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开始用方格笔记做读书笔记,感觉自己从思维到选择学习工具上,像是脱胎换骨一般,整个的开始不断的升级。
初始使用,也就是第一阶段,是自己先把书简略的看了一遍,就开始用方格笔记本做笔记,现在想来,自己真是勇气可嘉,做的方格笔记从内容到格式上,其实只是形似而神不似,但还是蛮有勇气的每天发到朋友圈,并安慰自己,我只是在做读书笔记。
第二阶段,是自己用方格笔记本把《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这本书做了一遍读书笔记,更深刻的认识了方格笔记,同时在做笔记的同时,也在不断的从格式到内容去做纠正,做一件事,学习一项技能,总要有一个自己的过程。
接下来的阶段,是跟着老师学的过程。八月份,孩子报了方格笔记少年班,私心里,自己也想学一学,所以和孩子一起开始了21天方格笔记的学生生涯,开班开课后,发现自学的理解程度和老师理解的还是有差距的,所以有时我们学东西真的需要一个书面的或者现实中的导师,因人而异吧。首先黄金三分的理解我出现了误差,其次,对各个区域的理解还是有自己的狭隘认知在内,所以一边跟着老师的进度走,一边修补自己自学中的误差,同时,也在心中思考着如何把好用的工具——方格笔记,让孩子具体实际的运用起来。
说起孩子,真的是一个惊喜,时刻在给我惊喜,本以为从没有做过笔记的孩子学方格笔记不可能,只是抱着试试的态度,到最后在不了自己学,实际上,孩子比我学的好。她们的思想未经雕琢,更易于接受,第四五次作业开始,也已经习惯完成方格笔记作业,同时出乎意料的完成的不错。所以,不是我们的孩子不优秀,是我们大人没有给孩子优秀的机会,没有去给孩子一个很好的引导。不同的土壤不同的产出,差距往往就在每一次选择里,也在每一个行动里。我们从小到大,需要做无数次选择,需要有N个选择的践行,差距就这样一点一点拉开。
另外,还有两本很实用的关于逻辑及逻辑图解的书,给了我很大的思维震憾,之所以说是震憾,是以前自以为看的书够多了,现在才发现自己是井底之蛙,自以为储存的知识与信息足够让孩子优秀,现在才发现,还在学步阶段,所以,有时,谦虚还是需要的,有时我们永远不知识,在什么时候,自己就被自己的无知打败了。
方格笔记是人生经历的一部分,它会伴随着我们,也会改变着我们,但它带给我们的启示却是最重要的,方法很重要,方法+行动+坚持,才是最好的结果,不要到最后,让我们都输给了自己。
注:无实质内容的总结,有后续,给自己继续下去的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