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纽约客》誉为「当代英语世界最好的短篇小说作者」的威廉•特雷弗(1928-2016),经常被形容成是「爱尔兰契诃夫」。他所写的《出轨》,朴素却让人低回不已。

关于什么是短篇小说,威廉•特雷弗在接受《巴黎评论》杂志专访时,是这么回答的:
我认为它是「一瞥」的艺术。如果将小说比喻为一幅文艺复兴时期错综复杂的绘画,短篇小说就是印象派绘画。它应该是在一个瞬间展现出来的真相。它的力量在于其隐藏的东西和它写下的一样多,甚至更多。这与完全排除那些无意义的时光有关。生活,另一方面来说,大部分时间是没有意义的。
胡适曾在北京大学国文研究所做过《论短篇小说》的专题演讲,他也谈过类似的看法:「短篇小说是用最经济的文学手段,描写事实中最精采的一段,或一方面,而能使人充分满意的文章。」他说,短篇小说可以对比成用年轮来看这棵树的年龄跟变迁。
威廉•特雷弗的短篇小说集《出轨》,蒐录了12個故事。我们在同名小说里,没有看到我们误以为理当出现的爱情动作片場景,甚或是前戏。我们看到的是局外人,克制的描写不快乐的两个人所度过的一天。

因为距离,所以冷静
当我们在看推理剧或者跟解开谜团有关的电影时,监视录影机的画面跟DNA检测往往是相辅相成的破案利器。
不知不覺被錄下的畫面,再怎么粗糙或者低解析度,被观看的人真的出现了,真的做了什么,都有著无法抵赖的在场证明。DNA的比对则可以为更早,更多细节,更明确做出铁证。
特雷弗的短篇小说写的是人生场景中的监视录影画面,还有人与人,人与处境,人与人与处境之间产生的化学变化DNA。
难道他是摄像头、录相机、试管跟显微镜吗?是的。
因为,他始终是个局外人。他看到的一切,还有细节。
特雷弗从小跟著父亲的工作調動,换过13个学校就读。他很早就习惯用旁观者,用疏离的角度来看生活。他自都柏林三一學院畢業之後,到伦敦在广告公司工作,边工作也边写小说。
特雷弗说爱尔兰新教徒的身份,来自小镇的背景,让他这个在英国生活写作的爱尔兰人,永远都是局外人。他始终知道自己在主流之外,始终知道岁月静好底下的漩涡吞噬了什么。
因为有距离,所以他冷静。
因为他懂得,所以他慈悲。

爱情,是敏感脆弱的
她是三十九岁的秘书,他是四十五六岁的会计师。几年前,他们发展出办公室恋情,时不时一大早就到办公室幽会。后来,她被辞退。后来,她决定跟先生离婚,而且成功。会计师,开始有压力了
他們在上班日,天天见面。早上一起吃早餐,中午一起到小公园吃自带的三明治,晚上一起花45分钟吃晚餐。小说所描写的这一天,女人先感觉到,「虽然仅仅是很短暂的一瞬——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跟昨天不一样」。
特雷弗写说:「她知道爱情是敏感脆弱的:几乎总是如此,人们搞错对象,将爱的希望寄托在不合时宜的人身上。」然后,她的直觉被验证了。
中午的时候,她说:「我们的事要了断了,对吧?」他回答说:「我耗费了你的大把好时光。」
「这是我自愿的。」她回道。
「你本应该得到更多的;更好的生活。」
「是因为离婚?」她问道,同样还是那种平淡单一的语气,「但那也是出于我自愿,你知道
道的。离婚也是为了我自己。」
他摇头。「不,不是因为离婚。」他说。
有首歌叫《动不动就说爱我》,歌词写说:每个人都错错在自己太成熟/轻易让爱上心头/动不动就说爱我谁又量过爱多久/才能当作一生的承诺。
但是,情歌往往是写给年轻人听的。
这对大哥哥大姐姐能怎么办?
威廉•特雷弗会怎么办?

不要强求日夜的相守
心理学家所写的《外遇心理学》还有《外遇,可宽恕的罪》,都在建议外遇者跟另一半坦率交流,一起度过难关。但是,第三者跟第四者又该如何?
《包法利夫人》的包法利医生,是有趣的,有社会地位的好人。夫人主动要去追求罗曼蒂克的,被娇宠的热闹生活。《安娜·卡列尼娜》的先生,是无趣的高官贵族。安娜被动的被年轻军官热烈追求,这唤醒了她对正常爱情的渴望。
相较于十九世纪世纪法国和俄罗斯斯小说,主人翁面对出轨故事不容质疑的决绝。美国畅销小说《廊桥遗梦》投射出的是一般人所期待的处理态度,既然我们生活琐碎,我们的追求已然无望。偷欢半晌,足矣。不要强求日日夜夜的相守,别。
蔡澜说,比起勾搭女人,如何甩掉女人是门更大的学问。迈克尔·道格拉斯跟格伦·克洛斯在电影《致命诱惑》里有了一夜情,故事的发展实在致命。所有偷吃过东西的男人,观影之后都会后怕不已。
胡适在他那场《论短篇小说》的演讲所做的结论是:文学自身的进步,与文学的「经济」有密切的关系──要用最少的篇幅,场景,文字,让年轮说出树木何以长成如此,甚或枯萎如斯的故事。

那是我们的日常生活
在《黯淡的光辉》这本别人访谈的口述自传里,特雷弗说忧郁的小人物特别吸引他,他就是喜欢把他们琐碎的小日子摊到阳光底下,来反应他们的日子。最关键的是,他绝对不让自己的声音出现在里面。
威廉•特雷弗的短篇小说大量描写了,处于名存实亡的关系底下的人,怎么发现,怎么苟活,怎么痛苦,甚或不痛苦。这里面找不到正能量,不需要正能量。因為,我就是个除了我自己之外,不会有人在乎的小人物。
《出轨》没有横陈的玉体,没有四溢的贺尔蒙,出现的是我们的日常生活。
這一天,许多事情在发生。这一天,什么都没发生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