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章
明道须守中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和圣人,在以往一贯的说法中他们是无私、无为的,是具备仁德的。但老子说天地不仁,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刍狗就是在祭祀时用稻草扎成的狗,用来祭祀作祭品用的,刍狗用来祭祀时,被人毕恭毕敬的叩拜、焚香、祈祷,煞有介事。"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穿着庄重整齐的服装来祭祀它,这时鬼神的形象流动充满其间,好像就在你的头上,就在你的左右。"(«中庸•第十六章»)
而一旦等到祭祀结束了,刍狗的命运是被扔掉、抛弃。当祭祀结束时,刍狗不再是祭祀用品,而是一堆稻草。为什么在祭祀时,人们对它毕恭毕敬,而祭祀结束时,不被人们当一回事了呢?因为时也,天时。当它在祭祀时,当祭祀用品,承担这个作用,结束之后,它就没有这个用途了。
细细想一想,我们人是不是也如此呢?我们人是不是刍狗?人生在世,大家都把自己的身体很当宝贝,怕它冻,怕它饿,怕它渴,怕它委屈了......,我们爱别人也爱得死去活来,称兄道弟。等到人一旦没有了,生命一旦结束了,曾经无比看作宝贝的身体,它的结局是什么?是不是如同刍狗一样被抛弃?以前是被埋葬,现在是被焚化, 一堆灰与万物同归于寂静,就是如此。刍狗的价值是在于祭祀的那一刻,人生的价值不也在于我们活着的这段时间吗?甚至对于天地来讲,从历史的长河来看,人的一生短短几十年或百年之间,和那个祭祀的一瞬间,其实是没有区别的,转瞬即过,就看活着的这一段时间内,人的价值有没有体现出来。
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万物对天地而言,天地确实是长养万物的,但它长养万物,只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发挥了天地的作用而已。天覆地载,天有日月星辰照耀,地有厚德去承载,天覆地载之间,让万物在春夏秋冬四时运载当中,不停地完成它的生长,万物生长靠太阳,天地多么有仁德,但天地说,我没有仁德,我只是发挥了天地的作用而已。在这个过程中,万物只是在我的作用下生长了,和刍狗没有什么区别,当这一切结束后,万物也同样归于寂静。春天,天地会让万物生,到了秋天,天地会让万物萧条,没有什么仁或不仁,它只是这样的运转。百姓呢?百姓对于圣人,其实也是如此。孔子有教无类,包括之前的三皇五帝,他们教育百姓时,并没有执着于教育某一个百姓。圣人并不是教育谁来体现他的仁德,而是圣人不忍心百姓受苦而教化百姓。在圣人发挥作用的这段时间内,他在教化,百姓如果接受教化,改变了,那么他就成长了;
没有改变,最后回归寂灭,该怎样还是怎样。刍狗是指并不是一个在天地或圣人眼里是一个有感情的东西,对于天地、圣人来讲,它们没有一个仁德的情感,他们是发挥自己的无为之心,发挥自己的道心,在发挥道心时,恰好是万物在这里,恰好是百姓在这里,所以它对万物对百姓施以仁德,施以无为之治,而自己是不取也不舍的,这就是天地和圣人的不仁之大仁,我们要深刻的明白一点。
很多人会评价老子的«道德经»怎样,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怎样,佛陀的佛法讲得怎样,我们千万不要去这样想,圣人那就我们能学到什么,就好好的去学什么,因为圣人不是特意来讲给我们听的,他讲在那里,谁听谁得; 谁去深刻的领悟,谁就能受益; 谁能照着去修行,谁就能成。圣人早就是圣人了,他不会因为我们学习了他,他才成为了圣人。我们学不学,修不修,他都是圣人,我们就是那个刍狗,不要太把自己当一回事,我们太把自己当一回事,还以为我们学了佛,佛有多么沾光呢!不是的,不是佛沾我们的光,是我们沾了佛的光; 不是老子、孔子沾我们的光,是我们沾老子孔子的光啊!今天我们学习,我们悟道修道,那都是我们沾了圣人的光,沾了道的光。
要明白、领悟这一点,圣人的德行不因为别人学或不学而有增有减,他是不增不减的。所以接下来老子说"天地间,其犹橐龠乎?" 橐龠就是风箱,
一拉中间皮囊就鼓起来了,一推气就冲出去了,小时候用打气筒,拉起来压下去,风就会一直出去,而且气不会变少。"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中间是虚的,就算压下去,也不会弯曲,因为它的本体没有改变,本身就是充盈的,怎样挤压它,它都不会改变。"虚而不屈"正如«心经»上说:不增不减,不会变多也不会变少。道家所说的水淹不着,火烧不到。"动而愈出",你不动它不会出来,你一动它就出来。人的智慧也是如此,你不去思考,就不会有想法出来,只要一思考,马上就有东西出来。孔子曰:"不奋不起", 一个人不勤奋,是不会主动跟别人讲的,风箱一鼓起来时,越鼓越多,越鼓越出,不管怎么鼓怎么出,风箱始终是风箱。我们看到天地之间,日月运转,四时运行,几十亿年来都是这样的,就是在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万物不停运转,人类不停的存在、更新,而对天地来讲,都是一样的,是没有区别的,不增不减。老子用风箱来比喻,让我们看天地的道本身就如此。
学道是学什么?学道是天人合一,人是不是也有像风箱一样的东西呢?这就是天性,是我们的清静本心。也像这个风箱是一样的,你只要用它,用一刻清静心,就得一刻宁静,去一分无明,去一分贪着,就得一分清静。反之,用一分清静就去一分无明。用清静心做事情时,别的东西不会打扰你,也就像风箱一样,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所以天地不仁,圣人不仁,我们的清静心也是不仁的。我们的清静本心,或者佛家所说的金刚心、涅槃心跟儒家所说的至善、中庸之心是一样的,我们与天相合的那个本性,好好守住那个本性,守中。
人为什么不能守中呢?是因为平常有太多的干扰,把我们那颗清静心给干扰了。佛家把这个干扰称之为五蕴,四受相行史,道家说知足不舍,知止不殆,人之所以守不了中,就是因为不知足,不知止,五色五声五香,声色犬马扰乱我心,使我不得守中。"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太多的言语反而让人感悟不到那颗清静本心,寥寥数语说清天地圣人和我们自己是一以贯之的,都是有道,都是不仁的,都是不仁之大仁。我们只要能够守中,就能慢慢明道,用一颗清静心运转起来,破除五蕴,再和前面的"挫其锐,解其纷"
结合起来,就能感受到第五章,道如何去用,道运行的原理。第四、第五章相结合,一个讲道的原理,一个讲道的运用,多多参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