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自然教育

作者: 水韵琴心 | 来源:发表于2018-11-17 20:04 被阅读115次
    健康的自然教育

          以爱育爱,做最好的自己!

          18年的暖冬季节,我走进厦门英才学校,在这里再次邂逅生命化教育倡导者张文质老师的课,再次邂逅广东省名班主任钟杰老师的课。“健康的自然教育”这个新概念走近了我的身边,走进了我的灵魂!

          听着张老师讲课,我不禁把他的思想与我陪伴我儿子成长的经历联系起来;听着钟杰老师的课,我不禁把我陪伴我的学生成长的经历联系起来。

          “对大自然的自在感,是身体亲密的结果,而不是知识教育的结果。”张老师的这句话,让我找到了儿子成长的归因。在我儿子6岁以前,我们全家住在家乡小县城自家修建的三合院子里。严格的说,我们家在距离城中心约步行15分钟的位置,对于不大的小县城来讲,应该算城郊了。我们那个三合院子没有封闭的围墙,四通八达,周围都是独栋院子,没有高楼,其间还有空地种着蔬菜,有点小村庄里别墅的感觉。

          我儿子是我们自己亲自带,每天下班后,匆匆忙忙赶着做家务,把从幼儿园接回家的儿子放在一边就忙自己的去了。于是儿子一个人就前屋后院撒野似的跑,沉浸在他自己的游戏世界中不亦乐乎。除非到了该吃饭的时候或者天黑下来了的时候,他才肯回屋。6岁前,我的儿子的童年生活都是这样自然的渡过的。

          在我的印象中,儿子小时候身体很好,几乎不会感冒。到现在他已经高三了,身体素质也是棒棒的。最不让我操心的是,儿子从小学起的体育就非常好,运动会的跳远、跳高和跑步,他样样都能参加比赛,到了中学还是班里的1000米运动员。初中中考时,体育满分,还辅导他的同学的跳远技巧 。对于儿子体育运动的成绩,我之前的理解认为与他小时候那些纯自然的运动有关系。终于,今天听了张老师的课,才知道这一切都属于“健康的自然教育”。

          “孩子独立玩的时间越长,他越具有安全感。”张老师的这句话,让我找到了儿子成长的归因。等到我儿子6岁以后,我们全家搬进了城里的楼房。因为一边上班一边带娃,我常常把儿子丢在一边,自己就去忙着做饭、洗衣服等家务事了,任由儿子一个人玩耍。一般情况,我不允许他看电视,他就呆在他的房间里面耍玩具或者走迷宫。我做一个小时家务,他就自己玩一个小时;我做两个小时家务,他也自己玩两个小时,绝对中途不会来找我。

          到了中学时,我带上儿子来到了成都。我给他选择了距离家约17公里的一所学校上学,刚好这是一所公立制的住宿学校,学校住宿条件非常好。对于刚到成都的我,因为要在新的环境中适应工作和生活,考虑到如果儿子住校,既可以解决回家远的问题,也可以方便我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于是,我选择了让儿子住校!对于儿子来讲,他从一个小县城来到一所新学校,换了新环境,肯定有很多不适。再说,他从来没有离开过我的生活,这也是一个挑战。开始,我有很多纠结和不舍,常常在周五送儿子去学校回家后默默的流泪。可是,儿子却表现得非常淡定,从来没有在我面前表露出任何想家或不适应的话语,倒是我很不适应。今天写到这里的时候,我都又把泪水写出来了。听了张老师的课,才找着了儿子很自然的适应新环境的归因,原来他内心的安全感早在小时候就形成了!

          “6岁前的学习都是无目的的学习,所有的学习都应该是转化为生命的体验的,而不是具体的结果。”张老师的这句话,让我找到了儿子成长的归因。童年的儿子除了上幼儿园的课程,没有上过任何早教班,除了给他讲故事,我也没从没教过他任何算术知识,包括数数。记得在上小学前夕,一次偶然聚会,10多位客人,一个朋友让我儿子数数屋子里一共有多少人。我现在都清晰的记得,儿子当时数第一遍的时候,数错了;数第二遍的时候,依然数错了。我一直在一旁冷观,没有出手相救,他只好再次鼓起勇气数第三遍,终于数对了。

          这件事后,我开始有点焦虑了,怀疑儿子的智力,也为自己放手让他自然生长后悔,后悔没有全学科辅导渗透。上了小学,儿子在数学学习中,没有反映出学不懂、学得吃力的现象,反而兴趣浓厚。到了中学,虽然达不到班里学霸的数学水平,但依然是他最感兴趣的学科。这种兴趣转化成了他学习数学的信心,他选择了读理科,一直把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保持到现在高三的正常状态。与我聊天时,还表现出数学是他以后大学专业的选择之一。

          用张老师的话来说,一个人精神性的成长是看不见的。尊重儿童的本性,顺乎儿童的天性,让他们的生命自然成长,尽可能获得生命里自然的、直接的快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健康的自然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mifqtx.html