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三更,迷迷糊糊之时,孩子突然说要看动画片,被拒绝后开始哼唧、大哭、越哄越哭,真是让人崩溃。
我和孩子爸对如何哄孩子,应该冷处理还是安抚,应该发火教训还是陪伴共情,总是达不成一致。
今天研究了好多教育专家的分享,精华梳理如下:
一、孩子有情绪哭闹,怎么做
0、“哭声免疫法”不可取
其创始人约翰·华生的三个孩子都有抑郁倾向,还有一个自杀了。
1、一对一陪伴
在孩子发脾气崩溃的时候,爸爸或妈妈只要一个人陪着孩子,尤其两人立场有冲突时,有干扰,务必一人陪伴。
2、静待情绪释放
家长要意识到,孩子情绪没有平复时,无法进行道理的输入。这时候讲道理,不但是对牛弹琴,还会火上浇油。
正确的做法是安静的陪伴孩子,让孩子情绪流淌释放。
陪伴的时候不要刷手机,要全身心的陪伴。这一步很关键,对很多父母来说,也是最难的。
如果真的做到了安静安抚陪伴,孩子一般3分钟会逐渐安静下来。
如果被惯坏了,一开始可能会有点久,但以后会慢慢好起来。
3、爱的拥抱
待孩子平静后,给他一个拥抱,让他意识到,尽管父母不认可自己的行为,但仍然爱自己,父母要主动确认这种安全感。
3、坚持原则的复盘
等孩子情绪平复后,开始和孩子复盘刚刚的情况。
这时候家长一定要坚持原则。
比如孩子非要哭着闹着吃冰激凌买玩具,
我们可以和孩子共情一下,但要强调原则。
“我知道你很想吃冰激凌,但是我们一起约定好一个月只能吃一次冰激淋,上次已经吃过了。每个人都要坚持原则,爸爸妈妈也需要坚持原则”
5、让孩子知道如何正确表达诉求
很多时候孩子哭闹,是因为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诉求,尤其是两三岁的宝宝,尽管会说话,但语言组织还是跟不上情绪。要让孩子意识到,生气哭喊没有用,好好说话最有用。
二、怎么立规矩
给孩子立规矩是关键,而立规矩也是讲究方法的:
1、提前定,而不事后订。
2、和孩子共同制定原则、征求孩子意见,达成共识,共同执行
3、定了规则就要坚持下去。父母言行一致,孩子才会遵守:事先约法三章,事后决不妥协
4、爸爸定规则更容易成功(爸爸理性坚定,妈妈感动易动摇)
5、妈妈要的多鼓励爸爸,和爸爸站在一起
6、谁制定规则谁执行
计划给孩子立如下规矩:
1、一个月买两个玩具
2、一个月吃一次冰淇淋
3、动画片每天20分钟
4、10点睡觉,决不妥协;家长破坏规则。孩子就会轻视规则
5、少帮孩子做,多让孩子做
6、参与到家务中:摘豆角,擦地扫地,擦桌子,拿碗筷等
7、玩儿完玩具自己整理
三、做一个会发火的妈妈
妈妈不高兴的时候不要压抑自己,因为孩子能感知到你的而真实情绪。
妈妈当然可以发火,而且适当的发火有助于孩子强化边界意识,但切记,和孩子发火不是为了发泄情绪(发泄情绪找老公)
和孩子发火是为了他的成长,建立边界和规则意识。
1、要有目的的发火。
2、避开睡前,吃饭前后
3、就事论事:发完火,孩子要报还是抱;发火不影响妈妈爱你。
4、发完火,给孩子做榜样,主动进行关系重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