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孟母仉氏眼光长远
孟母三迁的故事耳熟能详,为了熊孩子孟母也是操碎了心。开始孟子家住在墓地附近,孟子就玩一些祭拜的游戏,孟母一看不行就把家迁到了集市旁边,孟子学起了做买卖和屠杀,古代商人屠夫类的职业是非常低下的,孟母一看可不能让儿子成为一个商人或屠夫,孟母最后把家迁到了学宫边,孟子学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这下孟母才放心下来定居。后来孟子长大成了儒家亚圣,至今都影响着后人。
可以说孟母的眼光非常长远,对孟子的要求非常高。为什么孟母的育儿要求这么高?而且孟母想搬家就搬家,想住哪里就可以搬到哪里?春秋战国到处都是战乱,老百姓民不聊生,老百姓能吃饱穿暖都不错了。这要挖挖孟子的家世,孟子的父亲叫孟孙激,他是鲁国孟孙氏的后代,正经的贵族后裔,按照古代门当户对的观念,孟母的出身肯定也差不了很远,至少不是普通老百姓。所以孟母的眼光自然不是普通老百姓的眼光,培养孩子不是图找个养家糊口的职业。他们家这样的条件孟母想找个“高端学区房”定居也不是难事。孟子父亲很早就去世,养育孟子成人的是孟母,可以推断出孟母自身的素质和水平也是相当高的。所以说好的家风传承还是蛮重要的,只要世世代代传下去,现世的一辈也许没有出个大人物,但指不定后代就会出现。如果家庭条件容许给孩子找个好的教育环境是很好的。
二、欧母在贫寒中坚持画荻教子
欧阳修父亲在他四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他小时候的学问都是欧母亲身传授的。在欧阳修的《泷冈阡表》里我们可以看到,欧阳修父亲只是一个小官吏,并且为官清廉,家里条件很一般。但是欧阳修的父亲在去世前就托孤给自己的老婆“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算命的说我遇上戌年就会死,假使他的话应验了,我就看不见儿子长大成人了,将来你要把我的话告诉他。)欧阳修的母亲姓郑,她的父亲名讳是德仪,世代都是江南有名望的家族。欧母也 算是出自名门之后,书香世家。她的修养和素质也是相当好的。
后来欧阳修父亲去世了,家境非常贫寒。欧母牢牢记住丈夫生前的叮嘱,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教育孩子。没有钱买纸笔,就在沙地上用荻草写字教小欧阳修学习,把丈夫的期望用实际行动去实行。她经常把丈夫的话念叨给儿子听“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你一定要努力啊!奉养父母不一定要丰厚,最重要的是孝敬;利益虽然不能给予所有的人,但重在仁爱之心.我没什么可教你的,这些都是你父亲的愿望。)
欧母的三观超正:“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我的儿子不能苟且迎合世人,俭约一些,才能度过那可能要遭受的患难。)后来欧阳修被贬官夷陵 ,欧母依然笑着说:“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你的家本来就贫贱,我已经习惯这种日子。你能安乐对待,我也能安乐。)
后来欧阳修果然没有辜负母亲的重望,加官进爵,成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文学家。不得不说,如果孩子家庭条件不好,搬不到好的学区房,监护人的高素质和坚毅也能托起孩子优秀的一生。
三、岳飞的母亲格局大
岳飞从小出生在一个老百姓家庭,由于战乱,岳飞小时候一家人也是过的颠沛流离的生活。虽然岳飞的母亲识字不多,却是一个极有主见、为人刚直、思想开明的母亲。她从小就对岳飞施以严格的家教,教育儿子不但要学会承担各种苦难,而且要能成为一个刚直不阿的男子。虽然她没什么文化,但是岳飞的母亲格局很大,从小就教育孩子要行得正坐得端,能吃苦,能担当。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很多自私的母亲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前线,她大义凛然,主动励子从戎,精忠报国。岳飞背上刺字据考证不一定是岳飞母亲刺的,但是看看深受母亲影响的岳飞写的《满江红》就知道岳飞的格局有多大!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因此说,如果家庭条件不好,父母也没什么学识,但是父母的大格局也能造就岳飞这样的大英雄来。
四、陶母头发长,见识却不短
陶侃幼为孤子,家境贫寒。陶母也是早年丧夫,她含辛茹苦,靠纺纱织麻维持生计,供养陶侃读书。在教子上,陶母一直教育儿子,交朋友一定要交比自己更有水平、更有文化之人。有一次,同郡孝廉范逵访贤遇大雪,借宿陶侃家。时天寒地冻,马无饲料,陶母揭去自己床铺上的稻草席,剁碎喂马;由于家中贫寒,无以款客,陶母又偷偷剪下自己的长发,卖给邻人,换钱购买酒菜。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所以头发是不可以轻易剪的。陶母如此举动,足见她待客之诚心。所以范逵大为感动,遂举荐陶侃由县吏拜授郎中,从此后,陶侃走上了发达的仕途。这就是“截发筵宾”的典故。
陶侃曾在浙江监管渔业,常有下属送东西给他。有一次,一位下属送了一坛腌鱼给陶侃,孝顺的陶侃马上念及一生贫居乡间的慈母,便嘱托乡人带给母亲。谁知母亲却原封不动地将这一坛鱼鲊退了回来,并在信中写道:“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你当官,却用官物送给我,这只会让我更担忧你)。陶母教育孩子为官清廉,不要贪图小便宜。
陶母很有见识,判断出孩子的贵人上门了就是割发也要款待好贵客,为孩子结交更好的朋友尽心尽力。官场虽好但险恶,一不小心被小人抓了小辫子也还会身败名裂,所以她教育孩子要坚守清廉不要贪图额外的小便宜。所以陶母是既有一头长发又有见识的女人,家庭条件不好,自己又没有什么学识,那就帮孩子找到一个好圈子,帮孩子结交更优秀的朋友也是很不错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