。而贾诩更不用说得到了曹操的重用,也是全三国谋士中为数不多,最终寿终正寝的一个人。

贾诩生逢乱世,依靠一己之力保全了自己的性命,易中天先生说他是全三国最聪明的人不是没有道理的。

胜败本是兵家常事,投降也是战争中常见的一种策略。但什么时候投,投向谁,却直接影响了这个策略的成功与否。

从贾诩指导张绣的这两次投降行动中,我们看出了投降要想成功,至少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时机,二是识人。

蒙古人的铁骑曾经踏遍欧亚大陆,他们杀到哪儿哪儿几乎都要遭受灭顶之灾。

很多国家都慑于蒙古人的淫威纷纷投降,但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得到他的纳降。比如西夏。

西夏曾经多次向蒙古投降,但蒙古人要么假意利用他,要么纳降了之后又进行大屠杀,最后整个种族几乎都被蒙古人屠戮殆尽。但其中有一个小国却得以幸免于难,这就是“高昌回鹘”。

这个小国也是投降蒙古人的一个国家之一,为何偏偏他就如此幸运呢?原来他投降的时候铁木真还只是蒙古草原上的群雄之一,力量还不是很大,这是其一;其二,他投降的时候铁木真正好在与自己的一个宿敌争雄,高昌回鹘这时慧眼识珠,投到铁木真账下,极大地壮大了他的力量,铁木真岂有不欣然接纳之理?更何况,铁木真其人也算是一号英雄人物了,眼光胸襟自然高人一等,对于高昌回鹘这样的“种子轮”投资家,自然会大加重视的。

无数事实证明,任何事的成功都要讲究时机和人的选择,甚至是投降这样的事情。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英雄出于时势;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欲成大事,这些都是不得不考虑的事情。

相关文章

  • 论投降

    三国时有一个人叫贾诩,被易中天称为当时最聪明的人。 贾诩的仕途并不是很顺利,最初是效力于董卓的。董卓这个人呢,大家...

  • 15 人物印象-徐永昌,职业军人典范

    1945年,军令部长徐永昌代表中国接受日本投降,此为军人最高荣誉。徐永昌论名气不如军阀大,甚至不如白崇禧,何应钦大...

  • 投降

    太阳很热烈,我的影子被拖得很长 来往的车辆飞驰在马路上 好似在逃离这烈日的阳光 行人有的懒洋洋,有的匆匆忙忙 但都...

  • 投降

    如果白昼落进了黑夜 你的回忆是光 那伫立在风中的流浪者 畏惧的篝火里你的灵魂在燃烧 我是那么的谦卑沉静 我的灵魂卷...

  • 投降

    (文/亦浓) 你的眼泪 击溃了我的坚强 他们面前 你曾经沉稳的模样 是盔甲遮盖的伪装 心 只为一个人柔软 笑容融化...

  • 投降

    投降 我所有的骄傲和矜持 都抵不过 脑海里浮现出你的名字 我投降吧 虽未至,穷途末路 ~~~ 就像是被蛇咬了一口的...

  • 投降

    (一)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啊。”程诺眯着眼睛,若有若无地评价着穿着低胸装的我,这更使我显得拘谨。 我正做在化妆...

  • 投降

    当选择是否妥协时,这选择是不是就是一种妥协

  • 投降

    冷冷月光 空空行囊 苦酒一杯 行人路上 这条路还能走多长 每个路口停下来 又不停的张望 左转 右转 眼前只有风来...

  • 投降?

    向现实投降, 理由多牵强, 无力望天尽彷徨, 何时迎来胜利曙光? 我们在金色麦田徜徉, 纤尘未染我们勿忘。 一生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投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pxe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