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用“分数”激励孩子

用“分数”激励孩子

作者: 晟喆随笔 | 来源:发表于2018-10-14 22:06 被阅读110次

为什么人喜欢玩游戏?因为游戏可以给人及时的反馈,你控制不好就会失败。失败就重新开始,不断调整操控,就会进步过关,在很短的时间内给人成就感,让人乐此不疲,沉迷于其中。

赌徒也是类似的心理,胜负在一牌时间见分晓。反观现实世界的学习和工作,需要经历新鲜期,长时间的枯燥重复期,即使坚持到最后,也不一定给出成功的反馈。这让大脑比较容易处于倦怠状态,这种情形放弃是比较符合人类大脑的运转模式。

近期发现女儿上完舞蹈课,不愿意练习舞蹈基本功;上完英语课,不愿意复习英语。看来女儿已经从新鲜期进入枯燥期。

这可怎么办?

受到游戏激励的启发,查阅各种制定激励机制的文章。制定了自家的“分数”激励政策。

Earn Points Spend Points

由于孩子不参与家庭财富(特指金钱)的创造,所以在设计机制时应该有意避开直接的金钱奖励这种做法,而是变相用分数来代替。用自己赚取的分数去做自己更喜欢的事情,不仅是消费,还有与父母的亲子时光。这样也让孩子意识到,父母并没有义务无休止的陪伴着他,父母的时间也很宝贵,让孩子也知道珍惜。这种亲子时光是高质量的,专注的陪伴,而不是孩子在游乐场,你在玩手机等待时的陪伴。

假设父母处在比较忙的事务中,没有整块的时间可以分配给孩子,也可以通过金钱给孩子充值分数。不过这个每年必须有次数限制(每年不超过三次),防止一些有钱没时间的父母,用钱来敷衍孩子。

对于教育、培养孩子来说,不能全盘靠物质奖励。特别是一些关系到个人品质的培养,比如一些亲社会行为,像是帮助、合作、分享这些品质。如果长此以往,孩子将这些无形的好的品质跟有形的物质奖励牢牢绑定在一起,孩子的价值观会失衡,他做好事的内在动机会被消磨。

“分数”激励可以作为孩子养成习惯、保持兴趣的助推器。不过呢,我们需要赋予这些激励的更多无形的意义。比如,孩子认识了字,可以自己阅读绘本,你需要鼓励孩子的努力和他的成果,而不是仅仅和分数联系在一起。

此方法需要不断调整得分和花费分数的比列,避免得分太容易或者太难。总之,一个宗旨是孩子不是很轻易的得到,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到。最终的目的是激励孩子养成好的品质和学习习惯。在改变规则的时候需要和孩子讨论,达成一致。

此方法需要持续改进,以游戏的心态激励孩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用“分数”激励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qmt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