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宅今行

作者: 野百合的春天 | 来源:发表于2018-08-31 09:36 被阅读47次
古宅今行

旅游的第八天是自由行,在整整二十年未见得闺密——赵二的帮助下,我们顺利地用一上午时间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从纪念馆出来,赵二请我们到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的百年老店去吃南京当地著名的小吃——锅贴、板鸭、牛杂汤、馄饨、糖藕,还有我叫不上名字的,林林总总,摆满桌子,就像赵二看不见思念,看得见的热情,洋洋洒洒,溢满中庭。

饭后,赵二建议我们到离吃饭的地方很近的“甘煕故居”也是“南京民俗博物馆”溜达溜达,看看明清的三大景观之一。

甘熙宅第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又称甘熙故居或甘家大院,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俗称“九十九间半”,是中国最大的私人民宅,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明清三大景观,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旅游价值,是南京现有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私人民宅。

由于不是知名景点,没有旅游团队,这一带自有一片独特的寂静与安宁。

古宅今行 古宅今行 古宅今行

淅沥沥的小雨时断时续,如烟如雾,四周的树木房屋披上了一层薄纱,我们步行在不知名的小巷,手挽手,说着当年的趣事糗事,孩子欢快地骑着梦寐以求的共享单车忽前忽后,不时高声喊道:“妈妈,妈妈,快点啊!”,打断了屋檐下的燕子的呢喃,带我们穿回孩子年龄般的年代,我骑着自行车带着赵二穿梭在大街小巷,欢声笑语四处飞溅,如今日的雨,温温柔柔,甜甜蜜蜜。

赵二告诉我们:甘熙故居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总占地21000余平方米,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市明清三大景观,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旅游价值,是南京现有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私人民宅。

走到门口,看到历史气息扑鼻的大门,门旁保留完好的拴马桩,就知道这一定不是普通人家。

但见,粉墙黛瓦,方格小窗,青石铺路,修竹栽松,亭台小榭,一道又一道的大门小门,抬脚迈过去,似乎穿回到了几百年前的某一天:天高云淡,风和日丽,家主宴请亲朋贵友。于是,茶楼上高朋满座,谈笑风生,琴韵缕缕,小调悠悠,树影婆娑,丫鬟小厮鱼贯而入,端茶送水,引路指座,热闹非凡。我们从友恭堂进入,穿梭在院内,孩子兴奋地摸着庭轩处的竹子,难以置信地说:“这是真竹子,好粗。”俄而,在一院落,看到两个小孩,一人一根树叶梗,互相交错,往自己怀里使劲,孩子不明就里,笑答:此为“拉虎梗”,谁的树叶梗断了,谁就输了。我和赵二彼此相视而笑,当年,我们没少在学校西侧的植物园做过相同的事;又进一处院落,发现几个娃娃在放鞭炮,孩子调皮地趁其中一个小娃娃不注意,抓住她的两个小发髻,像抓住摩托车的车把一样,做出开车的状态,另一个孩子则淘气地拿起地上的鞭炮,准备扔出院子;少顷,走到另一个院落,看到铁匠在打铁;再走一个院落,赫然是篾匠在编制竹筐;还有做水桶的工匠在聚精会神地箍着水桶……原来我们走到了十八艺坊的还原景观点。

古宅今行 古宅今行 古宅今行 古宅今行 古宅今行 古宅今行 古宅今行 古宅今行

回眸,视线所及只有我们四人。162间房,因维修复原,我们只走了80多间,处处都是毫无生机,萧条冷清,陈旧暗淡。

紫陌青门,云魂雨魄,我在几百年后的如烟微雨中感受了甘宅曾经的喧嚣热闹,以及之后的落寞凋零。

历史不能重现,时空不能转换,但,我们的头脑不受控制,由景而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感谢山河的慈悲,岁月的温柔,建筑的坚持,让我们看到了曾经的繁华与兴盛,体味到了如今的欢乐与幸福。

古宅今行 古宅今行 古宅今行

相关文章

  • 古宅今行

    旅游的第八天是自由行,在整整二十年未见得闺密——赵二的帮助下,我们顺利地用一上午时间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

  • 古宅

    幽幽庭院琵琶奏 声声苍桑万古愁 古宅大院今犹在 不见当年君坐堂

  • “冀商古宅”崔路村:商帮繁华如梦渺,古宅石碑有遗篇

    崔路村古宅。 美轮美奂的古宅。 崔路村古宅砖雕。 崔路村古宅。 崔路村刘氏宗祠。 文/ 邢云 冀南邢台,南北通衢,...

  • 古镇绝影之张家古宅

    第二章 古宅血案 (字幕)张家古宅 张家古宅位于双龙镇北部,三面环山,环境优美,古宅由聚义厅,芳华堂,四重阁构成。...

  • 2018-11-04

    一日一景 古宅幽深无人境, 西风吹扫庭院凈。 不知主人今安在, 数问孤树寄思情。

  • 古宅

    雨没有如期而至 雷倒是打了许久的门 乌云渐渐向东走 渐渐被蓝天溶解了厚重 雨一定是下在了河上 屋顶上的花站得高高 ...

  • 古宅

    岁月掀开记忆的扉页 一切恍如就在昨天 迷恋于沉淀的岁月 ...

  • 古宅

    古朴的民房 乡间之路

  • 古宅

    在梅州一座古宅中 导游介绍完正厅 让大家自由拍照 在二楼的侧房 不时传来 女人的尖叫 那上面挂着一排 主人一家的遗...

  • 古宅

    我想那个时候的我应该是真的看到“它”睁眼了。 我出生在一个偏远落后的山村,平时我们说的贫困地区就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宅今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pzj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