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闲读《随园诗话》(378)

闲读《随园诗话》(378)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1-07-19 23:30 被阅读0次

【原书补遗卷九·四二】

李松云太守修莫愁湖,游者题咏甚多。有姑熟名士朱滋年题三首云:“亭台好占水云涯,水上雕窗透碧纱。爱煞梁间双燕子,栖来犹恐是卢家。”“传神妙笔等分香,雾鬓云鬟浅淡妆。道是洛神生劫后,题诗合写十三行。”“玉勒金鞍几辈过,看诗人比看潮多。争呼十五双鬟女,教唱随园《水调歌》。”盖墙上见余诗而作也。

李松云,即李尧栋,(1753年—1821年),字东采、松云,号松堂,浙江山阴人。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出为江宁知府,捐俸修葺莫愁湖;又作棹歌二十首,传诵一时。历任知府、按察使、布政使、云南巡抚、福建巡抚和云南总督,历仕30年,自律甚严。有《写十三经堂诗集》。

莫愁湖,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秦淮河西侧。是一座有着1500年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资源的江南古典名园。

姑熟,即姑孰镇,隶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姑孰”作为城名最早见于东晋,但其 “肇筑于孙吴黄武年间(222年—228年)”,历代县志均载:城之奠基有“黄武”二字。东晋兴宁二年(364年),大司马桓温镇姑孰,重建姑孰城,并于城北建子城。隋开皇九年(589年)迁侨置当涂县治于姑孰城,从此,姑孰城不仅作为历代当涂县治所在,还曾为宋太平州,元太平路,明、清太平府附廓。是一座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古城。

朱滋年,字润木,一字树堂,号晤琴,又号三十六峰外史。安徽当涂人。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拔贡生,嘉庆五年任安徽来安县教谕。早岁即以诗名世,莅任后年已六十余,犹终日坐群书中,敲诗削稿,力追古人。或中夜得句,索烛成篇,故多苦心孤诣之作。著有《树堂诗抄》若干卷,选《南州诗略》、《苔岑集》若干卷。

卢家,指卢莫愁家。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莫愁湖在三山门外,昔有妓卢莫愁家此,故名。”

分香卖履,成语。意思是旧时比喻人临死念念不忘妻儿。出自汉·曹操《遗令》:“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 意思是,祭祀后剩余的香分给诸位夫人,并告诉她们不要因为接受了赏赐而再祭祀我。诸宫夫人、侍女等,如没有啥事可做,则可学习制作头饰、鞋子卖钱。“祖”是簪缨类饰物,用来戴在头上的。“履”就是鞋子。“传神妙笔等分香”,明喻袁枚的题诗如同曹操赐予的香,暗指袁枚对卢莫愁痴迷不舍。

洛神即宓妃,是中国先秦神话中,司掌洛河的地方水神。在中古时期洛神形象得以丰富和发展,逐渐变身为世俗的美人,成为男性文人寄托情感的对象。在曹植人神相恋的千古名篇《洛神赋》中,洛神被作为理想美神的化身。

十三行,指《洛神赋十三行》(简称《十三行》),王献之传世的小楷名作。《洛神赋》乃三国曹植的散文名篇,王献之喜书此赋,但仅留传从“嬉”字至“飞”字共13行,计250余字。据说,其墨迹在宋代有两本,即晋麻笺本和唐硬黄纸本。其中唐硬黄纸本有唐代书家柳公权的题跋,至元赵孟頫则认为是唐摹本,亦有人认为是柳公权摹本。此本初为北宋周越所得,误以为原迹摹刻,流传于世,后有南宋越州石氏掺入右军笔意的翻刻本。《宣和书谱》载,麻笺本北宋时入内府,后二墨本均佚失而不知下落,仅存刻本传世,但因辗转翻刻较滥,已不足观矣。南宋时,权相贾似道先觅得麻笺本9行,后又得4行,合为13行,刻于苍色石上,美其名曰“碧玉”,故该本被称为“碧玉版本”,又称《玉版十三行》。

双鬟,音shuāng huán,本义指古代汉族未婚女子常用的一种发式,其特点是在头的两侧各盘卷一髻垂下。既垂又有鬟的,称“双垂鬟髻”,单垂髻而无鬟的,称“双垂髻”,既无鬟且不下垂的,直谓为“双髻”。这几种发髻形式在战国时期就已流行,至唐代更盛,故多见于唐人诗咏。后代指少女。白居易 《续古诗》之五:“窈窕双鬟女,容德俱如玉。”

(待)

相关文章

  • 闲读《随园诗话》(378)

    【原书补遗卷九·四二】李松云太守修莫愁湖,游者题咏甚多。有姑熟名士朱滋年题三首云:“亭台好占水云涯,水上雕窗透碧纱...

  • 硬读《随园诗话》(378)

    卷十二(一五) 【原书卷十二·二一】沈存中云:“诗徒平正,若不出色,譬如三馆楷书,不可谓不端整;求其佳处,到死无一...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卷一:《左氏...

  • 闲读《随园诗话》(3)

    【原书补遗卷五·八】张若瀛诗,好游戏,咏《眼镜》云:“终日耳边拉短纤,何时鼻上卸长枷?”闻者皆笑。《赠兄竹杖》云:...

  • 闲读《随园诗话》(6)

    【原书卷二·—八】尹文端公论诗最细,有“差半个字”之说。如唐人:“夜琴知欲雨,晚簟觉新秋。”“新秋”二字,现成语也...

  • 闲读《随园诗话》(7)

    【原书卷二·四一】为人不可不辨者:柔之与弱也,刚之与暴也,俭之与啬也,厚之与昏也,明之与刻也,自重之与自大也,自谦...

  • 闲读《随园诗话》(15)

    【原书卷三·三〇】杭州周汾,字蓉衣,咏《春柳》云:“西湖送我离家早,北道看人得第多。”不脱不粘,得古人未有。惜客死...

  • 闲读《随园诗话》(12)

    【原书卷二·六四】崔念陵进士《鄱阳道中》云:“斑鸠呼雨两三处,毛竹编篱四五家。流水声中行半日,薰风不动晚禾花。”《...

  • 闲读《随园诗话》(13)

    【原书卷二·七八】上虞陈少亭爱童二树五言,为《摘句图》,仿阮亭之摘施愚山也。余尤喜其“早烟山际重,春雾水边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闲读《随园诗话》(37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jkm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