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住杭州萧山宁围的一网友,她的妈妈疯狂沉迷于一个涉嫌传销、集资、诈骗的非法组织龙绥国际,还迫切希望她也能加入其中。
该网友的妈妈对“龙绥国际”可谓是深信不疑,对于女儿发来的曝光新闻,她不为所动,就像着了魔一样,女儿对此无可奈何,只能发出求助。
从女儿回复的只字片语中我们能感受到她对妈妈的紧张,但其中赤裸裸的带着高姿态的字眼,难免不会戳疼妈妈知识水平不高、甚至是社会经验判断力弱的痛处,效果适得其反。
试想一下,如果哪天被传销诈骗组织洗脑了的是我们自己的父母,我们真的有能力说服和拯救他们吗?
同一个世界,同一对爸妈
前段时间,小秘在知乎里刷到个话题“父母情商低会给后代带来多大的影响?”,有一位叫“嶝林洋”网友的回答实在是太扎心了。
嶝林洋在开头提到:情商低的父母难以和子女进行气氛融洽、有建设性、有意义的对话。
他们交流时不是就事论事,理性平静地讨论,而只顾单向输出自己的想法和评价,极少考虑子女的心情、本意、承受能力。对话可以从一件极小的事情,迅速拉高为对子女为人、成长、个性的负面评判,变成对子女的“人身攻击”。比如在日常对话中:
长期以往,直接导致的影响是嶝林洋选择了避免和父母交流,甚至连喜都不想报。心里的不快和委屈,宁愿买醉自己跟自己说,也不想和他们说。于是又衍生了以下这样的对话:
这一次,嶝林洋做出的决定是:我已经选择对父母关闭自己的内心世界。(严肃脸)
嶝林洋的回答这样扎心,大抵触动了同是“打压式教育”和权威主义下调教出来的我们这一代,共鸣发的可是气沉丹田。
打压式教育,我们拒绝无力
我们从小写作文就习惯在父亲的形象前用上“严肃“、”凶“这样的字眼,就好像在最新一季《爸爸去哪儿》中陈小春在首秀里展现出来的原生态权威严父的形象,他的那句火冒三丈的”Harry up!”甚至是吓得路人都抖一抖。
而在宋丹丹携带27岁的儿子巴图参加《向往的生活》某一集的录制中,更是让我们全方位的感受了一回“亲妈式的吐槽”。
开始一切都很和谐、恬淡,画风的变化出现在大家吃饭时,巴图年轻、块儿大、吃得多,宋丹丹老师当着众人的面奚落巴图的身材,自此开启了“吐槽儿子”模式,巴图无语,也不敢反驳,只能挠头苦笑。
发现同为年轻人的大华早起做饭,所有人都夸大华,紧接着宋丹丹就猝不及防地华丽转身继续攻击儿子:“我要换儿子”、“我生了一个废物”,巴图说“把我换哪去”,靠幽默来化解尴尬。
可是,丹丹老师丝毫没有察觉巴图的窘态,紧接着当着所有人的面揭儿子的短儿,嘲笑自己儿子无能。好多人觉得母子之间这样开开玩笑、互相揶揄几句无所谓,可这情况真不是家里人闹着玩啊。
首先,作为儿子巴图除了干巴巴的自嘲一下或者走开,连替自己辩解一下都没有,更别说敢去调侃妈妈了,这可算不得“相互”。其次,这也不是私下场合,现场几十口子人看着呢,节目播出来就更是人尽皆知了。
宋丹丹与巴图之间的这种互动,观众看着心里别扭,却有种说不出的既熟悉又抗拒的感觉,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其实就是我们日常生活所面对的来自父母“打压式教育”的真实写照。
在中国式的打压式教育中,我们极少从父母那边得到直接的、无保留的爱与欣赏,我们的缺点、犯的小错误在父母眼里就像是在显微镜下被无限放大。而我们的优点与骄傲,在父母那儿又都是不值一提的。
长期在这种权威环境中成长,我们极容易习得父母语气中的那股尖酸刻薄,变得不自信,甚至会在急切渴望补偿内心的某种缺失和空洞时,形成讨好型人格,彻底迷失自己。
而这种意识和种种缺陷,往往要等到长大后才被我们深刻的认识。
选择逃离,我们是认真的
《奇葩说》第一季里有道辩题是“你愿意选择大城市的一张床还是小城市的一套房”,蔡康永在结辩时发表的观点,结结实实地戳中了众多观众的泪点。
他说:在人越靠近的地方,你的不成功越令你难受。大城市比较能够被容忍,我的人生没有成功的时候,我可以舔我自己的伤口,躲在我的小床上面。可是在小城市里面,三姑六婆、远亲近戚,每个人都来问候你怎么了,你怎么还不结婚,然后你一个月赚多少钱,你这个月有没有带爸爸妈妈去旅行。人的距离是非常恐怖的,所以如果我们相信人的失败的比例居高的话,大城市是一个更好活下去的地方。
选择逃离家所在的小城镇,固然有大城市的机会在吸引和召唤着我们,但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是我们对父母的打压式教育所做出的一个无声的实际回应。
我们越长大,每年回家的日子就越少,少到大部分人只会选择在中秋和春节回家。不得不承认,有距离确实是一件好事。尽管常年在外,我们回家也只能享受短暂的“头三天是亲妈生的,后三天是后娘养的”的居家生活。
好像只要我们呆在家,父母就关不住开启神吐槽的键。
“天才”陈赫也忍不住在《综艺大咖秀》里作诗吐槽父母,一本正经地搞笑。
爸妈,能不能看看别人家的父母
看完了陈赫的含蓄式吐槽,我们也来看看00后是怎么吐槽父母的。
《放学别走》节选视频片段
虽然这几个00后吐槽父母的内容比起我们的小时候真真切切的承受的打压式教育,只不过雕虫小技。但小小年纪能有公开吐槽的父母的勇气,我还是相当佩服的,搁十年前、二十年前,谁敢?
