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Muller写的这本可能被人称为心灵鸡汤
的书,我很欣赏。也许很多看过的人觉得内容过于飘渺,让人抓不住。也许有些吧,但其实我更关注的是它说的话是否一直是我想说的,它的思想是否符合我的三观。倘若能让我共鸣,在我看来就是好书!
方法一:知我所想
-
梦想与目标截然不同。梦想更为宏大,宏大到一般人其实很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梦想,即使分享,也只是从其中挑选一部分而已。其原因在于,梦想在人心目中的位置实在太过神圣,轻轻地触碰它,也许就会让人热泪长流了。
以下是区分目标和梦想的简便方法:
目标是S.M.A.R.T
= 具体可见的(Specific),可以测量的(Measurable),能够达到的(Attainable)、切合实际的(Realistic),且基于时间的(Time-based)。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确切地知道何人、何事、何时、何处、为何、如何、多久。
梦想是B.I.G
= 无所畏惧的(Bold),除旧革新的(Innovative),华丽绚烂的(Grand)
当我们驰骋梦想时,不会纠结于何人、何地、何处、如何等。相反,我们只关心(我们想要)“什么”和“为什么”(我们想要它)。前面的问题是头脑提出的,会将我们从美好的想象拖入烦恼的陷阱中;而“什么”和“为什么”则是心灵提出的问题。 -
所谓的信念,就是你不断思考,直到能够确切地感觉到它。
我的问题是:在方法之一中,作者不断强调我们要持续地在脑海中想象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的场景,他认为人的大脑很多时候区分不出何为虚幻、何为现实。这样真的好吗?这样给人的感觉是:你太看重它了,以至于一段时间后还没有实现就很容易变得绝望,会导致严重的精神疲劳 -
大多数人之所以不抽出时间来探明自己的欲望,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个行为具有多大的能量
-
梦想必须是你力所不及之事。当我们专注于梦想时,它会让我们充满敬畏之心
-
极力避免一件事情反而会让这事情发生。这个概念,也许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全理解。所以不要执著于存在的问题,要去想象获得解决方案时的感觉。
-
你的某些想法并没有实现,是因为你还抱有不相信它们会实现的想法
-
实践知我所想:每天花上三分钟,写下让自己感恩的三到五件事,必须是过去二十四小时之内的,且不可重复。三件事中,要设置一条过去的,一条现在的,一条未来的。第三条感恩,你要像这个想法已经如愿一样对它进行感恩,保持积极心态,不要总担心“它可能不会发生”
如果你怀有宏伟的梦想,而且希望每周一次利用早上时间将其形象化,那么它必然有效 -
我们不仅比自己想象的更加坚强有力,而且当我们尽情想象的时候,会变得更加坚强有力
方法二:勇于冒险
- 在事情未明朗之前,我们面对的很可能是对自尊产生无穷打击的事件
- 如果你从来不去冒险,那么你对新奇事物的抵触会更强
- 停在码头的船是最安全的,可那样也就失去了它作为一艘船的意义 —— - William Shedd
- 冒险不一定非要惊天动地,每个人每一天都可能要冒一些小险
- 不是因为事情困难,我们才不敢冒险;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冒险,事情才变得困难 —— Seneca
- 人之一生,都在不断地从安全(出于恐惧)与冒险(为了成长)之间做出选择。每天都选择几次成长吧! —— Abraham Maslow
- 信仰自己的梦想,需要极大的风险,因为人类的梦想通常在逻辑和经济层面上并不合理
我相信
:
在实施“勇于冒险”时,我们所有人都要从现实出发,通过挑战小冒险(例如,乘电梯时与陌生人搭讪),可以更好地去挑战大冒险(例如申请梦想中的工作或者去跑半程马拉松)。本周之内遇到任何决策情形时,问自己一下:“如果我没有丝毫恐惧,我会怎么做?”
随着每次小冒险的完成,不论结果如何,你的勇气和自尊都会增加。你去冒什么险并不重要——重点是你要去冒险。不论你是谁,都必须找到自己舒适区
的边界,并勇敢地跨过去,这必然将赋予你追随梦想的自信!
最终,当你学会了去挑战越来越大的风险时,谨记:冒险没有所谓“失败”一说,那些只不过是“温和的反馈”而已,提醒你“不要停在这里,继续追寻”
与其说“为什么我总要经历重重磨难才能成功?“不如说”为什么在重重磨难之后,经常孕育出伟大的成功?”
不经历低谷,很难有对高峰的憧憬,而这种憧憬,恰恰是所有伟大人士的特征
可以尝试的一些冒险:
- 约人出去;
- 说“不”
- 面试;
- 拨打十通电话
- 不断给某人写信求助(有点仿效肖申克了)
- 要求升职
- 演讲
- 参加联谊、舞会
方法二对我最大的启示是在恋爱方面
,要冒险才有妹子!不要怕这怕那,就像那句话说的:
你这不好意思那也不好意思,你怎么好意思活着?
还有更多章节,由于时间关系,日后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