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刷到了王东岳的一个视频,视频中他以为:“中国文化反过来朝后看,全都是在翻旧纸堆,完全没有什么国学大师,第一,要么,你搞错了,第二,都是骗子!"看下,是不是太绝对了,“朝后看"把未来的中国人的国学思想能出现的“国学大师”的可能都绝对否定了!
说这段话,我认为是:“第一,自已没水平,无法鉴定别人的水平;第二,自认为自已是唯一的国学大师,其它人都不是"。以我对他的理解,就是他确实还是差一点,用逻辑学的话来说,以这段话来论,就是非A即B的形式逻辑推理,以其主观的自我为A,客观的他人为B,那么,话中暗喻着:“国学大师非我莫属!"这证明了他不懂老子的“道。
老子说“道可道,非恒道",以自以为是的主观之“道"去确定是否客观上他人之“道"的存在,只是陷入了“道可道”而已,他的所谓“递弱代偿"不正是在翻故纸堆时把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进行了自以为是的西方现代熵增原理的翻故纸堆的新译?独立学者林汉扬在批判王东岳时认为他是以偏概全。
因为,在国学的核心底层逻辑学中是以易道的阴阳五行数理逻辑为依据,你只看到了老子的“道”的“反”却看不到“正”,把“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定义为“递弱代偿"的法则,说明了信息确定性的递减,走向无序混乱的不确定性,但现在你却在这里自信的进行“确定性"的下判断,这不是在自已打自已的脸?
“道可道,非恒道",说明了主观去确定的“道”(规律与法则)是偏于主观定义的概念,比如,王东岳用“反"去概括“道",却忽视了“正",当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被你概括为“递弱代偿"或“边际效用递减"时,难道客观上的“正者道之动,强者道之用"这种客观存在就不存在了吗?
阴阳转化之道,不是只有“阳极必阴,盛极而衰”的“反”现象存在,也存在着“阴极必阳,衰极而盛"的“正"现象存在。一反一正一阴一阳谓之道,既可以偏概全,全凭主观臆断而论之,道在正反阳阴强弱和确定与不确定之间,不可妄言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