在《爸爸去哪儿》第五季中,网友最初都被陈小春的严父形象大转变圈粉。但看完整季下来,不断鼓励孩子、给孩子创造更多可塑空间的吴尊爸爸和杜江爸爸更是实现了压倒性圈粉。
这不得不让人思考,究竟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到底渴望着从父母的教育中得到什么?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那什么是好的教育?显然不是教导学生外在的知识,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在中国,大多数家庭,擅长打压式的教育,比较式的教育,限制式的教育。而在海外,更多的家庭,流行鼓励式的教育,尊重式的教育,引导式的教育。
家庭教育的缺位,已经给我们这一代大多数人造成了很多不可磨灭的伤害,导致了我们与父母之间的零沟通和加剧矛盾恶化。
但更多的,也在警醒我们思考更好的教育观,重视该如何教育自己的下一代,避免重蹈覆辙的悲剧。
我选择发朋友圈,仅对父母可见
尽管我们选择逃离,选择对父母关闭自己的内心世界,这都改变不了他们是我们父母的这个既定事实。
小秘有个大学舍友,上学的时候她妈妈几乎是每天都会打电话来跟她寒暄几句,直到大四,舍友开始实习,她妈妈就变成了周末才打。再接着出来工作了,她妈妈就极少打电话来了。
出于被动的习惯了,舍友也几乎不主动给父母打电话,紧要的话也只是在微信里语音两句。
我很诧异,明明是以前天天打电话歪腻的母女俩,现在怎么也这么冷处理了。我忍不住好奇发出疑问,没想到舍友话还没说,眼泪却先吧嗒吧嗒地掉下来了。
她说:我实习的时候跟我妈抱怨工作好累了,没心情跟她每天这样扯家常,没想到她听进去了,真的也不给我天天打电话了。现在工作了,她更是怕打扰我怕的要命。哎,其实我还真的挺怀念以前天天跟她扯嘴皮子的日子。但我又死要面子,觉得主动打电话给她吧,她顾及我的时间,也不敢多聊什么,所以就这样了。哎。
听完这些话,我喉咙实在也酸酸的。想到自己也几乎不跟父母电话和视频。爸妈刚开始玩微信的时候,我嫌弃他们烦,也自然而然地把他们给屏蔽了,偶尔聊几句,我也是满满的不耐烦的语气。
但在和舍友的那次聊天后,我无比惭愧。我像顿悟般开始尝试多和父母沟通了,尽管对话总是以我的无语退场。
但我们的确也感受着他们的爱,只是爱的表达方式,跟我们想要的不一样。他们唠叨我们的起居、饮食、冷暖,甚至是变着花样催婚,出发点无非是为了我们好。
其实我们并非真心抵触他们设想的美好生活模式,我们也在渴望更美好的生活,说起来明明是一点儿也不冲突矛盾的终极目标,但就是沟通不来。
后来,我也尝试顺着他们的意思来调侃和聊天,竟发现效果出奇的理想,就连催婚这样被动的话题也能花样反击。
妈:你也老大不小了,有遇到好人家就嫁了。
我:妈。我也想嫁人呐。可是茫茫人海啊,我上哪找对象。
妈:你就是眼光太高了,小心挑多了被自己挑剩了。
我:眼光高?不存在的。人家不要嫌弃我就不错了。
妈:你有这自知之明就好了。
我:嗯,我最最清楚自己了,要把自己嫁出去真的不容易啊。
再后来,我也尝试了发一些朋友圈,仅对父母可见,还强迫加了我爸妈的闺蜜跟着一起发,同样是仅对我的父母可见,内容也不外乎跟闺蜜的聚餐聚会,发几张美美的自拍照。
其实就是想告诉他们不要担心,我把自己照顾的很好,也有人陪伴。几乎每一条对他们单独可见的朋友圈,他们都点了赞。
我们选择对父母关闭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事没有对错之分。
但仍然有另一种更好的选择方式是,主动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在父母有限的时间里杜绝有限的交流,用一颗怀着感恩的赤子之心去感受一份份被搁置的、无处安放的爱。
你们陪我长大,我伴你们慢慢变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